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掌權15年,市值翻3倍、淨利飆4倍!
迪士尼傳奇CEO
一個在片場打雜的小場務,是怎麼改變娛樂帝國迪士尼老化的命運,並成為全世界最偉大的創意CEO,帶領二十多萬人的帝國重新換腦袋?
文●吳和懋 攝影●駱裕隆 編輯●周盼儀 設計●李佳靜 插畫●李勁陞
剛卸下執行長職務,續任迪士尼董事長的羅伯特.艾格(Robert A. Iger),跟很多光芒四射的CEO不同。
他,沒有絕佳才華,但他在任執行長十五年期間,讓迪士尼的市值成長三.一倍、獲利超過四倍。
他,只有平凡的大學學歷,卻啟動娛樂業史上最大購併。歷經四次購併,他把好萊塢最具創意的腦袋全都網羅,從鋼鐵人、美國隊長、《星際大戰》到《玩具總動員》的胡迪都在迪士尼,讓九十七年的老品牌有了新活力。
他也沒有如賈伯斯(Steve Jobs)般的外在魅力,《時代》雜誌形容艾格是「好萊塢最和氣的執行長」,卻因為他的低調,常讓人一開始低估他的能力。
「艾格自己覺得他不是華特.迪士尼、賈伯斯等級的創新者,」哈佛商學院教授比爾.喬治(Bill George)讚譽他,「但他卻是個大師,是能夠辨識、驅動、支持創新的領袖。」
「從來沒有人期待過一個中下階層的孩子,學歷普普通通,也沒有超人的技能,卻成為今天的我,」艾格對《紐約時報》說。
他的職場起步,很平庸。
他遭遇過內鬥、老闆的不信任危機,即便他當上迪士尼營運長,上司艾斯納(Michael Eisner)還會在董事會上嗆聲「艾格絕不會成為我的接班人!」連記者都趁話題出版《迪士尼戰爭》(Disney War)一書,公開唱衰艾格缺乏判斷力,不過是艾斯納搖尾乞憐的跟班。
然而,艾格挺了過來,還把自己的職場經歷寫成傳記;這本書,成為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口中「最好的商業書」。
商周獨家取得授權,帶你看懂這位史上最會帶領創意腦袋的CEO是如何被煉成,又是如何靠「尊重」兩字,推動了迪士尼的數位轉型。
第一幕》小場務起家,我在食物鏈底端學會的事
「當我有機會領導時,我本能意識到追求完美的必要性,以及只關心產品而不關心人的陷阱。」
「我的職務說明非常簡單:隨傳隨到。通常在凌晨四點三十分,人就必須在攝影棚裡,我要協調所有木工、道具管理員、電工、化妝師、服裝人員和髮型師,要確保空調已讓攝影棚內的溫度降到可以開始在強光下拍攝⋯⋯。」
二十三歲,艾格從週薪只有一百五十美元的肥皂劇場務做起。然而,才幾個月就被同事出賣,讓拿回扣的小主管逼他走人。之後,他請調到ABC體育部門,因此遭遇影響他甚深的主管——阿利奇(Roone Arledge)。現在體育節目必備的反拍鏡頭、慢動作重播、衛星直播等等,都來自後者的創意。
艾格回憶,阿利奇不把體育播報當報導,而是認為體育報導就是要講故事,他會在節目中,刻畫這些運動員為了來到這裡,他們必須克服什麼難關?讓人們與這些運動員產生情感連結。他跟後者學到,一個創意人可以如何堅持拒絕平庸,「我稱它為不斷努力追求完美的心態」,而且堅信「不創新,就等死。」
然而,艾格見識到頂尖創意人的毛病有多磨人:「節目對阿利奇來說,比製作節目的人更重要。」
阿利奇極為嚴厲又嚴格,他不太在意修正,會直到節目播出二十四小時前才撕毀程序表,要求團隊全部重做。他說,這常讓人光是聽令行事就筋疲力竭,創意也會被抹殺。
這段經歷讓他後來都自我提醒:「管理創造力是門藝術,而非科學。在提供意見時,要注意對方已為這個案子投入多少心血,又冒了多大風險。」
他會控制紀律,但絕不會在小處糾結:「管理創意的流程,首先需要了解這不是一門科學,一切都是主觀的;經常沒有對與錯,如果只在瑣碎的事情著手,你的格局似乎就大不了。」
第二幕》被晾了半年的候選面試,讓我的焦慮症發作
「原來當CEO像政治競選,也要先挑出三個重點做。」
艾格有學習力,也理解追求完美跟尊重人可以兼顧,這讓他三十四歲就當上ABC體育的副總裁,負責節目編排。四年後,他升任ABC娛樂總裁,最後才一起被購併進迪士尼。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迪士尼傳奇CEO
商業周刊
2020/第1703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