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畢業生多半是好人才?

光環效應(Halo Effect)

名校畢業生多半是好人才?小心優點渲染、判斷失準


我用A產品,才能保持肌膚晶瑩透亮!」「我每天使用B精華水,享受臉上時光逆行!」保養品廠商最喜歡請形象正面的漂亮女星來代言,用親身見證打動消費者。不過,你有沒有想過,代言人為什麼能夠影響購買決策?

一個突出表現,就覺得樣樣都好

光環效應(halo effect)由美國心理學家愛德華·桑戴克(Edward Thorndike)提出,他是教育與職業心理學的權威,最有興趣的領域是「與特質有關的抽象概念,該如何量化」。廣泛研究後,他歸納出一個現象:在工作者的績效評估中,許多特質的分數彼此相關。某人如果在「可靠度」得分很高,那麼在「溝通」「執行」「智商」等項目的分數也不會太低。

為了證實這項觀察,桑戴克針對美國軍官做了實驗。他請上級軍官按照智能、領導力、飛行專業、個性等項目,分項評估部屬的表現。結果發現,當你有一個突出的優點,就很容易被視為樣樣都好。

像是實驗被評為飛機操控能力高的飛官,在領導力同樣會得到肯定,因長官多半認為王牌飛行員就是未來領導者的料。桑戴克分析這些飛官的年齡,發現他們普遍年輕,不太可能有足夠的經歷培養出領導技巧,因而將此現象稱為「優點的渲染」(halo of general merit),也就是後來的光環效應。
光環效應的例子眾多:外貌出眾的人,你會覺得他格外聰明;喜歡的歌手出的專輯,就覺得每首歌都很好聽;從名校畢業的人,一定是好人才;醫生即使代言非領域專業的產品,好像還是有點說服力。不過,這些被你用來判斷的標準,很容易讓你以偏概全、識人不明。

別被標籤蒙蔽,試著看見最原始的面貌

為什麼這類的認知偏差經常發生?《你沒有你想的那麼聰明》解釋,為了加速思考與處理資訊的速度,人類會隨身帶著虛擬的「標籤機」,把身邊的人事物都貼上自己的註解,讓你快速判斷要接納,還是躲避。比方說,看見有刺的生物,你沒多想就會貼上「壞」的標籤,忘了思考其他可能性。

在商界,我們最仰賴的標籤就是財務績效。當公司今年獲利翻倍,就會成為巨大光環,讓大家認同公司人才培育、團隊領導、企業文化等政策;如果營收下滑,即使政策一模一樣,則會被批評得一無是處。

1980年代初,IBM聲勢如日中天,獲《財星》(Fortune)雜誌評為美國最受推崇企業,強調其優勢在合作無間的人才。1980年代末,IBM因面臨競爭,業績一落千丈,《華爾街日報》記者便批評IBM員工守舊、官僚,高階主管過度自滿。

《光環效應》作者菲爾·羅森維(Phil Rosenzweig)指出,他不認為短短幾年間,IBM員工的作風會有這麼大的轉變;也就是說,媒體的說法很可能受到財務光環的影響,當公司業績不好,就直接斷定所有政策都是失敗的,顯得過於偏頗。

《你沒有你想的那麼聰明》提到,當你要評估某人時,一定要對事不對人,個別判斷不同的能力和特質,避免把單一能力擴散成整體印象。

如果名校光環會影響聘用,就把履歷的學歷背景去除,再由面試官評估過往工作成績;認識新朋友,要多聽聽別人對他的觀察,盡可能蒐集完備的資訊,才不容易以貌取人。
閱讀完整內容
經理人特刊第44期

本文摘錄自‎

名校畢業生多半是好人才?

經理人特刊

2021/第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