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碳排技術開發 攸關各國經濟競爭命脈

長春集團總裁》見證多次能源危機 力主節能邁向新文明


林書鴻:淨零碳排技術開發 攸關各國經濟競爭命脈


長春集團總裁林書鴻親身經歷過多次能源危機,他帶領的石化巨擘長春集團,除了要面對巨大的營運挑戰之外,也正透過碳捕捉技術展開能源轉型大計。

文/林苑卿

五十年前,成立已二十四年的長春集團因為第一次能源危機造成庫存積壓,資金差點周轉不靈;當時是靠著向銀行、親戚借錢,才解除了公司自成立以來的最大危機。


Profile 林書鴻
出生:1928年
現職:長春集團總裁
經歷:長春集團聯合創辦人
學歷:台北工業學校(現為台北科技大學)
陳俊松/攝

回顧 石油危機學到教訓 嚴控庫存量

五十年後,俄烏戰爭又掀起新一波能源危機,夾雜著更複雜的地緣政治、貨幣緊縮等因素,「現在市場景氣很壞,去年六月起突然需求量就急降下來了,價錢也下來了,這個亂世不是兩、三個月,完全恢復恐怕要一年以上,所以我們去年就降低庫存了。」今年九十五歲、見證多次能源危機的長春集團創辦人兼總裁林書鴻直言,這次早有準備。

林書鴻認為,能源轉型已勢在必行,惟目前仍待新技術突破;而淨零排放是全世界大議題,這對人類生活會有很大的打擊,若搞不好會經濟大亂。他建議,政府應該推動社會新生活運動,倡導節儉生活方式,減少能源消耗和浪費,雙管齊下為建設生態文明做出貢獻。以下為專訪內容:

問:長春集團的發展見證石油危機五十年,可否比較有何不同?

答:講一個一九七三年第一次能源危機發生時的例子。長春最早的製品是電木粉,就是以前電話機、插頭的塑膠材料。同時日本有一家住友電木公司也在做電木粉,那時候大家搶著買,還向我們訂貨,鄭總(長春已故共同創辦人鄭信義)心想很好賺,一口氣買了二千公噸的電木粉原料石炭酸,價格還從原本每公噸四百美元一路買到二千美元。

結果能源危機一來,泡沫破掉了,客戶取消訂單,但是庫存的原料價格這麼貴,產品的售價又低得不得了,差一點周轉不了,我還去跟銀行、親戚借錢,這是我們最大的一個危機。之後我就規定一遇到有泡沫經濟前兆時,庫存不能放多,要用多少買多少就好,可以避免經營危機。

最近這一次能源危機,就是因為有了一九七三年的教訓,所以有事先預防。現在市場景氣很壞,去年六月需求量就降了四成,價錢也下來了。這個亂世不是兩、三個月,完全恢復要一年以上,至少要到夏天。

挑戰 太快汰換汽油車 供電會有問題

問:俄烏戰爭讓全球更重視能源轉型議題,如何看未來趨勢變化?

答:化石能源碳排放議題及對環境氣候變遷的影響,各國政府推動實現能源轉型和替代能源顯得十分緊迫,能源多樣化已經成為一種現實選擇和趨勢。現在全球汽車業都已經在推動電動車,根據國際能源署數據,二○二一年全球新售電動車六六○萬輛,推估三○年將達到二千五百萬輛,對減碳貢獻將有顯著效果。

政府大力推動綠能政策,風能和太陽能未來十年會大幅增長,發電量很快就會超過燃煤電廠,四○年前後煤炭可能將從能源市場中漸漸消退。過去幾年,一些大型煤炭公司申請破產,這也可解釋為一個能源趨勢。若電動汽車市場占有率速度如上所述,可能會導致石油公司在下一個十年陷入財務困境。

還有,現有的綠電建設趕不上能源需求,預計下一個十年,全球可能會回頭抓住核能;因為地緣戰爭與潔淨能源的需求,像日本、德國都重新考量核能。我認為,長期來看,次世代核能可能會是淨零減碳的最大主角,也將成為各國經濟競爭力的命脈。

問:全球都在談淨零排放,但大家都認為很難達成,你怎麼評估?

答:淨零排放是大議題,但你們有沒有想過未來對人類生活會有很大的打擊,搞不好經濟會大亂,甚至還會有戰爭發生。歐盟宣告十月開始要扣碳邊境稅,計算方式太複雜,而且這樣成本就貴,同行都一樣要被扣,所以產品要漲價,物價要波動了。

我的看法是這樣,現在大家都以為碳中和很好,但是未來一定很多糾紛,我想將來台灣也會遭遇很大的困難,生活可能會大亂。

例如電動車現在大家都在講,但電動車替代汽油車,耗電會增加二○%,建廠也來不及啊,太快把汽油車汰換為電動車,也不一定是一百分,你想想電從哪裡來?

建議產業界要用蒸氣自己去發電,就是汽電共生。煤炭拿來燒蒸氣,蒸氣可以發電,這比台電的自有發電會省一半。現在發電廠最好的效率可以到達四○%至五○%,但是汽電共生的效率可以到達八○%以上。如果有需要蒸汽及用電的工廠,政府應督導建置汽電共生,可以大量節約能源。


▲在林書鴻(右二)支持下,長春集團自行開發碳捕捉技術,回收二氧化碳製成產品,並與中鋼合作鋼化聯產。中鋼提供

因應 長春持續精進技術 落實碳捕捉

問:如何看待先進技術的發展,哪些有辦法做到淨零碳排?

答:新能源時代淨零技術的問題,要用產業技術來解決。物質使用需要循環才能達到環境及經營永續,碳捕捉封存( CCUS)可以符合這樣的目標,可是碳捕捉要開發創新的技術,這個技術還要靠化學家與物理學家努力突破。前幾天我也在跟日本談要一起研究,這是時間的問題,最後一定會解決。

有人說氫,但這是很貴的東西。你知道氫從哪裡來?現在很多是從天然氣來,也是化石燃料;雖然課本上有講,水可以電解成氫氣,台灣也有做很多設備,但電解要耗電多少?經濟上划不來。

我現在慢慢想第三個辦法,應該有辦法突破。就是在外太空做一個太陽能發電站,然後再把電波送下來,在地面再做一個變壓站,變成交流電出來。簡單講就是宇宙發電廠。我看已經有人在研究了,這是可以拿諾貝爾獎的題材。這是我自己在想的方法,雖然是天馬行空,但可以通啊。

問:長春在減碳技術上的投入進展為何?

答:長春一年大概要投資四億到五億元處理減碳的問題。現在很多都在研究把二氧化碳做成其他產品,這是可以做的,成本貴,但現在國際上都要做,所以我們還是努力去做。

我們在高雄大發廠做碳捕捉,拿下來純化為純度九九.九九%的二氧化碳,已經做了一年半的時間,以前都是進口。現在大發、大社、麥寮、苗栗四座廠都在建,一年半以後都會開工。純化二氧化碳會先用在半導體,因為國外半導體客戶需要碳足跡,所以一直催我們趕快做出來。

現在麥寮廠也已經用回收的二氧化碳拉到醋酸工廠使用,可以消化一年有十二萬噸的二氧化碳,這個技術在日本、國外都還沒有。利用二氧化碳生產醋酸的方法我們研究了十二年,磨刀磨了十二年,此項CO2 的回收利用對我們既有醋酸廠的競爭力幫助很大。至於革新的CO2 利用技術相當艱難,全世界尚未突破,我們集團也正在開發中。什麼時候會突破,我也沒有把握,要成本降下來,才可以跟世界同業競爭。這是最好的方法,也是循環經濟。
建議 推行新生活運動 減少能源耗損

問:節能減碳不限企業,你有什麼建議?

答:淨零碳排大家都有責任,簡單講減碳就是不要浪費。每次我去工廠,都自己坐計程車,不叫員工來接。為什麼呢?因為從高鐵站到工廠,搭計程車一趟就到了,司機出來還可以載別的客人,可以省汽油;但員工來接我卻要往返兩趟,還耽誤了可以做其他事的時間。

舉例,我去餐廳吃飯,點的菜會統統吃光,比如說我們有六個人,普通都是點六、七道菜。不對!點五樣菜就好,而且要全部吃光,如果有剩菜,一定要打包帶回家。應該要來一個社會新生活運動,倡導節儉的生活方式,人人都要減少能源消耗和浪費,雙管齊下為建設生態文明做出貢獻。 閱讀完整內容
《財訊》2023/2月 第678期

本文摘錄自‎

淨零碳排技術開發 攸關各國經濟競爭命脈

《財訊》

2023/2月 第6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