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東黑箱作業,小股民欲哭無淚 股票下市的自肥遊戲

台灣近年併購下市案風起雲湧,但小股東權益總成為爭執不下的話題。關鍵就在於整個流程的透明度不足,一場場併購大戲,大股東到底有沒有不能說的祕密?政府又該如何適度監理?面對未來資本市場愈來愈多的併購下市案,如何建立透明公平的遊戲規則,絕對勢在必行。

併購交易成為全球趨勢,據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公布的《二○一九台灣併購白皮書》,一八年全球併購交易額達三.六兆美元。與此同時,台灣上市櫃公司的併購也風起雲湧,去年十九家下市公司中,就有十五家是併購下市,創下歷年新高。

今年年初,被國際私募資金KKR收購的榮化確定下市後,台股併購案持續熱鬧,包括去年就展開下市動作的百略,今年的安成藥、綠悅─KY等併購下市案消息一出,隔日股價隨即漲停表態。

但看似風光的背後,小股東面對被計算好的收購價,以及可能是大股東「左手換右手」的灰色地帶,恐怕都沒有太多的置喙空間,也讓併購下市可能犧牲掉的小股東權益,再度成為市場炮火隆隆的話題。

合併、收購、分割都是《企業併購法》所規範的併購樣態,但除了惡意併購外,大部分的併購案,雙方早已閉門議定好收購價,但是價格到底合不合理,或是被收購方的大股東未來是否還會參與收購方的營運(被市場譏稱左手換右手),常會引來很大的爭議,更牽動著下市的收購價位。近期的幾樁併購案,都存在這樣的爭議,值得政府相關單位關心。

大老闆的併購遊戲暗藏貓膩溢價收購究竟是賺還是虧?

以即將在八月五日完成私有化下市的安成藥業為例。今年三月該公司宣布,由董事長陳志明所掌控的加陳國際,打算以每股七十二元收購在外流通的普通股。以當天的股價計算,約溢價一二%,看似給了股東好處,但事實真是如此嗎?回顧安成藥自二○一三年十二月上櫃,當時的掛牌價是二四八元,且一度衝高到三五一元的最高價,七十二元其實是股價的低檔區,多數小股東恐怕都還在住「套房」。

這樁下市案最引發爭議的是,安成藥啟動下市作業後,七月不僅公布六月營收年增將近一倍,更宣布旗下的Fenofibric Acid DR Capsule(TWi-017)學名藥,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正式核可,並取得學名藥藥證。但這些利多,恐怕都未估算進收購價裡。

一樣是曾被看好的生技公司,去年以股份轉換方式收購下市的百略醫學,在還沒正式下市前,市場就有質疑這家生技優等生為何匆忙離開資本市場;近期,金管會更接到檢舉函,質疑百略下市的合法性。
生技優等生百略匆匆下市遭檢舉八十四元收購價被低估 

回顧百略下市案,一八年三月二十一日公告將被摩根士丹利旗下的私募基金滿得投資,以每股八四.七四元、溢價一七.八%的現金對價進行股份轉換,最終成為滿得投資百分之百持股子公司並終止上櫃。

當時,百略副董事長許盛信的說法是,因為經營面對的挑戰加劇,考量未來的公司發展,才會決定併購下市。

百略當時委請會計師算出的理論價格,是以市價法占比八成、股價淨值比法一成、本益比法一成的方式算出,再參酌中華徵信所統計國內現金公開收購控制權溢價,得出百略的收購價應屬合理區間。本刊向中華徵信所查證,此份參考文件,已是八年前的資料。

觀察百略下市前幾年的財報,每股盈餘都穩定在五元之上,現金股利幾乎是四元起跳,公司治理評鑑也落在六到二○%的前段班,堪稱生技股少數基本面穩健的公司。曾評估這家公司價值的市場專業人士表示,這樣優異的成績,曾吸引不少投資銀行的目光。

百略有兩個自有品牌、以美國和歐洲為主要市場的分銷通路、歷史平均股東權益報酬率有二○%、毛利率三五到四○%、EBITDA Margins 為一三%、有穩定的現金流、未來又會走向雲端醫療,是一家潛力無窮的公司。「以八十元出頭的價格收購,真的是低估了!」曾經參與評估該案的業內人士透露。

雖然評估價值的方式十分主觀,但下市前毫無敗象、下市後團隊和營運方向都未對外說清楚的百略,是用「經營挑戰加劇」這種可能會被解讀為負面的說法啟動併購下市,是錯估了百略的後市,還是訊息揭露不完整,讓小股東可能因此錯過公司最有爆發力的時刻?

一位財顧公司高層分析,會被私募資金收購的公司,原來的大股東有很大機率仍會持有股份,但大股東下市後持股多少,這些疑問當時並未確實告知。記者兩次致電百略,並對金管會收到檢舉函一事提出疑問,百略皆表態不做回應。
併購雖是時勢所趨,但從安成藥到百略的案例來看,公司選擇的下市時機,都有可能是在一個重要的「向上轉捩點」;若真是如此,而大股東卻選擇以私有化的方式,讓小股東「退場」,這對於當初一路相挺到住進「套房」的小股東,是極不公平的對待。
百略2018 年併購下市,時任董事長的林金源扮演關鍵角色。


綠悅上市才五年就喊下市供過於求卻拚命擴產線啟人疑竇

最新的一個下市案例, 是中國最大雙向拉伸尼龍薄膜(BOPA)龍頭廠之姿,風光在台上市的綠悅─KY,來台上市才五年,卻突然在七月十一日宣布將辦理下市。綠悅大股東計畫利用兩家境外公司,以每股四十元反向合併綠悅達到私有化目標。

用停牌前一天收盤價三○.○五元計算,對股東提出溢價率二八%的收購價條件,看來似乎有利;然而,令外界不解的是,公司截至目前每股淨值為六十三元,收購價四十元卻比每股淨值低,背後的定價理由為何?

日前綠悅公告,公司為境外開曼群島登記成立,合併案適用《開曼群島公司法》相關規定。此外,台灣收購價格必須高於每股淨值的下市規定,綠悅可以不適用。海外公司來台掛牌,卻可以不遵循台灣規定,顯然很弔詭。

檢視綠悅過去五年稅前盈餘為六十三億元,看似獲利穩定,不過這段期間公司持續買進不動產設備等,累計金額高達八十二億元,同一時期現金流量呈現淨流出一四.五億元,造成公司長期以來配息率低於五成。

法人分析,關鍵在於現金淨流出狀況一直沒有獲得改善。綠悅上市之初現金還有二十八億元,到今年第一季僅剩下三.一億元;如果第一季沒有向銀行短期借貸一.三七億元,帳上現金就只剩下一.七億元,幾乎要被營業費用八千多萬元消耗殆盡。

很顯然,公司把賺來的錢拿去買廠房設備,擴張速度快過賺錢速度,此時BOPA供過於求,整體產業稼動率偏低,綠悅卻選擇拚命擴充產線,其動機難免引起市場質疑。

公司說辭合法卻隱含內情小股東只有乾瞪眼被犧牲權益

回顧綠悅一四年來台掛牌,頂著中國最大B OPA廠,公告的毛利率高達三四.八%,比起同業滄州明珠高出十五個百分點,一四、一五、一六年也都維持在三○% 以上,每年大賺十多億元;一六年更受惠於日本同業尤尼吉可退出市場,綠悅獲利創下上市以來新高。不過,從一七年起綠悅突然急轉直下,獲利壓縮至七億多元;一八年更是首見虧損四.四億元。

公司強調,近兩年中國B OPA產能大開,讓整體產業競爭變得激烈所致。但觀察同業滄州明珠同時期表現,一七年稅後純益卻創下歷年新高,一八年獲利衰退五成,但仍維持盈餘水準。兩家公司一樣在中國市場拚搏,一家虧損、一家獲利,不得不讓人質疑,綠悅面臨的問題,恐怕是內部因素大於外在環境。

如今,綠悅只要獲得股東會通過,就能成功啟動下市程序,這教等不到轉機的小股民情何以堪?

主管機關「抓大放小」,投資人只能自保

經濟部商業司長李鎂指出,《企併法》數年前曾大幅翻修,目的是讓企業併購的過程可以更有彈性,而公司用什麼條件啟動併購,政府沒有辦法事先干涉,只能監督公司對於員工或股東的權益保障是否周延,若股東對於收購價如果有疑慮,可以執行股份收買請求權。

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榮譽理事長黃日燦提醒,併購案免不了有壞人,但如果也把好人拖下水,併購就會因噎廢食;且併購下市的公司未來會如何,也沒有人預測得清楚,公平價格永遠最莫衷一是。只能說大股東和投資人必須取得互信,在併購啟動時,對於資訊揭露一定要充分,不要「暗槓」。

併購下市流程中,收購方與被收購方除非牽涉特許、中資、外資、市場壟斷等特殊條件,主管機關才有核准與否的權力外,其餘公開收購案只須經過證期局以事先申報流程監督。

未來併購下市案仍將持續上演,永遠劣居資訊不對稱的小股東只能自我把關,適時提出股份收買請求權;而政府雖不必然扮演查核角色,但至少應強烈要求資訊揭露的透明度,讓股民有判斷依據。(涂憶君)
綠悅董事長王哲夫(右)與當時總經理顏藝林(左)以中國最大BOPA 製造商之姿,風光在台上市。
閱讀完整內容
《財訊》586期

本文摘錄自‎

股票下市的自肥遊戲

《財訊》

2019/第58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