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上海的百年風雲

經典韻味 細品上海的百年風雲


充滿故事、歷史與文化的上海,舊城與現代化的建築相互交融,讓這座城市散發獨有的氣息。老舊,卻不破敗;新穎,但卻不失經典,百年來的風華韻味值得每位旅人細細品味。

文■台灣貿易中心上海代表處 圖■馬雪


▲上海新天地的北里,以上海的近代建築作為標誌,以石庫門為基礎,保留建築群外貌,重新賦予商業功能,並結合現代化的建築、裝潢和設備。圖■達志影像

在上海,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一個轉角,都可能遇到歷久彌新的經典。隱匿在錯綜複雜的道路中,那些沉澱下來的百年文化和城市舊影、延續下來的百年韻味、新與舊的無聲交融, 似乎都在訴說著上海故事。沿路林立的樹木、各式的老洋房,每一寸方地都透露上海味道。

新舊融合的新天地

上海的小資情調極其濃郁,都市人在緊跟潮流的同時,總捨不去那份懷舊情節。所謂北有四合院,南有石庫門,可能會勾起許多老上海人心中的記憶,隨著上海的不斷發展,昔日風光的石庫門早已不能滿足居住需求而淡出歷史舞臺。

上海新天地,是繁冗生活之餘愜意的放鬆之地。新天地分北里和南里兩區,北里以上海的近代建築作為標誌,以石庫門為基礎,保留石庫門建築群外表的基礎上,但改變石庫門原有的居住功能,創新地賦予其商業經營功能,並結合現代化的建築、裝潢和設備,反映上海歷史和文化的老房子改造成高級消費場所及餐廳,有著來自國內外多樣的料理,這裡充分展現新天地的國際元素。

南里則建成了一座購物、娛樂、休閒中心,這座充滿現代感的建築物, 各有特色的商戶進駐,除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餐飲場所外,包括時裝專門店、時尚飾品店、美食廣場、電影院及全上海最具規模的一站式健身中心。

石庫門是中西合璧的產物。黑康木門上掛有銅製或鐵製的門環,門上部的裝飾與黑色木門、傳統磚雕加上西式建築風格的弧形更是相得益彰。值得一提,在新天地石庫門中,有一座石庫門屋里廂博物館。這裡無論是爐灶、油燈、胭脂盒,還是棋盤、菸缸,全是二、三十年代石庫門弄堂裡所存留的舊時實物。「屋里廂」是一個讓人感覺到溫暖的字眼,因為在上海話裡,「屋里廂」是家的意思,走進石庫門,感受上世紀弄堂裡炊煙裊裊的生活,好似可以看到曾經鍋碗瓢盆敲擊出來的一曲曲酸甜苦辣的生活樂章。


▲甜愛路旁的愛情牆,更增添這條路上的甜蜜氣息。

充滿故事性的上海道路

浪漫的甜愛路

甜愛路被譽為上海「最浪漫」的道路。兩側是筆直入雲的水杉,水杉的樹葉似羽毛,安靜不張揚的樹冠將整條路過濾得溫和輕柔。水杉掩映下的甜愛路,幽幽地藏起了青簾沽酒、紅日賞花的甜和愛,卻在不經意間讓路人邂逅自己心中曾經那段臉頰發燙的心動。

路口設有一個特別的愛心郵筒,從這封愛心郵筒投遞出的每一封信,都將被蓋上一枚愛心郵戳,讓收件人從中感知一份愛心與浪漫,留作永久的紀念和收藏。愛心郵筒、郵戳以及道路兩旁由28首中外著名愛情詩篇和塗鴉組成的「愛情牆」更增添甜蜜氣息。


▲多倫路上有著許多名人故居,一般居民的住宅呈現濃厚的上海巷弄特色。

多倫路上細賞文化歷史

多倫路位於虹口區東江灣路146號,與甜愛路相差不過500公尺。多倫路原名竇樂安路,以清朝光緒帝接見的英國傳教士竇樂安而命名。魯迅、茅盾、郭沫若等文人雅士都在此居住過,是公認的名人文化街,沿路一排排的紅磚洋房,都曾留下這些文人雅士的生活痕跡。如今,從這些名人府邸走過,細賞歷史文化名人牆,不免有著「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感慨。


▲坐落在武康路上的武康大樓,見證著不同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圖▓達志影像

多倫路上除了名人故居外,還有永安里等老上海弄堂,1樓很多小型私人收藏博物館,2樓以上則是住宅,多是老人寓所,晾曬出的衣物也體現出濃濃的上海巷弄裡的特色。

充滿故事與歐風的武康路

武康路安靜、雅致,帶著一點歲月薰染出來的滄桑。武康路的優雅不僅僅是路上的法國梧桐和一幢幢臨街的歐式建築,而是一種被時間燉出來的,需要慢慢品味的風情。

路口屹立著一座猶如艦艇般的建築—武康大樓。這座建於1924年,位在徐匯區淮海中路1842-1858號,由旅居上海的著名建築設計師鄔達克設計,為當時上海第一座外廊式的公寓大樓。最初名為「I.S.S公寓」,萬國儲蓄會的英文簡稱,後更名為東美特公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改成諾曼底公寓,爾後才正式更名為武康大樓。作為上海標誌性歷史建築之一,見證了不同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站在6條馬路交匯之處看到它,好似便可以觸碰到曾經發生的故事。

歷史建築的重生

民生碼頭八萬噸筒倉

民生瑪頭的八萬噸筒倉,是由30個混凝土大筒倉排列組合成長140公尺、高48公尺的建物,這裡曾經是亞洲最大容量散糧筒倉。外觀是灰灰的牆壁,破敗的窗戶,粗獷的庫門,步入其中,幾十個銹跡斑斑的圓錐體漏斗與空間內的立柱構成了獨一無二的視覺震撼。現如今已不再服役,但這40多年的歷史工業遺存,仍保留最大程度的原貌。

在2017年改造為藝術中心,重新對外開放,新的時間被銘刻在舊的時間上,賦予了另一種時間之美。仰視巨型筒倉,人變得格外渺小,而筒壁間的青苔、風雨沖刷的印痕無一不在訴說著歷史的斑駁。


▲1933老場坊經過改造後,已搖身轉變成創意產業集聚區與觀光、休閒等中心。圖▓達志影像

1933老場坊

1933老場坊原是上海工部局宰牲場,由英國著名設計師巴爾弗斯設計,融合了東西方特色,整體建築可見古羅馬巴西利卡式風格。走進1933老場坊,領略其空間布局奇特,外方內園,整個建築高低錯落,廊道盤旋,設計精密宛如迷宮,卻又次序分明。「無梁樓蓋」、「傘形柱」、「廊橋」、「旋梯」、「牛道」等多元特色風格建築融會貫通,流暢的建築線條如畫筆一般恣意勾畫,整棟建築來源於無梁樓蓋的結構設計,超過300根的寬大傘形柱均勻分布在外圍,八角形和四邊形的傘狀柱帽是該建築最重要的特色之一,設計師還巧妙地利用物理原理實現溫度控制,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依然可以保持較低的溫度,可見這棟建築工藝設計的前瞻性和先進性。1933老場坊作為上海市優秀歷史保護建築,目前已改造成創意產業集聚區和觀光、時尚表演、消費、休閒的中心。憑藉著建築自身的特質,這座見證歷史風煙的工業老廠房,已經脫胎換骨,重獲生機。

閱讀完整內容
《經貿透視》雙周刊555期

本文摘錄自‎

細品上海的百年風雲

《經貿透視》雙周刊

2020/11月號第2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