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難民2》才拿完獎,茶樹卻渴死
新北市石碇區永安里,北宜公路上一處石碇與坪林交界的小農村,以翡翠水庫「千島湖」壯闊地景聞名,背後卻乘載著一段「文山包種茶」被遺忘的光輝歲月,以及在地茶農因應氣候變遷威脅的進行式。
在台灣眾多茗茶當中,文山包種茶具有茶湯滋味滑潤、入口生津帶活性以及撲鼻的蘭花香味。「香、濃、醇、韻、美」五大特色,使文山包種茶位列台茶極品之一,因最大產區在新北市,而有北包種、南烏龍」之說。
新北市的前身「台北縣」近郊,早期氣候涼爽濕潤、雲霧繚繞,清末即有適合種茶的記載。一九六○到七○年代,北宜公路行經的新店、石碇、坪林等地丘陵,舉目盡是依等高線排列整齊的茶園,與忙於採收的辛勤茶農。
在台茶發展史上,石碇永安地位特殊,是台灣第一個「半自動機械生產製茶技術」的示範廠。
因為茶農反應熱烈,農林廳因此舉辦全省性的包種茶製茶比賽,吸引各地茶農來此學習,石碇永安成為台灣茶產業現代化的示範亮點。可惜二十年過後,政府興建翡翠水庫,淹沒了這座製茶示範工廠與大片茶園,石碇永安茶業昔日的風光也沉入水中。只有少部份留居在地的茶農,努力延續經營尚未淹沒的茶園與製茶間。
然而,氣候變遷的威脅還在後頭。翡翠水庫讓大台北居民免受缺水之苦,但水庫邊上的永安茶農卻面臨乾旱、茶樹大面積枯死。兩相對照,顯得諷刺。
昔為水庫犧牲,今受氣候威脅
「作茶得看天吃飯,但老天爺愈來愈難捉摸,」在地茶農林文章說道。他今年五十七歲,已是家族第四代傳承製茶,前年六月才獲得新北好茶石碇區春季文山包種茶比賽特等獎(亦即第一名),卻沒料到去年上半年的乾旱,讓他住家後方的茶園受損嚴重,原本應綠意盎然的茶園,片片枯槁。
「氣候變遷影響茶樹生長,就像『溫水煮青蛙』容易讓人忽略,」農委會茶業改良場茶作技術課長蔡憲宗說。他解釋,茶樹最適合生長的平均日溫介於攝氏十八至二十五度間,若超過三十度,新梢生長將減緩或停止;超過三十五度,新梢將枯萎、落葉;超過四十五度,茶樹將開始死亡。
以雨量而言,茶樹生長期所需的月降雨量要高於一百毫米,若低於五十毫米又缺乏灌溉,茶葉產量就會大幅下降。
▲翡翠水庫旁的茶農林文章去年遇旱災,面對湖光山色,心情仍沉重。
茶業改良場分析,台灣年均溫一百多年來上升了一.六度,二○二○年更高達攝氏二十四.六二度,逼近適合茶樹生長的臨界值。
另外,近年夏季高溫日數屢創新高,某些單日氣溫更超過茶樹最適生長的臨界值。地球暖化也導致乾濕季差異明顯,極端降雨強度增加,颱風季與梅雨季雨量偏低,降雨豐枯年差距加大。由於茶樹屬於多年生長的作物,年雨量變化程度過大會影響茶樹生長,使台灣適合種植茶樹的區域愈來愈少。
佔台灣栽種面積六成的青心烏龍,最適合製作文山包種茶,風味最佳,售價比其他品種貴兩至三成,卻也是面臨氣候變遷危機影響最劇烈的茶樹品種。蔡憲宗指出,青心烏龍喜歡生長在冷涼的環境,對氣溫、降雨及濕度變化感受特別明顯,一旦遭遇乾旱會爆發枝枯病,導致產量與品質嚴重下降。
受年均溫持續上升的影響,台灣適合栽種青心烏龍茶樹的區域,已推升至海拔八百公尺以上氣溫較冷涼的山區。海拔兩百至六百五十公尺之間的北部文山包種茶區,或是凍頂烏龍茶發源地海拔七百五十公尺的南投凍頂山,已愈來愈不利於青心烏龍生長,更不用說海拔兩百公尺左右的石碇永安。林文章種植的青心烏龍即曾因缺水與高溫全軍覆沒,被迫改種其他茶樹品種。
為了因應氣候變遷對台灣茶產業的衝擊,茶業改良場除了採行調整耕作栽培管理模式,推廣種植抗病耐旱的茶樹品種,嘗試選育青心烏龍耐熱耐旱的後代,更積極打造物聯網監測系統,導入智慧農業技術協助茶農進行調適。
▲面對氣候變遷挑戰,茶業改良場導入茶園智慧化管理系統,希望協助農友提升管理效率,減少災損。
80歲也要學智慧農業系統
茶業改良場在全國各茶區設置二十三處微型氣象站,蒐集當地微氣象資訊進行分析,並建置「台灣茶葉生產管理資訊平台」,呈現資料分析後的氣象預警、茶樹生長預測及生產管理建議等資訊,讓茶農用手機上網即可免費取得。
有了數據,便可因地制宜導入適合的設施,提升茶園管理效率。例如透過自動滴灌系統精準控制用水量,降低旱季時茶樹的死亡率;或是針對高山茶園設置防霜風扇,降低霜害對茶樹的影響。
永安里長蕭敏玲也加入新北農業局智慧農業計劃,除了在茶園裝設微型氣象站、土壤感知器偵測當地物候變化,也號召林文章在內的社區茶農使用智農系統。
只見在地從八十多歲年長茶農到三十多歲青農,齊聚里民活動中心上課。他們拿起手機上網進入智農系統網站,交頭接耳討論這些「數據」如何使用與解讀。
林文章說,傳統茶農種茶與製茶常憑主觀經驗,頂多再參考氣象局的天氣預報。現在透過更準確客觀的數據,可以修正種茶與製茶過程中的主觀感受。
為重拾永安茶業的光輝歲月,今年有六位在地茶農逐步轉型友善環境耕作,不施化學肥料與農藥。朝向有機轉型,最擔心產量減少,因此更需智慧農業系統,精準掌握微氣候與土壤肥力變化,做出因應。從機械化到智慧化,去年乾旱,翡翠水庫水位下降,浮現永安共同製茶示範工廠的遺跡,無意間提醒這段被遺忘的在地歷史,或許正是對台灣茶須再次轉型的示警。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水庫邊鬧旱災 包種茶鄉消失中
天下雜誌
2022/6月 第750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