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碳關稅即將上路,台灣中小企業首當其衝,《天下》獨家調查:8成備感減碳壓力,但有減碳規劃的不到2成。這場綠色關稅戰已經開打,不僅衝擊獲利,更攸關產業存亡,直擊南台灣螺絲聚落,看小巨人如何佈局減碳升級,最新出爐的「快速成長一百強」,8成新進榜的贏家又是誰?
製作人/許秀惠 文/鄧凱元 攝影/黃明堂 編輯/吳廷勻 設計/鄭郁勳
這是一場在大西洋岸邊捲起的蝴蝶效應,熱帶氣旋卻籠罩在岡山、台南交界,八百家企業群聚的螺絲窟,甚至高雄市中心的老大哥中鋼。
時間回到去年十二月十二日,歐盟議會總部所在的法國史特拉斯堡。當時雖然聖誕假期將至,議會依舊燈火通明,歷經十個小時的馬拉松式協商後,隔日一早,歐盟議會環境、公衛與食安委員會主席帕斯卡在記者會上難掩興奮,「這是歷史性的一刻,碳關稅我們已經說了十多年,現在終於要上路了。」
歐盟碳關稅的專有名詞叫作「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在歐盟當天發出的新聞稿,一如外界預期,CBAM課稅對象就是高碳排的鋼鐵、水泥、鋁、肥料產業。由於台灣這些產業出口歐盟的比重低,因此對台影響不大。但當天,沒有人注意到新聞稿上,碳稅範圍多了「螺絲」與「螺栓」四個字。
新規上路:衝擊兩千億產業
螺絲出口歐盟將課碳稅,宛如五雷轟頂
直到兩個星期後,會議紀錄發布,課徵碳關稅的範圍除了預期中海關碼七三一二的鋼鐵產品,竟然出現了七三一八,「等於螺絲、螺帽、螺絲墊片全部都中獎,」金屬中心資深產業分析師紀翔瀛說。
這下影響可大了。
台灣是全球螺絲第二大出口國,全台有超過一千八百家螺絲業者,從業人員近四萬人。二○二二年出口值近兩千億台幣,歐洲就佔了四分之一,達五百億之譜(見表1)。確定列入課徵範圍後,整個螺絲產業宛如五雷轟頂,「我們也很shock(驚訝),」工業局金屬機電組專門委員張尚均不諱言。
以一家銷售給BMW等各大車廠的螺絲業者為例,車用螺絲毛利比較高,有一五%或二○%。如果不合乎標準,碳關稅將吃掉八%毛利,影響劇烈。
「歐盟一方面是愛地球啦,但這也是新的貿易障礙,」談起突然要被課稅,螺絲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蔡圖晉很無奈。
螺絲產業「突然」中獎,預示了台灣外銷型中小企業不能迴避的綠色障礙。歐盟此刻提出碳關稅,是因為歐盟境內鋼鐵、水泥、發電廠等高碳排產業的碳排免費額度,將在二○二六年開始逐年遞減,三四年完全退場。(見小辭典)
為了避免因為歐盟課碳稅,生產成本提高,導致企業出走、搬到不課碳稅的低成本國設廠,造成「碳洩漏」,歐盟必須對境外的高碳排產品課徵進口碳稅。而且歐盟把課稅的產業往高碳排產業的下游擴大,因此即使是小小鋼製品的螺絲,也不遺漏。
獨家調查:中小企業應變太慢
螺絲業完成碳盤查僅個位數,恐被甩出供應鏈
最令產業界擔心的是,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認為,歐盟開第一槍後,為了搶課稅權,各國都會加速立法,台灣重要貿易伙伴美國的動態,最值得關注。因為美國版的碳關稅「清潔競爭法案」,現在已進入二讀階段,且課稅範圍比歐盟廣,包含化石燃料、煉油業、石化業、肥料、氫氣、己二酸、水泥、鋼鐵、鋁、玻璃、紙漿、造紙與乙醇都被納入草案。
「(美國)有可能搶在二○二四、二五年,而且不是試行,他就是要當老大,」台塑石化董事長陳郎觀察,美國人做事總是喜歡搶先在別人之前,又比較嚴苛。
歐盟螺絲課稅事件顯示,歐美課稅範圍可能會擴大到下游走。陳郎就認為,台灣石化原料出口美國的比例低,但美國很可能會往下游去追溯,例如汽車塑膠產品。
李堅明則點名要注意的產業,還有腳踏車、塑膠與紡織產業。
為了了解中小企業的減碳實況,《天下雜誌》針對「快速成長一百強」入榜的中小企業進行獨家調查,結果顯示六成企業還沒完成碳盤查、八成還沒訂出減碳目標、五成表示人才不足。(見表2)
已經啟動碳盤查、數位轉型的國鵬工業董事長廖偉勳甚至觀察,螺絲同業大概僅一五%左右有在減碳。
甚至,全台將近一千八百多家螺絲廠,其中完成碳盤查並通過第三方認證者,還不到個位數。
台灣螺絲產業最大的危機,就是應變太慢,被逐出供應鏈。
波士頓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暨全球合夥人陳美融說,多年前,波士頓顧問公司就在幫德國政府與車廠分析整體汽車供應鏈如何減碳,但因為台灣螺絲業者很少直接與品牌接觸,而是把貨賣給經銷商,因此尚未察覺減碳壓力已經兵臨城下。
為今之計,陳美融認為,螺絲聚落要更積極,主動參與品牌客戶的減碳計劃,「如果你還在被動防守,很容易被甩出供應鏈。」
但反之,如果台灣螺絲業者可以快速因應,靠著排碳低,就可能築起一道綠色貿易障礙,化危機為轉機。由台一線三六○公里處往北走,穿越高雄路竹、湖內,直到三四○公里處台南仁德和歸仁,短短二十公里路的省道旁,隱身七百多家的螺絲工廠。台灣出口的螺絲,有七成來自這裡。
走進今年五十歲的世豐螺絲廠,智慧產線剛剛啟用,只見無人搬運車(AGV)替代傳統的天車掛鉤,也導入電動堆高機與AI智慧產線,和傳統油耗味濃厚、昏暗的螺絲廠房很不一樣。
▲
自動節能
為了減少碳排,世豐總經理陳駿彥逐步導入電動運具,如電動堆高機等。
世豐:智慧化拚減碳
同步機台數據,蒐集、控管碳排量
張尚均說,業者想要加入這場賽局,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就是智慧化,智慧化才能把製程優化,減少不良率,同時也能即時監控機台的能耗,針對耗能高的弱點去改善。
世豐就是典型智慧化與減碳同步並行的成功案例。早期,世豐不同部門間報表混亂,業務單位、生產單位、財務單位的報表都兜不起來,「因為我們抓的時間不同,花很多時間對數字,真正要談的事情都沒時間說,」世豐螺絲總經理陳駿彥說。
加上客戶的需求愈來愈少量多樣,陳駿彥於是下定決心,要逐步走向廠線與管理的數位化與智慧化。為了同步數據,世豐在機台上裝了感測器,讓現場與管理者之間有同步的資訊。
陳駿彥解釋,產線裝上感測器能知道每一顆螺絲經過哪些工段、耗費多少能源,一方面可以用來精進管理,能耗數據也成為計算碳排的基礎。
有數位化的基礎,世豐不僅可蒐集廠內機台所產生的能耗(範疇一),以及工廠的用電量(範疇二),如今,更準備蒐集螺絲製造整個生命里程,從材料、交通運輸、透過船運送到國外等等的碳排放總量(範疇三)。
《天下》記者採訪世豐當天,被要求必須填入公司名稱,只要每一位進入世豐螺絲拜訪的客戶都要填,「這樣就可以蒐集顧客來我們廠內,旅程有多少公里,可能產生多少碳排,」陳駿彥說。
他們甚至思考,如果未來歐盟將運輸的碳排也納入里程,公司不排除在波蘭設廠,降低碳排。「我們已經去波蘭考察過,假設歐盟要我們產品達碳中和,那邊的土地與人力成本,和台灣差不多。客戶其實跟我們聊過這件事,碳排對未來生產製造的佈局,會產生一些改變,」陳駿彥認為。
世豐超前部署,並且思考各種減碳的可能性,陳駿彥說,「客戶沒有強制我們這麼做,但做這些事情,對客戶有好處,我們希望成為客戶的partner(伙伴)。」跟世豐一樣積極的,還有位於台南歸仁的如保興業,今年剛接總經理的二代王文信。
▲
向外學習(上)
如保總經理王文信走出南台灣的螺絲窟,積極與不同產業學習減碳新知。
智慧生產(下)
國鵬董事長廖偉勳表示,近年公司大力導入產線數位化, 不僅提升效率,也能有效監控廠內的能耗。
如保:螺絲廠模範生
拿到最新版碳盤查認證,導入再生鋼材
性格活潑的王文信經常參加企業二代之間的聯誼會,並且出席各種減碳研習,看到了在螺絲產業之外,許多企業早就面臨減碳轉型,「螺絲業永續做得真的比較慢一點,其他大廠的供應商,像化工業的朋友,好幾年前就在做了。」
如保興業有九成的螺絲都出口,歐洲與美國加起來,佔比高達七五%,客戶包含特斯拉、本田、通用、豐田等一線車廠。
自覺這個大潮閃不過,如保就加速啟動碳盤查作業。今年四月,如保興業成為台灣螺絲產業第一家拿到最新版碳盤查認證的業者。「要確保公司的減碳有持續改善,會安排認證公司持續來盤查,」王文信說。拿到最新版認證後,光是這個月,就有好幾家指標螺絲大廠,派了總經理、副總經理和廠長來向如保學習。
如保也是少數有設下具體減碳目標、且有明確執行做法的螺絲業者,除了向政府申請各種計劃外,如保也跟外部顧問如長榮大學產學合作。
如保每一台螺絲成型機後方,都接上了回收油氣管的連通管線,「油氣收回來的潤滑油都很乾淨,可以循環使用,」王文信說。
另外,如保也導入3D繪圖軟體,王文信解釋,以前螺絲業都是靠手動繪圖,但常修修改改,導致模具尺寸出問題,「模具尺寸愈精準,壽命就愈高,良率也會高,損耗就會降低。」
同時,如保也開始測試再生原料製造的鋼材,儘管因為更換材料要重新測試產品的強度與耐用性,客戶目前尚未要求如保必須使用回收鋼材。
但王文信看好,為了熟悉新原料的特性,如保已完成低碳產品的開發,出貨給建築業者。「借力使力,才能快速轉型,」他說,螺絲產業應該往外探索,多參加各種減碳交流團體,並且聘請專業減碳顧問,申請政府輔導資源。
《小辭典》
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歐盟2005年上路的碳排放交易系統,採取總量管制的方式,給予高碳排的鋼鐵、石化、電力等行業,一定的碳排額度。但此制度將在2026年逐步退場,逐年減少免費的碳排額度。為了避免歐盟境內的高碳排產業成本因此增加、失去競爭力,歐盟因此推出「碳邊境調整機制」,要求境外高碳排產業所製造的產品若要進入歐盟,也必須繳交關稅。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一顆螺絲掀起兩千億減碳升級戰
天下雜誌
2023/7月 第777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