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人性 你才能更成功

人人都愛聽好話,真誠並不意味著要指責別人的缺點。所謂真誠,基本要求是不說假話,而不是要你直言不諱地指出別人的所有缺點和不足。誰都喜歡聽好話,這無疑是人的本性。那麼在日常交往中,何不順應這一本性,按照這一規則行事呢?

一八八七年三月八日,美國最偉大的牧師、演講家亨利.華德比奇爾(Henry Ward Beecher)逝世。華德比奇爾影響力巨大,被世人評價為「改變了整個世界的人」。為了紀念他,萊曼.阿爾伯特應邀作一場演說。

為了表現出最佳狀態,阿爾伯特把自己的演講稿改了又寫,寫了又改。在作了嚴謹的潤色後,他讀給了妻子聽,請她提供意見。

妻子感覺寫得很不好,就像大部分寫好的演講稿一樣。假如她不是一位聰明的女人,她可能就會說:「萊曼,你寫得太糟糕啦,這樣不行,你如果真的讀了這樣的稿子給聽眾,他們肯定都會睡著。這聽起來就像是一本百科全書。你都已經演講這麼多年了,怎麼還會寫成這樣呢?天哪,你怎麼不能像普通人那樣說話呢?你難道不能表現得自然一些嗎?」

但是, 她沒有這樣說, 她說:「萊曼, 這篇演講稿如果刊登在《北美評論》雜誌上,將會是一篇極佳的文章。」

萊曼一聽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她稱讚了這篇演講稿寫得很好,但同時又很巧妙地暗示,要是把這篇講稿用來演說,將不會有好的效果。於是,他把自己精心準備的原稿撕掉,重新準備了演講內容。
圖片來源:Pexels

委婉的說詞除了更易說服別人,也能讓人更加愛戴你

在日常生活中,要想提醒一個人而又不傷感情,甚至讓對方感激和更喜歡你,最有效的就是用讚美的方式,間接暗示對方,提醒其注意自己犯的錯誤。

這種運用迂迴曲折的語言含蓄地表達本意的方法,就是我們熟悉的「委婉」。說話者故意說一些與本意相關或相似的話,以烘托本來要直說的意思。

雖然委婉只是一種「治標劑」,但卻是語言交際中一種極其重要的緩衝,它會讓原本可能困難的交往變得順利起來,讓聽者在比較舒適的氛圍中領悟到說者的本意。

請相信,這種含蓄、委婉的批評還可以讓人更加愛戴你。

有一天, 查爾斯. 斯科爾特在他管理的鋼鐵廠進行巡視。當時是中午,他看見幾位工人正在抽菸,而在他們的上方,正好有一塊大牌子,上面寫著「禁止吸菸」。如果你是斯科爾特,你會怎麼做?會不會走上前去,指著那個大牌子說:「你們不識字嗎?」
很多管理者會這樣做的。但是,斯科爾特沒有。他走向那些人,遞給他們每人一根雪茄, 然後說:「各位,如果你們可以到外面去抽這些雪茄,我將感激不盡。」這樣一來,工人們立刻意識到自己違反了規定,同時,他們也更加敬重斯科爾特了。

如果你遇到了斯科爾特這樣的總經理,看到你抽菸是違反了公司規定,卻還送給你小禮物,並對你很有禮貌,讓你受到尊重,你會不喜歡這樣的人嗎?

和這位總經理的批評比起來,林肯的批評同樣委婉,卻更為幽默,甚至具有視覺性,效果也是驚人的好。

有一段時間, 對於每天送到白宮辦公桌上的那些冗長、複雜的官式報告,林肯感到非常厭倦。他決定提出反對意見,但他不會以那種平淡的語句來表示反對,而是以一種幾乎不可能被人遺忘的圖畫式字句說出來:「當我派一個人出去買馬的時候,」他說,「我並不希望這個人告訴我這匹馬的尾巴有多少根毛。我只希望知道它的特點在哪裡就可以了。」

相信聽了這樣的話,沒有一個人會印象不深刻。按說,林肯完全有權力提出尖刻的批評,但他沒有那麼做,因為他明白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當面指責他人,只會造成對方的反感和反抗,而巧妙地暗示對方注意自己的錯誤,則會受到愛戴和喜歡。

很多教別人說話技巧的人或者書籍都是這樣說的:在開始批評別人之前,要先真誠地讚美對方,然後再接一句「但是」,再開始批評。舉個例子,某位家長為了改變自己孩子不專心學習的態度,以為這樣說是最好的:「傑克,我們都以你為榮,你這個學期的成績進步了,但是,如果你的數學更努力一點的話,就更好了。」

可能, 傑克在聽到「但是」之前, 感覺會是很高興的, 而聽到「但是」之後,他可能立刻會懷疑家長的讚揚的可信度。對他來說,這個讚揚只是為了批評他失敗而事先設好的一條引線。

其實,要想讓別人真心接受,並且還讓聽者對你更加喜歡,我們只要在剛才說的話裡換掉兩個字,效果就會截然不同。

只要把「但是」換成「而且」,問題就能輕易解決了

「小明,我們都以你為榮,你這個學期的成績進步了,而且,只要你下個學期繼續努力,你的數學成績也肯定會比別人高的。」這樣,小明就可以滿心歡喜地接受這份讚揚了,因為後面沒有什麼失敗的推論在等著自己,家長已經用一種非常高超的委婉的說話方式讓他知道父母要他改進的行為。而可以讓人確信的是,他必定會盡力向著這個期望進發。

總之, 說話委婉就是給對方留下一道善意的門縫,只要對方具有足夠的誠意,那扇門就總是能為他開啟的, 而且門一開啟,你就會慶幸,你給對方留著一道門縫是多麼正確。

其實,在很多情況下,說話委婉也是給自己的機遇留一道門縫。要知道,人生的很多機遇,都是因為你留著這樣一道善意的門縫,它才會那樣固執地找上門來。

閱讀完整內容
理財周刊1009期

本文摘錄自‎

善用人性 你才能更成功

理財周刊

2019/第10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