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太空題材掀狂潮 矽谷新創競逐商機

載客飛行將成真、登月計畫不是夢?


美國矽谷新創企業不再局限於發展網路事業,其最新戰場是外太空,不只企業家搶當太空第一人,更有許多年輕新創加入這場商用太空競爭。

譯者‧連育德
吳艾琳 ( Erin Woo)
《紐約時報》記者,主要報導科技與新創事業的相關新聞。


▲億萬富豪布蘭森搭乘自家維珍銀河太空船,完成兒時夢想,成功登上太空旅行,搶先全球首富貝佐斯預定在本月20日的太空之旅。Virgin Galactic提供

奧萬迪收購(Aurvandil Acquisition) 是一家專門收購太空技術新創企業的公司,董事會成員雷琪(Lisa Rich)三月向投資人籌資時,目標設在幾百萬美元,結果一小時內幾乎達標,「很誇張。」她說。

知名創業家布蘭森(Richard Branson)七月十一日已成功飛往太空,搭的是旗下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自造太空船;日前卸下亞馬遜(Amazon)執行長一職的貝佐斯(Jeff Bezos),預計七月二十日也要升空,太空船由自家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打造;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 (Elon Musk) 的SpaceX則與美國太空總署 (NASA) 簽約製造登月太空船。

但是,放眼太空的不是只有權貴大亨,根據太空分析公司BryceTech的資料顯示,太空新創企業去年總計籌資了七十億美元, 其執行長克莉絲汀 (Carissa Christensen) 說,今年金額還在持續增加。最大型的籌資案,來自於發射火箭的公司(例如SpaceX),但投資人對太空產業的每個領域都有興趣,包括發射與衛星通訊、維生系統、供應鏈與能源等。衛星網路公司Astranis四月時籌得二.八億美元;目標打造第一座商用太空站的Axiom Space,二月時亦籌得一.三億美元。

衛星發射迎新型態任務 體積小、數量增,大降經濟門檻

太空題材掀起熱潮,一部分是科技日新月異,企業也能自主研發太空技術與產品,不再是國家的專利。比方說,星球公司 (Planet) 等新創企業拜手機技術之賜,打造並部署能夠每天提供地球全景圖像的人造衛星,機器學習、人工智慧與雲端運算亦強化分析能力,增加了企業對人造衛星數據的需求。「衛星小一點,就能發射多一點,這樣可催生出新型態任務,不像以前的衛星跟校車一樣大,技術又昂貴。」星球公司副總沙楊 (Mike Safyan) 說。
此外,衛星公司現在可搭上火箭的便車,大幅降低經濟門檻。假設一枚火箭有五百公斤運量,主要負載量占三百公斤,另一家公司便可使用剩下的兩百公斤。

成立於二○一六年的Astra,提供規模更小、次數更頻繁的發射服務,希望讓升空更簡單,把自己定位在太空產業的關鍵環節。小型發射市場不乏其他更有名氣的新創企業,但Astra標榜更小、更低價的發射服務,力求在市場中脫穎而出。Astra預定夏天首度正式發射,並已經簽下包括星球公司、太空總署的五十筆合約。執行長坎普 (Chris Kemp) 說:「Astra補足了市場的不足,有好幾百家企業在研發新技術,不想等到明年SpaceX升空才開跑。就算SpaceX付錢要大家等一年,但對新創企業來說,下個月就能升空更有價值,否則每個月燒錢要好幾百萬美元。」

透過SPAC募資上市 大摩:太空產值估將達一兆美元

此外,SpaceX還鎖定另一個里程碑,正在研發具有可回收推進器的獵鷹九號(Falcon 9) 火箭,以及可完全再利用的星艦 (Starship) 火箭,最新款星艦原型亦在五月時成功發射與著陸。

太空產業最近紅不讓,另一個原因在於「特殊目的收購公司」 (SPAC) 逐漸興起,雷琪所屬的奧萬迪收購就是其一。SPAC是公開上市的空殼公司,以收購一家或多家未上市公司為目的,過去一年成為金融圈的熱門趨勢。

從新創企業的角度來看,如果選擇跟SPAC合併,能夠更早籌得大筆資金,也會改變投資人心中的算盤。有些投資人過去不碰太空新創企業,因為不管是技術研發,還是開始創造營收的時間,都比軟體 (如社群媒體或應用程式) 拉長許多,反觀新創企業透過SPAC能更早上市,讓投資人有機會更早獲利了結。

目前,已有十家太空相關公司宣布要與SPAC合併,今年占了七家,其中包括星球公司與Astra,兩者預計分別籌資四.三四億美元與四.八九億美元。坎普說:「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需要五億美元資金蓋火箭工廠,勢必就得走上市一途,因為創投融資的階段已經過了,這時SPAC就能派上用場。」Astra去年底啟動合併過程,日前在那斯達克(Nasdaq)公開上市。根據BryceTech數據,這幾筆SPAC交易案總共籌資三十九億美元,合計企業價值估達兩百億美元。

無論是投資人、企業創辦人或是分析師,大家都預期太空產業會持續快速成長,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預估,產值將從去年的三千五百億美元,增至二○四○年的一兆美元。

克莉絲汀說,產業成長動能預計持續由政府合約為主軸,包括研究任務 (例如太空總署的登月計畫) 與軍事國防計畫;有些人則看好商業太空旅行扮演敲門磚的角色,未來將帶動平民上太空潮。

「大家都在等著看馬斯克的星艦能不能成功。」創投公司SpaceFund合夥創辦人湯林森(Rick Tumlinson) 說:「但等到他實際升空前、等到其他企業準備好技術與資金前,恐怕還有一些挑戰要克服,我猜需要三年的時間。」

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第1282期

本文摘錄自‎

商用太空題材掀狂潮 矽谷新創競逐商機

《財訊》

2021/第6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