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等32年的冷氣

遠見雜誌410期
有一天,毫無預期的聽到一則新聞,政府決定為中小學裝冷氣。面對這一「德政」,許多教育團體歡欣鼓舞,許多民代更是讚賞有加,然而,我的心情降了下來,32年前的一次辯論,浮上心頭。

把AI導入田裡 元沛推動共生新農法

遠見雜誌410期
過去,農業生產為求經濟極大化,大量使用農藥、化肥,破壞環境。環境與經濟農耕,難道真的無法共生共存嗎?在台灣,有一批像元沛這樣的科技新農,正努力以AI建立系統解方,讓經濟農耕與環境共生露出一線曙光!

人人都能成為資料科學家

遠見雜誌408期
害怕AI顛覆你的工作嗎?最新的世界趨勢或許能讓人稍稍心安──原本高深的技術正在變簡單,沒學過程式的人也能輕易養成「數據DNA」。出自台大財務金融系的葉周羿才28歲,卻是台灣餐飲業擁有最豐富數據經驗的人之一。退伍後,他加入知名壽司品牌──海壽司,當了四年店長…

歐美大暴走,世界都遭殃

遠見雜誌408期
整個5月,美國及歐洲都在吵鬧中度過,疫情不再是敵人,而是經濟開放或閉鎖,儘管公共衛生專家言之鑿鑿,太早開放將升高疫情,但是群眾卻不願再悶坐家中,商家也冒險營業,甚至揚言,現在只是早死與晚死之別。

趙心綺讓珠寶躋身「未來古董」

遠見雜誌407期
珠寶美學一向以西方世界馬首是瞻,但近年卻有一隻來自台灣的蝴蝶,飛進法國與美國的博物館,成為永久典藏。自我定位為珠寶世界建築師的趙心綺,她的創作為何能征服歐美藝界?

轉型未來藥局的現在進行式

遠見雜誌407期
一場世紀瘟疫,讓人驚覺藥局好重要!在部分民眾眼中,社區藥局原本只剩處方箋領藥的功能,但現在隨著「領口罩」政策的實施,藥局儼然躍升為防疫前哨站。一間間隱身社區內的好鄰居,早已默默轉型、以各種方式守護居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