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大撒補貼一定穩?美國搶攻製造藏兩大挑戰

趨勢翻新》供應鏈返美正加速,企業求穩重於求利


文●楊少強 攝影●駱裕隆

「供應鏈回流美國正在加速。」今年七月彭博新聞網如是說。隨著回流(reshoring) 取代外包(outsourcing)成為新趨勢,不僅意味著企業「求穩」優先於「求利」,也代表「再平衡」客戶需求時代的來臨。

過去數十年,已開發國家企業流行將業務搬遷到東亞,如今這種外包趨勢正在逆轉。


▲美國總統拜登(前)今年10月參觀IBM在紐約的工廠,近來白宮補貼電動車等產業赴美生產,主要目標就是重振「美國製造」。法新社

《華爾街日報》統計,今年至少有一千八百家美企將業務搬回美國。光今年前八個月,有一百零六家企業在財報公布會上談到回流,這是二○一九年(六家)的近十八倍,回流美國的工作機會也創歷史新高。

近年來,台商回台生產的金額與家數也快速增加。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今年九月稱,「企業正在美國和其他高收入國家,打造更多生產基地。」

這反映的是全球分工的變化。過去是美國發明新技術,中國大量生產,例如太陽能與電動車,最早都是美國發明並商業化,但中國經過數年補貼扶植,如今其太陽能面板全球市占率八成,電動車新秀比亞迪也被視為特斯拉第二。

晶片缺+航運成本高+地緣政治
機器人、AI發達下,逆轉外包趨勢

經濟學家朱錫慶分析,這種分工本質是成本導向,也就是美國有發明新技術的比較優勢—意即發明的機會成本較低;中國則有大量生產的比較優勢。過去是美國發明新產品,中國普及生產後,美國再去發明新東西。

如今這個趨勢逆轉,美國反過來和中國競爭這些生產工作,原因是全球分工,不再像過去由成本主導。

《哈佛商業評論》說,全球供應鏈過去以盡可能低的成本在穩定環境中運作。但近年來供應鏈不穩,從晶片短缺、海運成本高升、地緣政治風險,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就認為,企業應「徹底重組供應鏈來減少脆弱性。」

但除了大環境,這波「外包變回流」還有技術帶來的效果,例如機器人、人工智慧、3D列印等,使得企業「在離家更近的地方、找到負擔得起的工廠,成為可能。」《哈佛商業評論》稱。

經濟學家克魯曼認為,現代技術允許企業用較少的工人生產,外包優勢就下降,因為赴低工資國家節省的成本微乎其微。同時,在已開發國家生產,意味著更靠近客戶,企業能享物流優勢,也能抵銷外包所節省的勞力成本。

以奇異電器(GE Appliances)來說,彭博新聞網引述執行長諾蘭(Kevin Nolan)說法:他發現像洗碗機等大型商品,取消海外運輸所節省的成本,可能超過花在當地勞動力的額外支出。於是他決定將一些熱水器生產線移回美國,其他產品線緊隨其後。「在這裡生產會更好、更便宜。」諾蘭說。

發電機製造商傑瑞納(Generac Holdings),也已制定將部分生產線從中國移出的計畫。目前它從美國和墨西哥供應商獲得更多零組件,並在美國密爾瓦基州生產更多發電機、在喬治亞州經營一家全新工廠。「我們希望更接近東南部的客戶,」該公司營運長佩蒂特(Tom Pettit)說,低廉的運輸成本和快速的交貨時間,受到客戶的歡迎。

此外,地緣政治也是企業擁抱回流的原因之一。佩蒂特稱,俄烏之戰後,大多數西方公司在俄業務突然結束,他擔心有朝一日這種情況也會出現在中國。佩蒂特說,過去幾十年,鼓勵企業將業務全球化的良性地緣政治背景正在消失,這增加了他改變現狀的緊迫感。
重新評估客戶真正關心的事
從高利潤產品下手,才能有最大效益

整體來說,企業從外包變回流、或移至已開發國家製造,可以先從這三件事開始思考:

一、「再平衡」客戶需求:首先,要深入分析客戶的需求、地點和時間。一些企業正朝著小量生產的產品發展,這些產品以服務精緻的客戶偏好為主。

《哈佛商業評論》舉一家不具名的工具製造商為例:該公司將製造從亞洲轉移到更接近客戶的北美和歐洲前,它就已先仔細研究客戶真正關心的內容。結果發現客戶最想要的,是一種可以使用很長時間的電機,和一種可以在惡劣的操作環境中生存的工具。

在得知這些訊息後,該公司開始調整順序,將產品中那些客戶不重視的要素移除,將其省下的成本用於自動化,加入客戶最重視的要素。這種「再平衡」客戶需求的策略,不僅降低了總成本,也更能滿足客戶所需。

二、高利潤產品優先:諮詢機構科爾尼主管岡迪(Suketu Gandhi)撰文稱,當公司將製造轉移到低成本國家時,他們通常專攻大量、低利潤的產品。但若企業想將生產移到離家鄉和客戶更近的地方,他們應從利潤率更高的產品下手。

原因有三個。首先,高利潤產品通常更複雜—例如醫療設備,因此用新技術來生產管理,可以帶來最大效益。

其次,當今全球供應鏈不穩定性升高,在所有產品供應鏈都面臨中斷風險下,優先將高利潤率產品回流或許是上策。

最後,回流意味著要在新技術和勞力更貴的地方生產,因此勢必投入資本支出,但這用來生產利潤微薄的產品是不划算的。企業須先提高其高利潤率產品的製造能力,才有餘力將低利潤產品搬回去。

三、不是「全有」或「全無」:彭博新聞網引述風險管理公司瑟塔(Certa)的執行長藍拔(Jag Lamba)的說法,外包與回流的取捨,「不是一個全有或全無的選項。」

對企業來說,回流目的之一是建立起具有彈性的供應鏈,以便應對突發危機。因此每家企業因應方式不同,有的企業可能會在美國打造備用的生產能力,以降低海外無法發貨的風險;有的則是將零組件的來源多樣化,以分散風險。在這種情況下,「未必要將所有製造業務都帶回國內。」藍拔說。

回流的生產成本往往高於外包,藍拔認為,這些成本是否值得付出,取決於公司的風險偏好計算,這需要考慮價格差異、國外業務降低或關閉對公司的影響、公眾對此舉的看法等。「當你看到回流出差錯時,通常是因為企業忽視這些大事,導致誤判。」藍拔說。


▲今年台灣形象展在美國華府首次舉辦,但企業是否赴美,仍應基於成本效益而非政府補貼,才是長久之計。

挑戰:市值恐下滑影響企業意願
只為補助誘因,赴美製造難持久

那麼,若企業決定到已開發國家生產,商業模式要做何調整?《華爾街日報》稱,首先要建立起「效率」與「穩定」間平衡的庫存。

近年來,許多美國零售和製造商不得不放棄及時庫存模式。在這種模式下,他們與供應商密切合作,以很少的庫存來滿足波動的需求。

但如今這些廠商開始轉用有備無患策略,也就是他們保持手頭的大量庫存,以降低供應斷鏈的風險。然而,有備無患的壞處在於更高的存貨成本,並且可能囤積大量銷售不佳的東西。

這其實是「效率」與「穩定」間的取捨。當企業回流,意味著離客戶更近,他們須更準確檢測和快速回應需求波動, 這些企業甚至可以仿效亞馬遜(Amazon) :保證更快的把商品交付給擁有貴賓級Prime訂閱的消費者。

雖然企業回流能為客戶提供穩定供應,但仍有兩個挑戰。第一個挑戰是,此舉可能會衝擊企業在資本市場的估值。

《華爾街日報》稱,幾十年來,華爾街一直讓投資者相信輕資產模式更勝一籌。這使得許多企業不願意投資工廠、機器和基礎建設等重資產。

例如,半導體是在美國發明的,但許多公司專攻設計,將晶片製造外包給台灣企業。這和華爾街追捧輕資產的趨勢相吻合,這些企業靠著知識產權和品牌,以最少資本獲得最大的報酬。

因此擁有工廠和設備等有形資產的公司,其市值反而不如那些輕資產者—手機龍頭蘋果的市值二兆五千億美元,為它代工晶片的台積電市值只有蘋果八分之一。這種現象可能使企業主管很難承諾回流。

第二個挑戰是制度面因素。《華爾街日報》稱,如今美國白宮大撒補助,如電動車、疫苗、半導體和再生能源等行業,可獲政府支持,這些企業或許願意回流,然而沒有這些激勵的行業會發現,回流的弊大於利。

以個人防護設備(PPE)為例,在疫情期間,美國醫院主管都表示,他們更喜歡美國製造的產品。這種情緒,再加上二○二○年三月後美國N95口罩嚴重短缺,促使美國口罩製造商在國內投資生產。但該年四月後,低成本中國口罩充斥市場,對美國產品的需求開始下滑,這導致當初回流美國的企業,在財務出狀況下因此被迫裁員。

至於美國政府補助回流的產業,如電動車、半導體等,問題在於:這究竟是一時的改變,還是根本性的變化?

若企業回流是基於「求穩」重於「求利」,這是當前環境下的最優策略,這種利用制度的比較優勢是可以持續的。反之,回流若只是想領政府補助,而不是企業自發性的最優選擇,這恐怕很難持久。

對任何企業來說,未來都必須在「安全」與「成本」之間取得平衡。世上沒有絕對安全的地方,對廠商來說,「百分之百安全」的成本將高不可攀。與其思索哪個地方絕對安全,更應自問的是:為了多一分安全,我願意多付多少成本?這種邊際考量才是企業選擇移動時應有的思考模式。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 2022/11月 第1825期

本文摘錄自‎

白宮大撒補貼一定穩?美國搶攻製造藏兩大挑戰

商業周刊

2022/11月 第18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