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受歡迎?網路社交9大攻略

每天我都會使用網路,試圖擴大自己活動的舞台,這對我來說是新的挑戰,也還在從失敗中學習。

big大時商業誌 7月號/2017 第18期
舉例來說,我在2010年開始使用推特,現在推特上已經有將近150萬名粉絲。粉絲給我的留言我全部都會看,有時候也會與他們交流。這個經驗告訴我,現在這個時代,只要在網路上好好運用社交術,就能擴大人際關係圈,與更多人的交流。

社群網站已經完全滲透到我們的生活當中,對於想要建立新帳號、或是想要運用網路社交術的人,我很推薦推特。雖然推特有140個字的發文限制,但是與140英文字相比,混合漢字與假名的140個日文字,已經能夠表達很豐富的內容。在我心目中,推特無疑是現階段最棒的社群網站。

另外,臉書也很受歡迎,我也有在使用。我原本就將臉書當成同學會名單之類的工具,所以真要說起來,我覺得臉書比較適合用來與少數的朋友分享資訊。如果覺得資訊最多只需要讓朋友的朋友知道,那麼臉書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至於因為貼圖而大受歡迎的LINE,甚至已經取代了電子郵件。當然,大家應該還是會繼續使用電子郵件收發工作上的重要資訊,或是有附加檔案的資料,但除此之外的連絡,用LINE就可以了不是嗎?如果在與工作無關的私人交流上使用電子郵件,恐怕會被誤以為:「這個人好像有點落伍?」

現在我與資訊業界的高層見面,即使是40多歲或5 0 多歲的人,名片上也會印有L INE 的帳號,這樣才能給人這家公司先進、有未來感的印象。如果各位也想給人「對新事物敏感」的印象,不妨利用LINE來創造人脈。

big大時商業誌 7月號/2017 第18期
Instagram可以上傳豐富的照片,以視覺跨越語言藩籬,如果想對海外的人展現自己,Instagram是有效的工具。由於照片可以帶來直覺的感受,也成為亞洲圈的模特兒主要使用的社群網站,他們會上傳自己的服裝或當天的穿搭,也有很多明星會放自拍的照片。為了迎合即將來臨的亞洲時代,我也開始使用。

Instagram上有許多華人,馬來西亞、印尼、香港、中國、新加坡等亞洲圈的國家也都以Instagram為主流。印象中,泰國似乎也因為獨特的文字文化,不適合推特140個字的規則,所以經常使用Instagram。在多語言文化密集的亞洲圈,Instagram這種「一張照片決勝負」的工具比較有效率!

1.命名法

使用有名有姓寶塚命名法!


無論是不是推特的使用者、有沒有互相追蹤的關係,只要搜尋使用者的名字,任何人都能閱讀那位使用者的所有推特紀錄。換句話說,就算有人在你不知道的地方查你的帳號,你也無從得知。由於推特會將個人隱私攤到陽光底下,所以除了名人之外,帳號最好是匿名。我至今還沒看過有人用本名在推特上留言。

建立了匿名的推特帳號之後,就可以反過來利用匿名性,把這個帳號當成「網路上的另一個自己」。不要只是讀別人的留言與回覆,請利用這個帳號,積極的社交吧!

當然,利用匿名帳號進行人身攻擊,或是冒用他人名義是不對。但是因為匿名的關係,對不懂的事情可以直接提出疑問,即使遇到不親切的人,也可以爽快的說聲:「謝謝,再連絡。」

另外,在為自己的帳號命名時,不要使用像「綠球藻」這種名稱,要想出一個有名、有姓,看起來煞有其事的虛擬人名,我稱之為「寶塚命名法」。日後在與人交流時,可以提升自己的可信度。

建立好帳號之後,就要扮演「網路上的自己」,所以當然不能用自己的照片當頭像(笑)。現在最流行頭像是的肖像畫吧。使用預設的蛋形頭像,或是一直保持無名的狀態,會讓人感受不到留言者的認真,留言就無法展現分量。這麼做相當於自己削弱了留言的傳播力,所以我覺得把預設的蛋形頭像換掉比較好。

我建議,最好要有兩個帳號,一個是讓工作上的人、或是求職時給人事負責人看的帳號;另一個是可以私底下發一些比較尖銳言論的帳號。也有一些人會視情況使用三、四個不同的帳號,但這樣會有點像多重人格,要是被發現的話,可能會帶來負面的印象。而且,如果每天都要分別使用不同的帳號留言,也可能一不小心就搞混。

我自己則有三個帳號,分別是經營偶像團體「炮灰系女孩」的帳號、樂團「jealkb」的帳號,以及藝人田村淳的帳號。

2.粉絲數經營

量質更勝重量,人多不見得好


開始使用推特之後,會希望增加粉絲,這是人之常情。如果是匿名帳號,只要藉著相互追蹤,就可以不斷增加粉絲。等到粉絲人數達到1000人左右時,看起來就像是「有認真在經營推特」,這個帳號也會產生公信力。

只不過,不管粉絲有多少人,也不是每個人都會積極留言,所以接下來要適當的過濾時間軸,鎖定言之有物的人,或是會發送最新訊息的人即可。

就我的經驗來說,「粉絲人數多」並沒有一般所想的那麼厲害。相反的,追蹤的帳號超過400個左右,不管對方的留言有多認真,也讀不完。我曾經因為時間軸上的留言太多很煩,把400個追蹤的帳號全部退掉。即便如此也想要關注的帳號,我不會使用追蹤,而是使用名單登錄。

至於那些會留下「早安」或是「今天也一起加油吧」等無謂訊息的帳號,請全部封鎖吧。我會立刻封鎖那些留言對看的人來說沒有任何幫助的帳號(笑),用推特經營客戶的業務員也會這麼做。如果不想傷害對方,「消音」功能也很方便。把對方消音,就不需要再看他的留言或早安文了。

如果是認真的想增加粉絲人數,可以讓這個帳號的留言只限定特定領域的資訊。這是在對該領域有興趣的人之間,擴大有效人際網路的好方法。此外,也必須針對該領域發表比較尖銳的言論,有共鳴的人就會成為粉絲,這點和現實社會一樣。大家對於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中具備深入知識的人會產生共鳴,也會信任從宏觀角度仔細評估優缺點的人。

big大時商業誌 7月號/2017 第18期
我想,未來也會出現新的社群網站,但無論如何,「溝通」依然會是最重要的關鍵字。所以我會繼續使用推特,繼續累積「啊,這麼做行不通」的失敗經驗,增加對社群網站的理解。

各位使用推特時不要只是潛水,也請發表訊息,一開始只是轉貼文章也好,引用別人的文章並留言「贊成」也無所謂。因為經營社群網站就像踢足球一樣,試著上場比賽,累積實戰經驗是很重要的。

3.追蹤術

先思考自己的目的是什麼?


你有在使用推特嗎?

使用推特的時候,如果只是與別人互相追蹤就滿足,那就太可惜了。因為建立一個交換對自己有幫助的意見的社群,真的非常重要。遭到媒體阻擋而無法發表的訊息,有時候也會像傳話遊戲一樣,在推特上流傳散布。311大地震的時候,媒體沒有報導的當地訊息,也是透過推特,很快就散布出去了。來自海外的資訊,也能透過該領域的專家翻譯,不斷的轉傳。

就這層意義來看,雖然有人公布「全球粉絲數最多的人」之類的排行榜,但我覺得這個排行榜沒有什麼實質意義。那只是因為資訊的價值無法透過量化的指標比較,粉絲數才碰巧成為參考指標而已。

我剛開始使用推特的時候,也因為聽說女神卡卡的推特很受歡迎而開始追蹤,但她散播的資訊卻不是我有興趣的事情。我也曾經因為孫正義的推特很受歡迎而立刻追蹤,但他的發文不全然是我關心的內容。選擇關注的對象,對我而言,就某種意義上,和在職場上或學校裡,分辨「上司的觀點是什麼」或「前輩有什麼嗜好」是相同的作業,需要同樣的努力。

我認為,時間軸上的追蹤人數,其實最好以30人~50人為限,就相當於一個班級的人數。有研究指出,人類能夠同時記住長相與全名的人數,就是一個班級的人數,如果超過這個人數,即使記得住長相,也想不起名字。所以,如果一個人的留言、關心的事情並不是你想知道的,最好退掉追蹤,讓新的人進來。反正興趣本來就會不斷改變,這點每個人都一樣。

這麼一來,就可以在推特上維持相當於一個班級、50人的虛擬社群。這個大小的規模,既方便彼此溝通,也能舉辦網聚之類的活動,讓虛擬社群邁向真實,而你不可能找女神卡卡來參加這種網聚吧(笑)。

big大時商業誌 7月號/2017 第18期

4.關係尺度

了解網路的特性,才能享受虛擬關係


在網路上遇到意氣相投的人,最後發展成戀愛關係,當然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我認為,在網路上最好不要輕易表明自己的身分。

我曾經在個人經營的網站「小淳的假日」上,企畫「口罩相親派對」,我會集合粉絲,幫他們配對。大家都戴口罩參加,維持匿名性,安全上也有一定的保障。而且是由我主持,也算是健全的活動,大家能夠放心參加。

但如果在推特上透過私訊交流,交換照片,那就是把推特當成所謂的「交友網站」。用這種方式認識人不會有危險嗎?

如果我有女兒,女兒說要去見網友,我一定會建議她:「一開始先參加網聚,不要跟網友單獨見面。」一開始先參加網聚,兩個人單獨見面這種事情最好想都不要想。

世界上思想邪惡的人多如牛毛,社群網站的世界如此不設防,還是小心為上。即使是參加網聚,也要自己負起責任,小心判斷。

我們無法在社群網站上看出一個人的人格。所以,請停止無謂的努力!寂寞的時候,會希望在推特上看到體貼的話語,希望被溫柔的對待,但這樣很危險,很可能會讓你成為對方的犧牲品。有些人會頻繁的回覆留言,在你沮喪的時候貼上短詩鼓勵你,這樣的關係很棒吧? 但這終究只是在推特,不是認識的人之間的電子郵件往來,若是混為一談會很危險。就算寂寞,直接斷定「社群網站上的人,都只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動」,這麼想比較好。

越是虛擬的空間,人越有可能將潛意識的欲望強加在對方身上,而且會為了貫徹自己的欲望,若無其事的說謊。了解這一點之後,才能夠享受虛擬關係,在網路社交中找到樂趣。

雖然我覺得利用網路的匿名性寫一些可能會傷人的話,也稱不上是大人的行為,但只要不越過免洗帳號的界線,就不會傷害彼此吧!你要不要也建立一個匿名帳號呢?

5.留言法

善用留言的公開性來展現自己


你是使用本名在玩推特嗎?如果有人為了對你進行身家調查,搜尋你的名字,你會不會覺得困擾呢?

如果是我,我會反過來利用推特的這個特性,好好發揮社交術。使用本名的帳號,就寫一些對自己有利的留言,這麼一來,無論是公司同事、學校同學,還是其他人看了都無所謂(笑)。譬如這樣的留言:

我今天走在路上,看到一隻被棄養的狗,雖然很想收留牠,但是我住的公寓不能養寵物,我拍了拍牠的頭之後就回家了。

當天晚上我想了很多……

重點在於,不需要寫一些華而不實的東西,頂多寫到讓人覺得:「這傢伙每天都很努力呢!」這樣就好。

這個技巧也可以用在找工作的時候。如果我是正在找工作的畢業生,我會上傳自己動手做的料理的照片,背景還能看到收拾得整整齊齊的房間,讓看到的人覺得:「喔,這孩子很愛乾淨呢!」(笑)

像這樣,思考可以怎麼利用社群網站來展現自己,能夠讓想像力更豐富,這種練習對於構思資料或報告的起承轉合也會有幫助。

高中遭到停學處分的時候,以及剛到東京沒有工作的那痛苦一年,因為無事可做,便養成了總是在幻想的習慣。如果因為遭到霸凌,拒絕上學,透過推特,練習成為另一個世界的居民也不錯!在虛擬成為主流的未來,這樣的「練習」一定會有幫助。越是痛苦的時候,越需要在心中模擬社交術。

big大時商業誌 7月號/2017 第18期

6.使用量

關掉手機遊戲,上網互動吧!


走在車站與機場,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玩手機遊戲的人。

人類自古以來就在消磨時間的方法上,下了許多功夫,所以才會有「殺時間」這種說法。但是,每個人的絕對時間有限,如果未來想過著舒服的人生,我建議還是多累積蒐集資訊的「練習」。如果有時間玩手機遊戲,還不如把時間拿來上推特,看看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事、哪個人說了什麼話。

我可能給人經常上推特的印象,但其實我只在搭車等零碎時間使用。這樣持續了五年之後,不僅知識增加,也和評論家與政治家成為「推友」,這些都是我的重要資產。

推特上也有轉貼數排行榜,但這只是推特公司為了經營而建立的制度,我覺得沒什麼意義。轉貼數多就和臉書上的「按讚數」多一樣,代表的只是很多人看到而已,不要看得太認真比較好。

用東京山手線來當例子,各位覺得把海報貼在新宿站效果比較好,還是貼在鶯谷站呢?如果是公關公司的做法,應該會貼在上下車旅客比較多的新宿站吧,但是我從來沒有仔細看過貼在新宿站的海報。這當中存在著數字陷阱,轉貼數多就是這麼一回事,儘管接觸到這則訊息的人很多,但也無從知道這些人是否有仔細閱讀、理解。比起來,或許在鶯谷站就有人會仔細看海報,但是由於人數少,廠商也感受不到。我覺得如果能夠取得這種細緻的數據,應該會有出人意表的結果。

廠商會減少在電視或雜誌下廣告,應該也是因為越來越多廣告受眾屬於社群網站世代,才會有人提出看似理所當然的建議:「就算下廣告他們也看不到。」

但是,我看到很多零食廠商的網路宣傳,覺得都是白費力氣,如果可以交給我負責就好了。舉例來說,推出新口味的口香糖的時候,在路上隨機發放試吃品幾乎不會有效果。拿到的人雖然會放進嘴裡,但他們會記得是什麼口香糖嗎?如果是我,我會散布可以免費拿到口香糖的地點的訊息,這麼一來,就能把口香糖交到對零食感興趣的人手上。

我也想嘗試類似這樣的企畫:請情侶從兩端開始吃口香糖,並拍下照片上傳到社群網站上,最後投票選出十對最佳情侶,將可以免費獲得一年份的口香糖。

另外,大家雖然會下載LINE的企業貼圖,但幾乎不會使用吧?因為吉祥物都不怎麼樣。如果把這種事情交給我,一定能想出劃時代的提案。企業界的各位,快來找我吧(笑)。

現在回想起來,我開始使用推特,是因為吉川雛乃在外景巴士上問我:「淳哥,你有在用推特嗎?」 我問她:「那是什麼?」 結果她說:「不用就落伍了喔!手機拿來,我幫你申請帳號。」然後一下子就把帳號申請好了。所謂的契機,就是這麼一回事吧!

big大時商業誌 7月號/2017 第18期

7. 按讚數

勇於付出,「按讚」不用想太多!


我的臉書可以說是因為台灣人才開始使用,我在台灣主持節目之後,幾乎每一個人都會跟我說:「開個臉書帳號吧!」臉書在海外的使用率很高,但我總覺得用起來不是很順手,無法擺脫外來品的感覺,要說粗糙的話,也確實是粗糙。

big大時商業誌 7月號/2017 第18期
說到臉書,最有名的就是「按讚」了。我覺得,最好把「按讚」當成單純的確認按紐,用來表示「我看到了!」的意思。或許有人會覺得,悲傷的留言似乎不太適合「按讚」,但我認為還是把「按讚」當成「我看到了!」來理解,不需要想得太深入。

如果發現長輩或上司的臉書頁面,就一定要「按讚」。為了經營與他們的關係,最好不斷的「按讚」,應該說按下去就對了(笑)。沒有人會因為被按讚而生氣。我雖然不喜歡這種缺乏原則的感覺,但是對社會人士來說,沒有比「按讚」更好的禮儀了。只不過,「按讚」之後,自己的頁面上也會出現關於對方的訊息,如果不想看到,只要在「按讚」之後保持朋友關係,但「取消追蹤」就好了。

big大時商業誌 7月號/2017 第18期
除了幫長輩或職場的上司「按讚」之外,我個人是不太推薦臉書,我只會在把照片上傳到Instagram時,與臉書連動而已。

但要是把臉書與推特連動,推特上的貼文就會不斷的在臉書上更新,會對別人造成困擾。在推特上頻繁貼文的人,請不要與臉書連動,會很煩人的。

8. LINE分享

建立群組比電子郵件更便利


LINE最適合小型團體分享資訊,我也建立了許多群組,像是經紀人群組、朋友群組、各個節目的工作人員群組、烤肉夥伴群組等等。和女性朋友則沒有建立群組則沒有建立群組的必要,或者應該說,建立群組是麻煩的根源,能免則免(笑)。

現實社會中,許多大型組織或公司的各個部門也都開始用LINE了。群組外的人不會發現誰跟誰建立了群組,所以LINE也是方便講悄悄話的工具吧(笑)。

我甚至越來越覺得,不會管理LINE群組的人,幾年後一定會落伍。想要創造與老闆、高層、上司等上位者對話的機會,就從問他們:「您有在使用LINE嗎?」「我們來建立群組吧!」開始如何呢?

不過,LINE是韓國公司,在南北韓關係持續緊張的情況下,就國防觀點來看,資料有可能會被竊取。

但說到竊取資料,就算是公司的電子郵件,也一樣會被系統管理者看到。所以說,為人知的電子郵件,或是祕密的社群網站等等,根本就不存在。當我聽到政治家帶點自豪的說:「我有在使用LINE!」我就會在心裡暗想:「也太缺乏管理意識了……」電話也是,電視上也報導過德國首相梅克爾的電話遭到竊聽的新聞。

但是,我想要反過來利用這個監視社會,多了解這些社交工具的特性,主動發動攻擊,讓人們看見我想展現的事物,隱藏不欲人知的事情,盡情發揮社交術來與世界連接。

big大時商業誌 7月號/2017 第18期

9.直播術

一隻手機直播的時代


我原本是個科技白痴,直到遇見一位東大生之後,才開始對科技產生興趣。有一天,我為了經營的網站「小淳的假日」的活動,召集工作夥伴。其中有個年輕人一直用手機拍我,我問他:「你在拍照嗎?」他說:「不是喔,我在拍影片。」我詳細詢問之後才知道,他在網路上直播「小淳的假日」的活動現場。他用的直播軟體是TwitCasting。

「什麼?透過手機就能對全世界直播?」這件事情讓我大吃一驚。電視台在直播的時候,需要做非常多的準備。器材師、攝影師、導播、助理導播、造型師、燈光師、音響師等工作人員,得在好幾個小時之前先到直播地點進行場勘、排練,才能正式播出,費用也相當驚人。

但這位東大生卻說他用一支手機就能直播。我清清楚楚看見時代發出喀啦喀啦的聲音,正在改變樣貌。他在直播之前就做過各種測試,像是如何配合訊號不過,我認為透過社群網站帶來機會的時代遲早會來臨,如果想要布局,及早開始經營還是比較好,這是我每天反覆失敗與學習的感想。

big大時商業誌 7月號/2017 第18期
返回商管雜誌網頁
big大時商業誌 7月號/2017 第18期

本文摘錄自‎

教你如何受歡迎:網路社交9大攻略

big大時商業誌

2017/7月 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