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跨海大橋橫跨白沙、西嶼兩島間的吼門水道,是蔚藍海面上的一抹微笑。
秋冬風起,海味正鮮,菜宅、砲台、造船廠,用一場路跑,打勾必訪清單。
文/高嘉聆 攝影/陳建豪
馳騁澎湖,迎著海風一路向前,沿途公路緊貼海岸,如與浪潮相伴而行。跨過中正、永安、跨海三座大橋,由澎湖本島進入中屯、白沙及西嶼,車輪下的道路依舊筆直順暢,海洋與陸地的界限變得模糊,近乎無縫,讓人幾乎感受不到此刻正在跳島,唯有窗外隨著車速不斷變換的地景,才意識到自己如魚一般,自在悠游島嶼群間。
▲賽事在二崁草原施放風箏,為跑者加油打氣。(圖片提供.交通部觀光署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西嶼西臺起跑 破風前進
開車如此,路跑能感受到的細節更為立體。
每逢秋冬,一群熱愛挑戰自我的跑友不約而同來到澎湖,參與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辦的菊島年度路跑盛會。對澎湖的旅遊印象幾乎都是夏日的水上活動與跳島風光,至於秋冬的澎湖是什麼模樣?
「東北季風。在我從小的記憶裡,尤其冬天,走路上學會被吹到走兩步退一步。」澎管處處長洪志光是土生土長的澎湖子民,笑稱以往澎湖秋冬的風有如颱風,如今氣候變遷,近年風勢不如昔日強勁,「但是『破風前行』這個運動精神依然不變!」
這場全台唯一結合跨海與跳島的度假跑旅,賽道設計來回不必折返,全程直線前進。全馬、半馬及接力賽程的起點設在西嶼西臺遊客中心,是澎湖現存規模最大的清代砲台,見證這座島嶼曾經扮演戰略要塞的歷史地位。賽事當天,清晨六點集合,幸運的話,在起跑前能夠一睹照映在海面光影閃動的絢麗朝霞,踏著涼爽薄霧啟程。
沿途穿越多個指標地景,西嶼燈塔、大菓葉柱狀玄武岩、通梁古榕、中屯風車⋯⋯直至馬公,尤其西嶼路段,幾乎全程沿著濱海道路奔跑,洪志光印象最深刻的是途經竹灣村落,「這裡早年造船產業興盛,不少澎湖漁船都是在此打造,現在則停靠了多艘等待維修的船隻,為討海的船夫解決疑難雜症。當渺小的身影跑在巨大的船頭前,那種空間尺度的對比非常奇幻。」跑過村莊,隨即迎面而來的海,帶著透光水色朝向遠方轉為湛藍,開闊舒暢,頓時沖淡了雙腿的疲憊。
▲跑過西嶼竹灣岸邊等待修繕的漁船,一大一小,一動一靜,展現趣味對比。(圖片提供.交通部觀光署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享受淡季才有的澎湃
這條賽道擁有國際田徑總會(IAAF)和國際馬拉松暨長跑協會(AIMS)認證,代表賽道符合國際標準,最終成績也能獲得國際賽事認可,無論沿途風光或賽道品質,都能吸引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參與。
「秋冬雖是澎湖旅遊淡季,不過許多人不知道,此時正是海鮮肥美又豐富的季節!」洪志光說,許多跑友回饋,菊島補給實在澎湃,即使堅強意志也難擋美食的誘惑。
各種產地直送的海味輪番上陣,首先由龍蝦打頭陣,接著「澎湖三金」登場——「白金」土魠、「綠金」海菜、「黑金」紫菜,都是必嚐美味。途經西嶼竹灣,當地盛產的白膜花生現蒸現吃,又甜又綿。抵達澎湖牡蠣的產地白沙,自然不能錯過清蒸牡蠣。其他還有花枝丸、炸丁香、海鮮粥、黑糖糕等各式好料應援,邊跑邊吃,簡直令人不捨完賽。
提及澎湖海味,牡蠣養殖是當地近海的重要產業,然而採收產生的大量廢棄蚵殼,就地堆置,所衍生的環境問題令人困擾。
▲今年首度使用澎湖在地廢棄蚵殼製作擴香獎牌,在賽事中融入循環理念。(圖片提供.交通部觀光署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近來,開發出燒製研磨蚵殼化為細緻石灰粉末的技術,成功應用於建築材料或再製環保用品,化腐朽為神奇,解決一大難題。今年菊島路跑賽事響應綠色永續理念,獎牌一改常見的金屬或塑膠材質,首次使用蚵殼打造,海龜造型不只好看,還很實用,蚵殼粉末具有吸水與擴香的功能,滴上精油,滿室芬芳,讓循環永續理念融入每份榮耀之中。
此外,賽事從第三屆起就落實了環保水杯使用,方便跑友隨身攜帶、補充水分,減少大量紙杯消耗,避免對環境造成沉重的負擔。未來,洪志光更期待,「所有的賽事物資和完賽禮品,全面採用環保回收材質,同時號召在地跑旅產業夥伴,共同推動友善無痕的旅行模式,讓跑友完賽後,停留在澎湖探索的期間,仍能延續這份守護島嶼的初心。」
澎湖好去處 海青年報你知
生活在離島時區的人們,於海水與陸地彼岸,究竟嚼出什麼地方況味?澎湖近來有不少青年返鄉或移居,用心經營一種自得且有餘裕的生活,安放夢想。
來自西嶼內垵的洪莉棋,就是一例。社會學系背景的他,返鄉創立「汝賀文化」,長期浸泡在田野場域中,透過活潑的圖像與文字,致力轉譯傳統文化,接連出版兩本作品《歡迎光臨人間旅行社:12天11夜西嶼輪普11個村莊吃到飽》及《去(Khu)海女神龍》,正是他生命中兩面鏡子,映照出對於原生故鄉的好奇及自我生命的探索。
▲西嶼隨處可見的菜宅,是洪莉棋的童年回憶。
「我阿公與外公都是討海漁民,宗教習俗與廟宇祭儀能為漁村生活帶來定心的力量,儘管他們已經辭世,依然能在廟宇的匾額和柱子上,看到他們名字。」他以此為延展,揭開西嶼在地傳承百年卻少為外人所知的「輪普」文化。顧名思義,這裡的中元普度不只有農曆七月十五這一日,而是橫跨將近兩週,各個村落輪流舉辦祭典儀式,熱鬧宴請眾靈,彰顯在地對待未知世界的虔誠溫暖。
澎湖男性多數時間與海洋為伴,女性則肩負起照料家庭的重任,「阿嬤以前常帶我去菜宅。」洪莉棋回憶道,澎湖女性於菜宅與潮間勞動,含辛茹苦拉拔孩子長大,促使他創作了《去(Khu)海女神龍》。這些記憶,猶如潮水,反覆拍打心靈深處。
來到澎湖,茫然不知如何展開旅程?洪莉棋有妙計,建議直接前往澎湖本島的湖東社區,報到「澎湖縣農嶼海青年創生協會」基地。這個空間是澎湖創意與活力的縮影,由協會理事長劉謦榕領軍,深耕澎湖多年的他被笑稱是「粽子頭」,不僅熟稔澎湖一市五鄉私房玩法,還將這個基地打造成匯聚三十多個品牌的多元空間,他好客道:「不知道該去哪?先來這就對了!」
基地有如旅人在澎湖的客廳,無論文化走讀、食魚教育、手作體驗或地方飲食,都能找到探索起點。像是草鞋,是昔日海島人家必備的潮間走跳配備,可以增加摩擦、止滑,「樸植作」團隊經營的「島編有潮事」品牌,將這套傳統海事技藝,轉化成輕鬆體驗的卡片、掛飾編織課程,延續島民共同記憶,把即將消逝的文化再度拉進當代視野。
樸植作也致力推廣木工技術,與社區組成了「清銀.青銀戰隊」,採集外來種銀合歡,把這個唾手可得卻棄之不顧的材料,打造成日常家居的物件,落實循環經濟的植感生活。
▲入住東衛參捌,感受澎湖鄰里的寧靜與溫馨。
阿公的老宅 孫女的陶
同樣投入工藝創作,還有「東衛參捌」。這幢位於馬公東衛的透天老宅,是陶藝師呂翊菁的家族祖厝。疫情期間,他辭去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的工作,返鄉將閒置四年的老家重新改造,磨去木門外層的油漆、拆除陳舊破損的磁磚,歷時半年,整頓成理想的模樣,沒有過多裝飾、擺設,一如陶土溫暖雋永,是個結合陶藝與青旅的舒適空間。
早在透天厝之前,這裡原是三合院,見證了阿公阿嬤養育八個孩子的歲月。呂翊菁的阿公當年在電信局工作,這裡一度成為村莊的聯絡中心,鄰里之間只要有事都會來打電話。阿公愛好時髦,收藏了不少舶來品,像是黑膠唱盤、音響,阿嬤則開過雜貨店,那懷舊的木製陳列貨架,如今被放置於一樓客廳,為展示陶藝作品的舞台。踩著磨石樓梯登上二樓,阿嬤的舊衣櫃、縫紉機、梳妝台圍成了一個靜謐的角落,在這閱讀、沉澱、放空,時間慢得像是海水潮起又潮落。
「返鄉讓我找回歸屬,在這裡只要提起阿公阿嬤的名字,左鄰右舍總會露出會心微笑。」呂翊菁發揮藝術家冒險、勇於嘗試的特質,持續在島嶼日常中尋覓靈感,要用做陶的溫度,為澎湖帶來更多別開生面的藝術養分。
▲(上)澎湖海裡的、陸上的,都成了陶藝師呂翊菁的創作靈感。(下)東衛參捌二樓客廳,有著許多呂翊菁阿公阿嬤年代的老物。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菊島澎湖跨海馬拉松
天下雜誌《微笑台灣》 2024 秋季號
2024/秋季號 第35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