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建首座資料中心,戰略地位、人才同步升級
微軟三大中心到齊!台灣變矽谷第二最好機會來了
文●張庭瑜 攝影●陳宗怡
▲ 微軟宣布在台設資料中心,總統蔡英文(前左4)也出席。台灣微軟總經理孫基康(前左3)表示,這將加速台灣企業導入雲端服務,帶來破壞性創新。
當國際科技巨頭的營運中心、研發中心和資料中心,不約而同匯聚到台灣,對這塊土地,會產生什麼樣的改變?
十月二十六日下午,微軟宣布要在台灣興建首座資料中心。這也是該公司來台三十一年, 在台灣最大投資, 預計四年帶動三千億產值,並帶來超過三萬個工作機會、培育超過二十萬名雲端相關人才。
落地功能最完備 新雲端團隊,成果輸出全球
「把台灣打造成亞洲數位轉型中樞!」 台灣微軟總經理孫基康喊出目標。建台灣第一座資料中心的同時, 微軟也將設立約一百五十人規模的Azure(該公司雲端服務品牌)雲端硬體與基礎建設團隊(Azure Hardware Systems and Infrastructure,簡稱AHSI)。
「台灣的確非常獨特,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什麼function(功能)都有。」孫基康接受商周專訪時表示。從二○一六年至今,微軟陸續在台設立物聯網創新中心、AI研發中心,都直接向總部報告,和亞洲其他國家相比,落地在台灣的功能最完整,涵蓋物聯網、AI、硬體研發。
今年來,微軟也陸續在以色列、波蘭、紐西蘭等國,建立當地首座資料中心。業界觀察,除了疫情加速各地對雲端需求增加,資料中心落地,能更靠近客戶、降低網路延遲外,美中貿易戰也是一大催化劑。
過去,當研發中心單獨來了的時候,帶動台灣人才培育;資料中心,則讓台灣接上全球大網,成為數據傳輸的樞紐。
但如今,當全球科技巨擘的營運中心、研發中心和資料中心「三位一體」齊聚,這可能是一次讓台灣變身矽谷、以色列一般科技創新聚落的機會。
原因,是過去這些巨頭在台灣的研發中心或其餘團隊,將不再只是「代工」或「營運」,戰略地位提升,帶動人才升級。
例如,這次在台灣新設立的AHSI團隊,負責做伺服器硬體的設計、開發、測試到導入,不只團隊功能直接比照西雅圖總部,台灣更是總部以外的全球唯一分支。
微軟雲端硬體製造工程副總經理李永生指出,若台灣沒有資料中心,他們只能做到伺服器相關供應鏈的維運管理,不過一旦資料中心落地,他們便有實驗場域,能做到更源頭的設計、研發和驗證產品,這些過去只能由總部進行的工作。未來,台灣AHSI團隊開發出的伺服器,更將導入微軟在日本、歐洲等全球的資料中心。
從軟體的角度看亦是。
改變軟體代工命運 將能開發一整個系統
「過去台灣的研發,基本上就是軟體代工。」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董事黃勝雄觀察,過去,國際大廠雖在台灣設研發單位、但缺乏資料中心做為雲端服務的「實驗室」,驗證設計,只能由國外研發單位定義產品需求,而台灣研發人員只被委託開發特定功能,沒有參與測試、也不曉得脈絡。
如今,既有了研發中心,又有了演練場,黃勝雄說,台灣研發單位這時候就不只是開發單一功能,而是開發一整個系統或環境,一旦市場接受,就有機會把概念驗證變商業模式驗證,從台灣擴展到東南亞或全球。
例如業界便傳出, 先前Google陸續在台灣設研發中心與資料中心後,如今該公司某些全球使用者都能使用的雲端服務,就是由台灣從頭到尾原生發展。
當人才質變了,這塊土地的環境也質變了,外溢效果顯現後,台灣新創、軟體服務的能量就有機會迸發。
更進一步,「可以想像,(台灣)有天變以色列、愛爾蘭(發展成科技聚落)這種可能性。」一位全球雲端服務龍頭前高階主管觀察。
正如矽谷有「PayPal幫」,前員工出走創業後,打造出許多獨角獸, 包含YouTube、特斯拉、LinkedIn和SpaceX ;又或者估值達二十億美元的問答網站Quora創辦人,正是臉書首位技術長。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產業分析師韓揚銘觀察,當國際大廠落地台灣,不論是未來人才外溢,或本土新創與國際大廠對接合作,將讓台灣軟體新創的主題更國際化,「不是只是提供硬體或有資金,就可以變成矽谷,」他說,「主要是,在這地方能討論出國際需要的東西,有機會打造出完整解決方案。」
不過,一名國際雲端服務企業高階主管提醒,外商來台設點固然應正面看待,但說到底,「我們都只是別人的手腳」,因此他提醒,最重要的,還是台灣企業能否藉此機會練就能力,自己坐莊。
的確,當外商投資台灣,匯聚「三位一體」加乘效應,但關鍵在,我們能否借力使力、將外在能量轉換為自身能力,才不會停在期待別人帶來價值,而是自己就能創造價值。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微軟三大中心到齊!台灣變矽谷第二最好機會來了
商業周刊
2020/1月第1720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