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單「個人化費率」時代來臨
走路、做健康檢查、戴安全帽,這些日常生活習慣可以讓你減保費?沒錯!只要養成以上3個好習慣,有機會讓你每年最多節省近20%的保費,而且保障完全不打折!
隨著保險公司陸續推出這類適合小資族購買的「外溢保單」,《Smart智富》月刊特別邀請專家評審團從中挑出3張推薦保單,教你如何聰明購買。
「外溢保單」不僅讓被保險人享有保單明文列舉的保障,還提供保費優惠機制,鼓勵被保險人提升自身管理觀念或行為,讓自己的健康狀況更好。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系主任彭金隆指出,外溢保單在國外早已發展許久,保單內容設計相當廣泛;台灣在2016年才推出,則是因應保險科技發展趨勢,台灣產、壽險業界近年開始紛紛投入這類創新產品。
目前台灣共有6家壽險公司推出9張外溢保單,大致可分為「健康管理」與「交通安全」2大類。自2016年迄今,業者共售出約4萬多張外溢保單,其中以20∼35歲的年輕小資族與青壯族投保比率最高,平均約占外溢保單整體投保人數近8成。
保單優點》自主健康管理省保費還能轉嫁重疾醫療風險
為何小資族與青壯族對外溢保單接受度較高?彭金隆認為,這類保單的2大特色符合小資族與青壯族的基本需求:
1.保費個人化,優惠機制讓保費精省成效更明顯
過去民眾買保單,在同樣年齡層、相同保額的條件下,幾乎每個人保費都一致,若想精省保費,就算很會精打細算,利用銀行轉帳或信用卡繳保費等機制,最多也只能省下1%∼3%不等的保費,效果有限。
但隨著外溢保單的推出,保單進入「個人化費率」時代,保費省多少可由自己的行為決定。只要被保險人每天走路達到一定步數,或是維持身體健康,符合保單條款載明健康檢查的標準數值,就能在原有的刷卡繳費省保費機制之外,再多省下10%、甚至是20%的保費,從此不再「一個費率適用所有人」,而是「隨著行為不同,每個人可以適用不同費率」,而且保費精省幅度明顯拉大。
2.低保費定期險,可轉嫁癌症與重疾風險
目前保險公司推出的「健康管理類」外溢保單,保障內容多類似傳統保單的重大疾病險(甲型,包含7項常見的重大疾病)。國際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李安昇指出,一般醫療險規畫,都建議民眾應優先投保針對住院醫療進行理賠的「實支實付型住院醫療險」,再投保癌症險或重大疾病險,轉嫁癌症或重疾醫療費用。
近年來,隨著保障終身的癌症險與重大疾病險保費愈來愈高,收入有限的年輕小資族或責任重、支出多的青壯族,保費負擔變大,建議可以用與重大疾病險(甲型)保障內容相同的外溢保單來轉嫁癌症與重疾風險(詳見表1)。
以35歲男性投保有身故保險金與重大疾病保險金的20年定期外溢保單試算,其年繳保費為1萬800元,若想有一樣的保險內容規畫,選擇不具外溢特色、傳統20年期定期壽險與1年期重大疾病險(甲型,編按:此重大疾病險保單保費採自然費率,每5年調漲1次)的話,年繳總保費為8,110元。
雖然看似傳統型保單較便宜,但就20年的總繳保費來看,規畫傳統保單總繳保費近27萬元,但外溢保單約22萬元,就「享相類似保障,比較總繳保費」的角度來看,外溢保單或許較便宜,且此試算還未計入若被保險人做好自主健康管理,符合保單精省保費規定的情況。
檢視原則》留意外溢效果合理性無條件保證續保為佳
外溢保單具創新性,且希望被保險人參與、自主健康管理,與傳統保單截然不同。消費者該如何了解商品內容、挑選時又該注意哪些細節?
為了讓大家都能聰明購買外溢保單,了解其保障內容與外溢效果,《Smart智富》月刊特別與政治大學、逢甲大學、台灣理財規畫產業發展促進會(TFPA)、社團法人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FPAT)、商智資訊等單位合作,舉辦「Smart保單評選」活動,邀請2位學者、3位保險業資歷平均逾20年的業務員擔任活動評審。
經過2次討論會議、逾5小時深入拆解、分析後,評審依據「總繳保費」、「保障內容」、「外溢效果」等3項原則評選。
然而,在「健康管理類」的外溢保單中,由於「實物給付型」的保單特色為被保險人投保,保險公司即贈送1∼5次的健康檢查服務或者是給付健康檢查的部分費用,因為較類似於實物給付保單,鼓勵被保險人自主健康管理之外溢機制較不明顯,經評審商議之後,該類型的2張保單不列入此次評選範圍。
因此,評選範圍為市售7張外溢保單中,由評審就以下3點選出3張保障內容高、保費合理的外溢保單,推薦給消費者(詳見表2)。
1.計算不同年齡層總保費,並與重大疾病險(甲型)比較
本次評審以35、45、55歲的男、女性投保外溢保單,以一次給付保險金100萬元為基準條件,計算每張保單當年度保費與總繳保費之後,挑選出保費較低的保單,而最終入選的推薦保單,都是保費相對較低的特定年期定期險或1年期定期險。
最後,評審再將定期險外溢保單與定期重大疾病險(甲型)進行總保費比較,發現就總保費角度來看,外溢保單總繳保費比定期重大疾病險(甲型)低,保費相對合理。
2.檢視定期險基本保障與續保條款
評審們檢視定期險外溢保單時,特別注意以下條件:
①理賠項目:7大重疾理賠項目,是否與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公布的「重大疾病項目及標準定義」一致。
②保證續保:保單條款是否載明「保證續保」文字,將來保單滿期時無條件自動續保,讓保障更有效力。
③續保年齡:在續保年齡條件上是否愈高愈好。基本上,定期險續保年齡高,對被保險人來說愈有保障。
④附加附約:主約形式的外溢保單,能否開放附加附約。若開放附加附約,是否有「附約延續條款」(詳見名詞解釋),即便主約終止,附約仍可延續。
3.評估外溢效果,被保險人是否能夠確實執行
最後,評審再檢視外溢保單提供的優惠機制,被保險人執行起來是否容易達成。
舉例來說, 在「健康管理類」的外溢保單中,健走型外溢保單規定的被保險人每日平均行走步數,是否可達成?或是健檢型外溢保單規定的健康檢查項目,是否可用自主健康管理來達成?這些也都是評審檢視、討論的重點…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