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英文報告滿江紅到一次OK,敢問多用是關鍵【封面故事-Cheers】

「到現在, 我還是沒辦法不開字幕看一部電影,除非那部電影叫《華爾街》,裡面的對話是我每天說的,我當然聽得懂。」騰旭投資投資長程正樺一坐定,就來了段不知是玩笑還是認真的開場白。
騰旭投資投資長程正樺

他把雙手交疊在腦後、放鬆身體靠著椅背,卻又一臉正經地說:「真的,語言從來不是我的強項,我只是想辦法把英文練到工作上必要的程度而已。」

1976年出生的程正樺,不滿30歲就進入外資券商研究部,負責IC設計產業;2004 ∼ 2005年,他還只是個資淺分析師,卻兩度領先同業、精準預測IC設計龍頭聯發科走勢,被封為「聯發科王子」。一戰成名後,他一路當上美林證券資深副總裁與瑞銀證券執行副總裁,是不折不扣的「外資金童」。

券商分析師平時除了打探市場訊息、分析企業營運及財務狀況外,也必須向掌握龐大資金的投資公司,推銷自己的研究心得,為券商爭取客戶;而優秀的語言能力,是完成這些任務不可或缺的職場技能。因此,一般人對外資金童的印象,大概就是出身海外名校商學院、說著一口無可挑剔的漂亮英語。

程正樺卻是個異數。目前已離開外資圈,自組投資公司的他,是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畢業、從未留學、也不特別擅長語言,年輕時如何精進英語,符合嚴謹的外資券商需求,領取千萬年薪?

一口破英語,曾被外商打槍

大學讀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程正樺戲稱自己年輕時就如同許多「理工宅」,英語的聽說讀寫只有「讀」這一項,因為必須用原文教科書上課考試,而有一定水準;平時不會用上的「聽說寫」能力,只有基礎水準。

研究所畢業前,程正樺將薪資水準較高的外商管理顧問公司列為求職首選,卻因為英語能力不佳而頻頻碰壁,「應徵外商一定會要求你用英語面試,但我當時講得很差,有時腦子還一片空白,只能『咿咿啊啊』的,結果當然不理想,」他說。

叩關外商慘遭打槍,程正樺先進入本土投信公司;又為了深入理解台灣最熱門的科技產業,轉往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負責撰寫半導體產業研究報告。

在資策會工作時,他確定券商分析師就是未來要走的路;考量當時外資券商無論市場能見度與待遇都遠優於台灣業者,他決定再次挑戰外資企業,並暗地告訴自己:「這一次,一定要把英文練好!」

早起上課,立志打進外資圈

程正樺在資策會的辦公地點,位於台北市大安區,距離台大騎摩托車只要10分鐘左右。下定決心苦練英文的程正樺,報名台大語文中心的英語課程,每天起個大早趕8點的課,下課再衝回公司打9點的上班卡。這樣的生活關作息,他維持了將近2年。

「上課沒有學多艱深的文法,只是外國老師每天設定一個主題,讓10幾個同學從頭到尾一直講,你講得爛一點也沒關係。」程正樺回憶,當初報名語文中心,只是想讓自己習慣使用英語,「很多單字原本就會,只是突然要和外國人聊天,沒辦法馬上把單字從腦袋叫出來,只要有個環境就會getting better(逐漸進步)。我台大畢業,再爛也有一定程度吧,」他自信地說。

在資策會工作一年多以後,程正樺發現元大證券國際投資部正招募「用英文寫報告」的產業分析師,認為比當下的工作更接近目標而主動應徵。面試時,他又被主管要求以英文對談,這一次他輕騎過關;儘管程正樺缺乏英文寫作經驗,但因元大編輯團隊的中英翻譯能力夠強,主管同意讓他用「雙語」寫作。

「要用英文唬人,還要唬得文情並茂,當然沒那麼容易,」程正樺笑著說,剛進元大時,只有2頁內的例行性報告他才敢挑戰用英文;篇幅較長的報告,他還是用中文,就怕編輯替他改稿負擔太重。等錯誤愈來愈少,程正樺才敢慢慢挑戰長篇文章。

剛開始寫英文報告難免「卡關」,這時,程正樺會請教同事,「他們都是國外留學回來或ABC,我不會就東問西問,久了就變成自己的,」他說。

在元大一年半,程正樺的英文報告愈寫愈有心得,至今他仍非常感謝當時主管願意給一位沒有留學經驗的菜鳥機會。也因為在元大的扎實磨練,程正樺才有機會在2004年進入美林證券,正式踏入夢想中的外資圈。
當年,從本土券商轉戰外資就像是挑戰「大聯盟」。除了基本的全英語環境,報告要求的規格也和程正樺過去經歷截然不同。剛開始,程正樺的英文報告簡直是「滿江紅」,他發稿以後,總得緊盯著電腦,因為編輯隨時會來信詢問語意不清之處,「沒有人直接抱怨過我的英文,但我看到編輯寄來的信,一整段改了一大部分,完全可以感受到他們的痛苦,」程正樺說。

當時的主管、現任國泰金控投資長程淑芬常一邊幫程正樺改稿,一邊鼓勵他:「我以前英文也不好,我都可以,你一定也行!」因為逼迫自己不犯同樣的文法錯誤,程正樺寫作能力在那幾年密集「實戰演練」下突飛猛進;到後期,他的報告幾乎都能一次ok,不必勞煩他人修改。

一位美林證券的資深編輯,甚至在退休歡送會上說:「我這幾年最有成就感的,就是把Jonah(程正樺英文名)的英文,『調教』到現在這個程度。」

語言是工具,專業才是核心

外資圈有句名言:「分析師的工作,從寫完報告那一刻才開始。」因為一份報告就算再怎麼精準犀利,沒在投資圈引起注意都只是白搭。因此每一份報告都有專人四處宣傳,爭取曝光;分析師也常需飛往世界各地,向客戶推銷觀點。通常,在業界闖出名號的大牌分析師出門,總會有許多人搶著聽他「開示」;名不見經傳的菜鳥出差,就只能寄望客戶賞臉,給個簡報機會。

對資淺分析師來說,出差的最重要任務就是「讓客戶認為你有料」,因此必須學會如何在最短間,說出對方感興趣的觀點,記得你這號人物。

程正樺也是這麼熬過來的。在還是資淺分析師的階段,他曾經在5天之內飛了7個美國城市,有時候甚至是剛拜訪完客戶就得立刻奔向機場,趕下一場會談;談沒幾句話就被攆出大門,更是家常便飯。

從那幾年頻繁拜訪投資人的經驗中,程正樺學到,對產業的深入了解與獨特觀點,才是他打動客戶的關鍵;語言是基本的工具,但不是絕對重點。「重點是你能說出什麼對方需要的訊息。譬如說對方做的是long term(長期投資),你跟他說這家公司下個月出貨狀況,就算英文再好,也照樣被趕出去,」他解釋。

與形形色色的客戶對話,讓程正樺聽遍了五花八門的英語口音。在他心目中,節奏飛快、卻又鄉音濃厚的義大利式英文,是最晦澀難懂的腔調;讓多數人困擾的印度腔英語,對他反而不構成障礙。也因為走遍全球,程正樺深知語言不必追求字正腔圓,掌握專業用語、表達得清楚明確,遠比口音重要。

「在生活上,我的英文還不到完全沒有障礙的程度,但在工作上完全沒有問題。我覺得這樣就夠了。」程正樺坦言,近年自己的英語能力呈現「停滯」狀態,與美林證券時代沒有顯著差異,但因為語言已能應付職場需求,他寧願把有限心力,花在其他更迫切需要強化的能力上。

「從小我的強項就是數理,只是因為知道有必要,才花時間練英文。我的天分普普通通,講起來還是很local(本土),只是在工作上已經很ok。所以有需要就努力練吧,這件事沒有什麼捷徑,」程正樺說。

還在擔心自己沒喝過洋墨水、沒語言天分,職涯發展就註定比人矮一截?程正樺的經歷告訴你,語言確實可能是橫在你與夢想之間的一道高牆,但只要付出努力,這面牆絕非無法攀越。

3大心法,不喝洋墨水也行
創造語言環境

沒機會留學、沒住過國外也沒關係。大學語文中心隨時都有許多課程選擇,讓你可以經常活動大腦儲存外語的部位。

勇敢表達發問

程正樺剛開始寫英文報告時,身邊的ABC同事就是他最好的資源。他強調,每個人的強項不同,千萬不要羞於發問,不敢說、不敢問,就永遠不會進步。

掌握學習重點

程正樺到現在,還沒辦法關掉字幕完全看懂警匪電影,但對於投資、科技相關的單字術語,他有百分之百的自信,因為這些是他最需要、也花最多心思熟記的工具…開啟APP閱讀完整內容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204期

本文摘錄自‎

從英文報告滿江紅到一次OK,敢問多用是關鍵

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

2017/9月 第2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