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瘦不肥的瘦肉精 吃豬、吃牛「美」好嗎?
在晚間的餐桌上,陳媽媽煩惱地問,「豬肉有瘦肉精,牛有狂牛症,雞肉也不安全。我們家是不是吃素最保險啊?」無肉不歡的兒子馬上投下反對票,「沒那麼嚴重吧?妳擔心過頭了啦!」不過,到底該怎麼吃,才能安全又放心呢? 自從台灣宣佈放寬進口美豬、美牛,地方媽媽無不聞「美」色變,想到不論是30月齡以上可能感染狂牛症的美牛,或是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豬,未來都可能成為全家人的盤中飧,就冷汗直流⋯⋯ 其實,不止萊克多巴胺讓人心惶惶,坊間流傳的動物用藥傳言,說有千百則也不嫌多。「雞胸肉都會打生長激素, 小朋友吃了會早熟!」、「雞脖子、雞屁股會累積毒素不能吃!」、「喝牛奶= 喝抗生素, 喝豆漿就好!」這些流言似真似假,連眾多自稱「健康專家」的名嘴們也無法解民眾心裡的惑,索性一股腦兒的慫恿大家改吃素。 但是,這些動物用藥真的有那麼恐怖嗎?只要吃素,就能遠離毒素、高枕無憂了嗎? 其實不論動物或植物, 為了培養出健康、賣相佳的產品,適當使用動物用藥或農藥在所難免,只要養殖者遵循安全用藥,便毋須過度擔心藥物殘留。消費者亦可透過選擇「當季在地、標示清楚」的產品,吃得更安心! Q:聽說瘦肉精是運動禁藥,一般人吃到會造成心血管疾病? A:瘦肉精,顧名思義就是使用了之後,可以讓豬減少肥肉、增加肌肉量。 美國土地雖大,但是美國豬大多仍以圈養為主,住宿空間可沒台灣豬的寬廣舒適,沒有地方活動整天只能吃飽睡、睡飽吃的情況下,不來點瘦肉精恐怕只能長成油膩膩的肥宅豬了。因此,適量在飼料中添加瘦肉精,其實可以大幅降低養殖業者的成本,讓豬隻可以在更小的空間生存,又可以增加瘦肉比例,十分符合經濟效益。 不過,因瘦肉精可促進脂肪分解加強蛋白質合成效果,早已被列為運動禁藥,如果不審慎挑選食材來源,恐怕也會從尿液中檢驗出殘留藥物。 那一般人吃到會不會有問題呢?若狂嗑60塊排骨或是一口氣喝了30 碗豬肝湯,而攝取到過量的殘留萊克多巴胺肉品,那的確可能會引起頭暈、噁心、心悸、血壓升高甚至是心血管疾病等副作用。不過想要吃到這個劑量恐怕沒有那麼容易,而且人體代謝萊克多巴胺的效率挺高的,吃下後大約1 天就可以代謝掉,不小心吃到一點點,免驚。 另外, 針對含有瘦肉精的美豬, 衛福部食藥署列出的殘留標準非常嚴格!想進口到台灣的美豬,萊克多巴胺殘留容許量比日、韓、美、澳都還嚴格,肌肉及脂肪(含皮)為0.01ppm、肝臟0.04ppm、腎臟0.04ppm、其他可供食用部位(胃、腸、心、肺、舌、肚、腦、血等)0.01ppm。 而且,自2021 年起,上從傳統市場、大賣場,下至餐館、小吃店,只要是販賣的豬肉或是豬肉製品,都必須要清楚標示豬肉來源,就算開放進口,消費者還是可以自行選擇要吃美豬或是本土台灣豬。若是無法避免買到美豬,把握3 點就不用慌。 烹調前先汆燙、過水 儘可能減少食用內臟 3. 上傳統市場購買肉品時,儘量挑選幾間店家輪流購買,避免一直買到同樣來源肉品,分散風險。 Q:可是,美牛也很可怕,牠會傳染狂牛症,吃了讓人腦袋有洞? A:1990 年前後,英國畜牧農場的牛隻接連性情大變,原本溫馴、親人的牛隻沒來由地變得充滿攻擊性,政府只好下令業者撲殺,而經檢驗後發現,感染的牛隻腦袋紛紛出現了海綿般的空洞狀,而更讓人惶恐的是,狂牛症爆發之際竟出現疑似食用感染牛肉的年輕男子,腦袋也出現海綿空洞狀的新聞⋯⋯ 狂牛症病症恐怖離奇, 但從1990 年代至今,絕大多數的狂牛症案例都是出現在英國,而全球少數人感染狂牛症的新型庫賈氏病(nvCJD) 案例,幾乎9 成都發生在英國,而美國本土感染的紀錄則為0,因此不用過度擔心進口美牛就會傳染狂牛症! 而且全球狂牛症已經獲得良好控制,發生率趨近於0。另外,狂牛症的病原(Prion) 主要分布於牛的大腦、脊髓、骨頭以及肝臟中,而這些器官都不是國人習慣烹調、食用的部位,因此縱使吃到美國牛排、美國牛肉燉湯,要因此感染到狂牛症的機率很低。 Q:我超愛吃炸雞,但朋友老是說速食店的炸雞都有打過生長激素,真的嗎? A:小時候去速食店想點炸雞,總會被媽媽恐嚇,「你看這些雞胸肉這麼大塊,一定都打過生長激素,小心吃了讓妳月經提早來喔!」嚇得我都不敢吃炸雞,連速食店都不太願意踏進一步。但說實在的,造成小朋友初經提早的原因千百種,吃到施打生長激素的肉雞絕對不是其中之一。 現代雞隻能夠越長越健壯,其實是因為培育人員經過長時間精挑細選,選出雞群中最健康、壯碩的雞隻留下來交配,再從牠們的下一代選出最優秀的雞隻培養,長久下來就培養出最適合販售、食用的肉雞品種,不用施打任何生長激素,就能長得白白胖胖。而且,生長激素並不便宜,又得一支一支針劑施打,並不符合時間、金錢和人力成本,因此不要再嚇小孩吃雞肉會吃到生長激素。 然而,肉雞雖然不會施打生長激素,但現代環境中含有眾多環境賀爾蒙,或是飼養雞隻的飼料、土壤、水甚至是空氣受到汙染時,就特別容易累積在油脂含量高的雞皮,以及專司代謝毒素的肝臟中。 因此,如果小朋友經常攝取炸雞、雞皮、雞內臟,的確會有較可能導致性早熟。建議若要食用雞肉,以燉、煮、滷、舒肥等低溫烹調方式,同時儘量養成去皮的習慣,較不用煩惱不小心環境賀爾蒙超標問題。閱讀完整內容
Q:我還是覺得,似乎吃肉=吃毒?改吃素應該就沒問題了吧! A:如果改吃全素, 想必是不用擔心吃到動物,更甭說是殘留的動物用藥了。不過,植物跟動物一樣,可能會生病、也可能會遭遇病蟲害,因此若非找到一塊天然未開發淨土並自給自足,農夫為了確保產量、作物品質以及降低種植成本,還是會使用到必要的農藥。 吃全素還有一個小問題,那就是「植物不一定比較強」!若改吃全素,你可能會碰到幾個讓營養師很頭疼的困擾: 1. 蛋白質來源便瞬間少了一大半,想吃到足量蛋白質可得下一番功夫。 2. 國內植物性蛋白質來源以黃豆為主,但國人對黃豆慢性過敏的人數可不少,若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大量攝取,恐讓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 3. 植物雖含有鐵質,但人體對其吸收率遠低於動物性鐵質,缺鐵性貧血者要特別留意。 4. 天然的維生素B12 只存在於動物性食品,缺乏時會影響紅血球生成與造血功能,嚴重時還會造成神經系統病變,若最近總覺得記憶力不如以往、易怒、異常倦怠都可能是身體缺乏B12 的警訊。 5. 動物性食品含有天然油脂,但全素者若吃得太清淡、烹調時不額外添加油脂,很可能造成油脂攝取不足,導致皮膚乾燥、影響脂溶性維生素吸收、便秘、賀爾蒙失衡等問題。 因此,身為營養師並不鼓勵大家吃全素,畢竟人類本來就是雜食性動物,若因信仰、環保意識必須吃素,以下5 點能讓你健康素:可以的話,選擇蛋奶素吧! 2. 不要只將黃豆(黑豆、毛豆也都算同一家族喔!)及其製品作為唯一的蛋白質來源,記得輪替食用鷹嘴豆、扁豆、皇帝豆等同樣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 3. 用餐後吃水果或補充維生素C,幫助鐵質吸收。 4. 吃蛋、奶也可獲得維生素B12,全素者就一定要額外補充營養品,或定期施打B 群針劑。 5. 每天至少要吃一小把堅果,烹調時多用點好的油脂,例如:酪梨油、苦茶油、橄欖油、亞麻仁籽油。 要維持作物及禽畜品質、產量穩定以填飽全球77 億人口的肚子,使用動物用藥、農藥無可厚非,只要業者正確用藥、政府嚴格把關用藥殘留量,再搭配消費者聰明選食,不論吃肉、吃素都可以吃得安心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