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多花百萬的實驗班機,藏著航空業生存秘密
五月四日,不到八點的大清早,一個「反常」的航班從桃園機場出發,從報到、機上餐點到服務用品,都和旅客平常熟悉的很不同。
例如,機上的枕頭、毛毯,摸起來似乎不如棉質柔軟,因為是用咖啡渣等再生環保材質製造;旅行包的外觀乍看很熟悉,原來是用華航淘汰的救生衣再製而成。
甚至,航空公司會事先聯繫,請旅客自行攜帶環保杯在機上使用,還建議他們不要開車,改搭大眾交通工具;該航班只限網路報到,沒有實體機票,只有一個登機的QR Code,且該航班主推的是低碳排的蔬食餐。機上也沒有實體刊物,全部數位化,對習慣舒適往返各國的旅客而言,可能要犧牲些許的便利性。
這個反常的航班,是華航CI-753台北飛新加坡、國內首個「永續航班」,機上有近百項獲認證的環保、減碳作為。華航將此視為實驗性質的示範航班,若實驗結果佳,未來將陸續擴大至其他航班。
但,讓旅客有個舒適的旅程,是航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為何華航要冒著增加旅客不便的風險,去推動這場大膽的永續實驗?
原因在於,航空業推動永續減碳,已不再是句公益口號,而是迫在眉睫的營運危機。
航空業碳排量高於15國 想進歐盟得用高價環保燃油
很多人忽略,航空業其實是「排碳大戶」,每個人在搭機同時,無形中製造了加劇地球暖化的二氧化碳。
航空運輸行動組織(ATAG)統計,全球碳排放量的二%,來自航空業這個單一產業。若將航空業視為一個國家,則在全球碳排放量國家排名中高居第十六名。
更令人吃驚的是,華航、長榮這兩家航空公司加總碳排放量,竟相當於台灣一年總碳排放量的五%,比台塑、南亞、台泥等個別排碳大戶高。
為此,歐盟自二○一二年起,已向在歐洲起降的航班收取「碳排放稅」,航空公司則向每位旅客收取二至十二歐元的碳稅,做為轉嫁。
幾十元的碳稅轉嫁只是小菜一碟,但,歐盟去年七月發布「Fit for 55」計畫,才是航空業的致命威脅。
該計畫針對航空業,要求自二○二五年後,飛向歐盟的飛機,須添加一種被稱為綠色燃油的「永續航空用油」(SAF),添加比率,得從二○二五年的二%大幅提升至二○五○年至少六三%。
這種燃油比傳統航空燃油減省八○%碳排放量,但價格貴了三倍到五倍。
其次,航空業者在歐盟境內航線使用高汙染燃油,不再豁免燃油稅,歐盟並計畫逐步取消航空業的免費碳權。該計畫最快可能在明年施行,屆時,飛向歐洲的航空公司,要繳更多碳稅,並付出更高稅負。
為何歐盟對減碳如此積極、甚至激進?台灣環境規畫協會理事長趙家緯分析,除了認同永續價值外,也有產業競爭上的考量。因為在傳統能源領域上,歐盟無法跟美國、中東等能源大國競爭,唯有在減碳、永續等領域耕耘,才有機會在相關產業成為領頭羊。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Fit for 55計畫展現歐洲的低碳和永續決心,卻恐造成航空公司的作業成本大增。
再不轉型恐被淘汰! 新航換油、漢莎推飛行獎勵
以華航為例,若以疫情前的二○一九年為計算基準,該年華航燃油採購成本為新台幣四百五十億元; 若飛往歐洲的航班中, 六成的燃油改為SAF燃油,採購燃油成本將增加近三十億元,這數字,比華航過去幾年的淨利還高。
這只是粗略推估,因為SAF燃油價格會隨普及率擴大而下降,未來不見得如此昂貴。對華航來說,成本「僅」增加近三十億元,但若對主要營收都在歐洲的航空公司而言,成本上升可能是上千億元,比部分公司年營收還高,勢必難逃虧損。航空業若不進行能源轉型,迎來的將是淘汰潮。
為了及早摸索如何克服這個潛在危機,荷蘭皇家航空、新加坡航空等國際航空巨頭,去年起已陸續將部分航班的燃油,少許替換成SAF燃油。
德國漢莎航空甚至承諾,二○三○年的碳排放量要比二○一九年減少一半!
為了轉嫁大幅提高的成本,這家歐洲航空集團龍頭設計一套獎勵機制,只要消費者願意多負擔一部分費用,會被安排坐在一個特製的綠色座位上,向其他機艙內的旅客展現對減碳行動的支持。
同時,航空業新一輪的技術革命也已拉開序幕。二○一九年起,世界各大航太製造商紛紛投入研發純電動飛機,就是要卡位減碳新商機。像英國航空引擎大廠勞斯萊斯(Rolls- Royce)製造的全電動飛機「創意號」去年已試飛,創下電動飛機的最快飛行速度。
而回頭看華航,歐洲市場占年營收近一成,不可能不順應歐盟減碳潮流。「一個產業居然占全世界碳排量這麼大,你該不該對世界有責任去反省、回饋?」負責規畫、推動華航減碳營運模式的華航企業發展室經營發展部經理鍾人傑說。
▲在華航永續航班的商務艙內,從枕頭、乳液、爽身噴霧等備品,全符合永續認證。特別是橘色的環保包,是由淘汰的救生衣製成。
減碳航班暴增百萬成本 用永續價值,培養年輕鐵粉
華航推動永續航班的原始動機,是來自所屬的天合聯盟(SkyTeam)一場內部減碳競賽。但,這次行動,更是為了因應減碳這個迫在眼前的挑戰。
這趟永續航班,比其他航班增加了一百二十萬元的成本,例如研發製造來自再生環保材質的備品。旅客若能做到永續航班的要求,如攜帶環保杯,會給予額外的里程回饋。這些成本,華航視之為永續航班的推廣費用。
受限法規,華航的永續航班尚不能添加SAF燃油,但它先從細處著手,藉以將追求永續的觀念內化至企業文化,讓所有員工、供應商建立減碳共識。「未來兩、三年後,非常有可能看到這個示範航班變成常態性的航班,」鍾人傑強調。
不過,若航空公司為減碳付出高昂代價,旅客也很難置身事外,未來搭機出國旅遊,會與過往有何不同?
對此,專精航空業的台大國企系教授林俊昇表示,減碳,肯定會增加營運成本,票價也可能變貴。但,這也是航空公司化阻力為助力的大好時機。
他解釋,相較年長族群,年輕消費者對環境永續的使命感重,他們願支付更高的價錢去購買低碳、環保商品。所以,航空公司既要做,就不該只是應付法規,而是得百分之百投入,並將成果透過行銷策略,讓認同永續價值的消費者發自內心讚賞,進而變成品牌鐵粉。如此,減碳就不只是威脅,而是航空業與消費者共創雙贏的契機。
法令與國際脫節 航空業成台灣減碳孤兒?
政府積極鼓勵國內企業使用綠電,但,航空業想使用「永續航空用油」(SAF),民航局尚不允許用於載客的航班,國內也沒有廠商生產,成了減碳政策下的盲點。如歐盟規定添加2%SAF燃油,國內航空得先飛到歐洲,回程時添加4%,讓平均符合標準。
台灣環境規畫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解釋,航空業的二氧化碳是排放在國際空域,而非在某一國家境內,導致儘管該產業碳排放量驚人,各國政府卻經常表現出事不關己態度。
他觀察,航空業已認知到減碳勢在必行,但台灣政策卻僅聚焦綠電。就像華航想添加SAF燃油,但民航局遲未同意,且中油、台塑也未生產。政府迄今也未提出具體解方。
趙家緯建議,若未來法規允許,華航、長榮應向中油、台塑簽訂長期合約,保證未來幾年內的SAF燃油採購量,主動創造需求,透過市場機制產生正向循環。 (文●韓化宇)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撤掉書報、用咖啡渣做枕頭 華航為何推「不寵客航班」?
商業周刊
2022/5月 第1801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