文字‧ 柯曉翔 攝影‧ 陳宗怡

▲全盛時期的萬昌造船廠裡,最多可同時打造3艘船模。
一九五九年,南寮漁港啟用,取代淤積的清朝主要貿易港口竹塹港,成為新竹漁業重要基地。然而, 歷史總是重演。南寮漁港之後也飽受淤積之苦,一九九一年新竹漁港完工,南寮漁港功能不再,逐漸走入歷史。

▲南寮謝家傳承五代,從龍舟、快艇到漁船,近海交通工具幾乎全包。
這裡是傳承謝家五代、超過百年的萬昌造船廠。第一代謝添財以木造舢舨船起家,第三代謝萬梓前往基隆八斗子和平島、宜蘭南方澳當學徒,將原本家族製造無動力船隻,躍進為動力漁船。全盛時期造船廠訂單排到金門、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等,謝家至全省各地找木材、削木板。

▲從造船學徒出師後,就能擁有專屬工具箱。
花費三年四個月,才能成為造船師,獲得師父贈送的專屬工具箱。「造船廠男生做的事情,我也做。」第五代傳人謝慧萍是唯一女性造船師,她回憶,夏天必須忍受廠房高溫,製玻璃纖維漁船的化學粉塵飄散,常讓皮膚起疹子。 但這一切,她卻甘之如飴,為我們一一解釋檜木探魚機座用來探測魚群、拋光機台將木材磨平光整。藍色浸木桶是用來燒水,將木材泡軟一天一夜。充滿水氣的木材質地更軟,可立刻釘上船模定型。

▲永昇製冰廠以地下水製作大型冰塊, 昔日供漁船冰鎮漁獲。
因漁業誕生的行業,還有周遭製冰廠。我們拜訪運作超過五十年、前身為三龍製冰廠的永昇製冰廠,零下五、六度存放冰塊的倉庫,一進去不由得打起寒顫。昔日提供漁船出海,現在幾乎沒漁船要用,多送至直銷中心與市場。
漁具倉庫如今也不再存放工具,變成觀光打卡景點。「小時候村裡常有男生提火把,女生提燈籠,最愛來這裡冒險。」風動竹塹文化協會常務理事彭淑琴說。我們走進的秘境,是南寮居民從時光中,掏出的珍貴回憶。
探訪百年造船廠
行程: 南寮漁港與造船廠導覽、康樂里社區
導覽、米苔目DIY體驗等,約6.5小時
價格: 成人1,200元,3 ∼ 12歲兒童850元
網址:walkin.tw/tour/499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