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世界的人生哲理 應對世道困頓與難題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專長為明清小說、武俠小說研究與通俗文學,為台灣的大學中,率先開闢武俠小說相關課程的學者之一,現為中華武俠文學學會祕書長。

金庸武俠小說是許多人共同擁有的記憶,2018年10月,金庸過世,各界書迷齊聲哀悼。但金庸為現實社會留下了一個歷久彌新的武俠世界,即便哲人遠去,書中那些身懷絕世武功的人們仍舊神采飛揚。

有別於過往武俠小說的主角快意恩仇,金庸窮形盡相的描繪各種角色,眾生群相性格迥異,小說角色其實都超脫了「單一性」,主角們不再只是「正義凜然」或是「大俠風範」的刻板象徵,很多人物擁有顯而易見的缺點,這正是金庸塑造人物最成功的地方。人非完人,那些身負國仇家恨的主角自然也不是。他們猶豫、莽撞,也會下錯決定,但這些都無掩他們的光芒,而當人物愈趨具體,讀者愈容易從中找到自我理想性格或人生觀的寄託。在書中,我們也能看見身而為人的兩難,而這是亙古不變的哲學議題。武俠角色反映現實人生,

隨其成長修練性情、衡量世事

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林保淳指出,雖然我們很難從任何一個故事裡,找到一條自己未來該走、該遵循的人生方向,但卻可以從這些人物成長過程中,找到反思的地方。

舉例而言,多數人早年讀金庸總愛《神雕俠侶》的男主角楊過,認為他「年輕叛逆、狂放不羈」,是掙脫框架、創新創意的代表,這種喜歡,或許也帶有投射自我嚮往的形象成分。

楊過出身便背負原罪,他是惡人之子,而且在成長的過程中,他一度認為父親是被大俠郭靖、黃蓉夫婦所殺。他在前半生裡,對於所有一切不公平的待遇,都會表現出憤懣不平的態度,例如當他遇到挫折時,便很容易怪罪於社會禮教的限制或是束縛,讓他難以伸展志向。

回過頭來看,這很像是眾人少年時期都會有的想法,習慣檢討外在環境而忽略內省,自視甚高而忽略他人的好意。

而金庸的高明之處在於,隨著故事的推演,小說主角的個性也會修正許多,讓人進一步反躬自省,找到成長的軌跡與可能。也因此,讀金庸一定要配合自己的年紀、境遇去看,每個故事在不同的年紀閱讀,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也因此,你再去細查楊過的「叛逆」,會發現他隨著年紀的增長,變得更懂得衡量世故。

書中有個橋段是,楊過原本以為郭靖是他的殺父仇人,當他一直以來追尋的謎底終於有了解答,而且有機會可以刺殺郭靖時,楊過卻選擇在最後一刻罷手。原因是,楊過進一步回想,郭靖的養育之恩與捨身照護、以及他肩負保家衛國的責任,若這時他果真刺殺成功了,反而讓國家與自己陷於不義。

這種權衡、思考問題癥結點的行為,展現了楊過從叛逆到成熟的人格成長與變化,他再也不是為了一展自我、或只顧一己之私的青少年,而是懂得周全思量與變通的成人。

主角隨時空轉變所展現的人性轉化,是讀者內省的好素材,而故事的發展與背景,則值得我們反思所處的時代現狀。例如《笑傲江湖》的故事背景,其實是文化大革命的政治鬥爭,他講述權力使人腐化,書中的武林祕笈《葵花寶典》與《辟邪劍譜》就是權力的象徵,我們永遠都在追求掌握最高的權力,最後在追逐的路途中迷失自我。

在這些深如叢林的險境中,「人」究竟該如何自處?金庸用其筆下理想俠客的共同特徵「即便遭遇困境,也堅持衝破逆勢,」指引「身而為人」應該具備的價值。

秉持仁與善、勇於衝破逆境,顯現身而為人的價值

無論遭遇任何險境或抉擇障礙,他們都可以靠自身的正直、誠懇與努力,解決許多難題。例如《射鵰英雄傳》的主角郭靖,資質稍差、沒有背景,但他卻可以憑藉著不間斷的努力,學成高強武功,最後主動擔起戍守襄陽、抵抗蒙古襲擊的責任,成為一代俠之大者。
這個對許多平凡人而言,是很重要的象徵,書中的主角同樣遭遇凶險,卻始終堅持、最後成就自我的理想。看著他們的努力,讀者不禁想著「我們人生是不是也可以走這條路?」而這,或許也是金庸為在混濁世道努力的人們,留下的一點希望。

此外,這些主角雖不一定出身名門正派,但最後,多數會贏得江湖豪傑的敬重與跟隨,因為在中國武術的傳承裡,最重是的是「武德」,道德性永遠高於資質,所以單就這些主角的「個性」來說,都是值得跟隨的人。只是跟隨有道德的人就前途無量嗎?也許還得從他們的管理風格,與可能產生的問題來一一探究(參見圖表)。

用「忘」的歸零思維,面對世道紛擾

面對國仇家恨、名利爭逐,金庸以佛家的「空」與道家的「忘」,映照出新的人生與武學體悟。「空」在佛家思想裡意旨「將世間萬物視為子虛烏有」,你在意的事情根本都不存在,包括名、利、恩、仇皆屬身外之物,眾人不只該不重視,而是要完全捨棄、遠離人世,因為人世間沒有任何事物值得計較與糾結。
這或許與一般人的思想與生活有較大距離,也很難學習,但道家思想強調的「忘」,便有效法的空間。什麼是「忘」?像是《倚天屠龍記》裡的張無忌在情急之下要與敵手過招,向宗師張三丰學習太極劍法,過程中張三丰連問3次「你還記得多少(劍法招式)?」張無忌的回答從「記得大半」「記得小半」到「全忘了」,直至聽見最後一個答案,張三丰才滿意地讓他上場。

而又為什麼要將招式「悉數忘記」?過去武俠文學的打鬥,習慣用「以招還招」來描述,但這樣易落入窠臼,任何比武打鬥及套路都有跡可循。

金庸在這個情境裡,有了一個很重要的創新,他運用道家「忘」的概念,將「武功」昇華至擁有不拘泥於形式、自然應用的能力。

在這個橋段裡,武學不再是武學,而是哲學、是人生的觀想。「忘」主張我們面對現實世界的阻礙與困難,要懂得「入而能出」,人是入世的、但卻能用「出世」的態度面對紛擾。在世道裡卻不被世道影響,就像山上的雲氣自然流動,遇到任何事情都不受傷害,這是金庸藉由武學哲理所教我們的處事方法,林保淳認為這也是他小說裡最高的境界。

畢竟,「有人就有江湖」,江湖如同社會,競爭、合作、矛盾與衝突皆實然存在,在江湖當中你應該要如何協調自己與其他人的關係,就等於我們在社會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面對「道不同」的人,你不一定要與他「不相為謀」,反而是找到不同的方式應對他,所以金庸也談「以柔克剛」,而不是「以剛克剛」。當我們可以達到「忘」的境界,才有可能「打遍天下無敵手」,才能在「江湖」中找到自己立命安身之道。

閱讀完整內容
經理人月刊第171期

本文摘錄自‎

金庸世界的人生哲理 應對世道困頓與難題

經理人月刊

2019/2月第17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