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時代 企業永續經營必備的ESG競爭力
這是一場「不永續,就淘汰」的企業馬拉松。在全球政經局勢動盪的時代,ESG競爭力成為企業前行的驅動力。在2022年「天下永續100強」榜單評選過程中,各領域專家評審們又為ESG趨勢與發展劃出哪些重點?
文│黃家慧 圖│邱劍英
新冠疫情仍在蔓延,烏俄戰爭陷入膠著,極端氣候持續在全球肆虐。面對混亂的時代,企業的ESG 競爭力將成為逆風前行的驅動力。
解析2022 年「天下永續公民獎」的榜單,可歸納出兩大趨勢: 一是企業不分產業規模,對於ESG的落實不再侷限於合乎法規,而是將ESG 內化成企業永續經營的DNA; 二是除了自我精進,能否造成具有外溢性的社會影響力。
究竟,在ESG 競爭白熱化的2022 年,「天下永續100 強」榜單又是如何選出來的?且看本屆的評審會議重點回顧。
構面1
公司治理:董事職能能否有效發揮成關鍵
隨著國內主管機關對公司治理的規範日漸完善,上市櫃企業的基本面也逐步上軌道。企業若要在該構面形成差異優勢,必須展現超越法規的積極行動力。2022 年,評審關注的重點之一,正是企業是否能夠有效發揮董事職能。
2020 年,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金管會)公布的「公司治理3.0 ──永續發展藍圖」中,要求上市櫃公司在2024 年前,達到獨立董事會席次不得少於董事會席次的三分之一。雖然距離規範年限尚有一段時間,「天下永續公民獎」入選百強的企業,不少已經超越目標設定。
目前百強企業中,獨董過半的有15 家,其中又以小巨人組總排名第2 的大愛感恩科技最搶眼,獨特的宗教背景讓它寫下5 席董事皆為獨董的特例。另外,法規雖未明文要求董事會成員的性別組成,但百強企業也已有13 家女性獨董達到三分之一以上。
本次評審參考的另一重點,是企業在證交所的「公司治理評鑑」表現。
綜觀本屆榜單,大型企業組中,在該構面拿下前10 名的企業,清一色皆拿下公司治理評鑑排名「前5%」的好成績; 中堅企業組前10 名的企業中,也有7 家穩站前5%之列。
觀察幾家名次大躍進的企業,也多是在公司治理評鑑的表現上大有進展。大型企業組公司治理面向位居前段班的玉山金控、國泰金控、元大金控等金融業,在前一屆因裁罰落居「6%至20%」後,這屆都重回前5%行列; 中堅企業組則有第5 名的大江生醫從上屆的「21% 至35%」前進到「6% 至20%」區間。
這次調查中也發現,國內有三分之一本土百強企業已在董事會下成立永續或ESG 相關的功能性委員會。可見,有制度地在企業內全面開展ESG 已成一股潮流。
構面2
企業承諾:強調職場的多元、平等、共融
評審除了關注員工福利是否優於法規,以及疫情下的員工照護外,也強調職場的多元、平等、共融( 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簡稱DEI)。
首先在平等,因應大缺工潮及通膨飆升,國內企業普遍都在薪資的平等上有所作為。
2022 年1 月,和泰汽車進行結構性調薪,將部分績效獎金轉換為每月固定薪資,讓員工本薪上調兩成,大學畢業生及研究所畢業生的薪資也大幅度調升。其實和泰原本就已是國內上市櫃服務業當中,「薪情」最好的公司,此番大幅度調薪的動作,也更加受到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副教授林文政讚許。
再來是多元與共融,在族群議題較不凸顯的台灣,企業的「性別平權」自然成為關注重點。台灣美光雖屬於女性佔比較低的半導體產業,但積極扭轉現況,透過鼓勵女性工程師返回校園與學妹分享職場經驗,發揮鼓勵更多年輕女孩跨入STEM( 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領域)的社會影響力,而台灣美光內部的女性中高階專業工程師佔比也提升至超過三成的水平。
再來是外籍勞動群族。台灣目前有高達70 萬的外籍勞工,在永續百強企業中,也已有少數製造業開始投入這群勞動來源強力後盾的照顧。例如在世界先進半導體,5 年前開始招募菲籍員工時,就積極透過不同員工活動設計,促進多元文化融合,員工瑪莉( Mary Grace Manlangit)更於2021 年獲勞動部表揚為「模範勞工」。
還有友善安家生養環境的形塑,像朋程科技今年的加碼育兒福利,就讓勞動部勞動福祉退休司司長謝倩蒨頻頻讚揚。朋程從2010 年起宣布員工每胎生育獎勵為2 萬元、員工子女到大學畢業前每年有1萬元的獎學金外,2022 年1 月又因應通膨加碼,將原本的生育津貼改成每月可領5,000 元直到6 歲,子女助學金也加倍到每年2 萬。
另外,2021 年邁入60 週年的富邦金,也在全面提升同仁生育、育兒補助等福利,除了祭出優於法令的10 週有薪產假,每胎新生兒補助更達10 萬元,在金融同業和玉山金並列最高。
面對企業開始以一己之力挽救台灣「生不如死」( 出生率低於死亡率)的國安危機,勞動部長許銘春表達肯定之餘,也不忘提醒,企業相關福利舉措的實際施行率也要被同步檢視,「就是讓員工看得到也用得到,」許銘春說,例如企業祭出高額生育補助時,她也會看該企業的「育嬰留停回任率」,進而體現企業是否真正做到友善生育的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評審們對於企業是否合乎法規的把關也相當嚴謹。例如企業若有違反勞基法,而且累積次數過多、金額過高,都會對企業承諾面向的整體得分有重大影響。
構面3
社會參與:延伸本業,讓商業模式也能利他
觀察台灣企業在投入社會參與,多已經會將自家專案對齊聯合國17 項永續發展目標,為解決全球人類發展困境展現積極能量。而社會面向評審們的關注重點,依舊是企業如何從本業延伸、攜手上下游,到外部連結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力。
像小巨人組的一零四科技,立足人資專長,發起社會運動「Be A Giver( 成為給予者)」,協助不同年齡層在職場迷惘者,找到未來職涯方向。「一零四將核心能量跟ESG 策略做連動,讓商業模式也有利他的可能結果,」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特聘教授侯勝宗表示。
中堅企業組的新秀葡萄王生技,展現數位行銷專長,協助五峰鄉菇類產業轉型,一舉拿下中堅企業組構面第2 名的好成績。財團法人台灣好文化基金會執行長李應平認同:「看似簡單的行動,卻為地方帶來創生,驅動產業轉型。」
緯創資通透過利害關係人串聯,擴大社會影響效益,讓它在社會構面的成績大幅躍進。緯創所推動的「GOLF」學用接軌聯盟,聯合友達、仁寶、力成、微星科技等多家企業,共同解決學用落差及青年就業問題。「GOLF 最有意義之處,不是只有一家做,而是號召好多家一起做,」財團法人誠致教育基金會副董事長李吉仁給予高度評價。
構面4
環境永續:行動積極,創造社會影響力
企業因應國際趨勢與法規要求,在環境指標的表現均有一定水平。因此,百強企業要在此一構面有突出表現,評審考量兩大重點: 一是自身的積極行動力,二是要能創造「外溢性」,意思是企業在推動內部環境永續,同時也創造社會影響力。
以金融業為例,在主管機關規範下,業者普遍開始投入永續及責任性投資。但目前處於起步頭幾年,大多數企業尚無顯而易見的量化數據差異,評審重點自然聚焦企業本身的積極倡議程度,以及承諾目標是否明確而積極。
大型企業組的玉山金和元大金,都因為通過國際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 SBTi)的符合性審查,而獲得高評價。玉山金不但是亞洲第2 家通過SBTi 的金融業者,也加入RE100,承諾2040 年國內外營運據點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並以嘉義分行為示範據點,成為玉山首家零碳分行。元大金目前已經有5個子公司營運據點100% 使用再生能源,甚至也開始在集團內試行「內部碳定價」制度,在同業中展現積極的後發先至態勢。「除了綠色金融要鼓勵,同步要求自己也很重要,」本全律師事務所主持律師詹順貴表示。
因應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強大能量而持續加深在台投資的艾司摩爾,儘管背負著先進曝光機設備高耗電量的龐大包袱,但近年也在台灣積極投入節能減排,像是其每年都會進行的內部改善提案競賽,2021 年與環境永續相關的改善案就超過100 件,像是其一以回收為主題的專案,是將原本會丟棄的關鍵固定機構件加以回收,並於下次出機時使用,好處是不需再從國外進口新品,接著配合在地化專案後,就可以達到零次的跨國運輸、100% 在台灣製造與回收重複使用,並把就業機會留在台灣。
「這整套概念我會比較喜歡,因為它不只自己實際做出改變,還影響整個產業與社會就業,」國立台北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特聘教授胡憲倫就指出。
的確,除了自己拚減碳,若能將範圍擴及利害關係人一同參與,更是重要。
本屆首度入榜的元太科技,於2020 年主導成立「電子紙產業聯盟」,串聯上下游供應鏈投入,深化產業的永續競爭力。「我對元太有高度期待,我覺得它的涵蓋層面,還有未來可以帶出來的影響力,其實正是符合我想看的ESG 影響力,」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說。
台泥積極推動產業轉型,從低碳水泥、資源循環及綠色能源三大核心事業著手,開發創新技術,不但找到新獲利事業,也推動產業生態圈轉型。「水泥的排碳及汙染非常高,但台泥做了技術轉型,所以在循環經濟這一塊我是很加分的,」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管制考核及糾紛處理處處長簡慧貞表示。
這是一場「不永續,就淘汰」的企業馬拉松,企業唯有不斷將ESG 內化成競爭優勢,才能在沿途風險與動盪不斷的賽道上,成為一位值得掌聲的奪牌選手。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