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成長力道為何高於HDP?
創新企業的優勢地位難被撼動
新科技創造出來的衍生事業影響力似乎有限;但事實上,驅動科技浪潮的主要公司會居於優勢地位很長一段時間,並催生進一步的創新與新企業。
文/彼得.奧本海默
科技公司運用較少的資本來經營,又能使產品發揮最大效益的能力,也對這個週期的類股及企業的相對績效表現,產生重大的影響。
過去大約十年來雄霸股市週期的當前科技潮,有一個面向是經濟成長與生產力增長普遍呈現低迷走勢。有些人認為這是一種自相矛盾的現象,說明了這類科技的影響力有限,股價的估值潛能應該被高估了。歷史上也有強力的證據顯示,過去的科技潮也曾導致生產力與經濟活動增長比一般認為的還要緩慢。舉例來說,雖然瓦特在一七七四年推出一個相對有效率的引擎,但直到一八一二年第一輛成功商業化的蒸汽火車頭才問世,還是要到一八三○年代,英國的人均產出才明顯加快速度。
技術創新 長時間才能發酵
有數份學術研究顯示,英國在十九世紀末的生產力改善不大。在十八世紀的最後幾十年間,生產力成長緩慢,一直到一八三○年以前都沒有進步。不過此現象倒是貼近一種觀點,認為技術變遷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貫通整個經濟。
一八八○年代的電力時代可以觀察到一個類似模式。當時這些創新沒能產生可觀的生產力利得,直到一九二○年代,工廠重新設計的可能性得到落實之後才改觀。確實,在資訊科技革命後也有可能會看到類似現象。
新技術通常能為生產力增長帶來巨大潛能,可是除非重整製造流程,很難被有效的採用,而很多時候,製造流程技術是有一套全球標準的。同時,建立完整網絡效應的要求,也會拖慢起初的普及化程度,因此不利於生產力的提振。
蒸汽引擎的使用以及將煤炭用於冶煉,也是受限於這類網絡效應。煤炭運輸雖然最後成為成長與生產力的主要推動力,卻直到運輸網完備之後才獲得充分採用。同樣的,唯有足夠的新用戶轉而使用新的動力來源,才能回收龐大的固定投資成本。還有,運用蒸汽動力也需要興建工廠,然後開運河來輸運原料與成品。同樣的道理,運輸工具從內燃引擎轉向電氣化在技術上也許可行,若想全面採用,就需要一套整合式電力供應系統和充電站。
擔心生產力成長不足,怕錯估了科技相關企業的價值,這樣的顧慮在一九八○年代廣泛蔓延。一九八七年,諾貝爾獎得主羅伯特.梭羅便說:「你到處都可以看到電腦時代,就是在生產力統計裡看不到。」當許多經濟體在一九九○年代看到生產力大幅改善,這些疑慮便隨風消逝了。不過自從經濟大衰退和金融危機以來,許多經濟體的生產力成長疲弱不振,再度引爆這類爭論。
有些人主張人們的工作時間被低估了,顯示實際的生產力可能更差,不過也有其他人指出一個測量失準的問題。比方說,高盛的經濟學家分析在eBay 販售的未使用iPhone 市場價格,發現接近新款推出前幾個月,價格會下跌二○到四○%,代表手機品質有重大的進步。從次級市場價格和電話硬體消費者物價指數的通膨差距可知,每年的品質進步大約在八%。他們把這些品質調整應用在相關的消費品類上,估計過去十年來,每年消費成長可能少估了○.○五個百分點到○.一五個百分點。
經濟週期 不等同投資週期
綜合這些結果,他們估計目前美國GDP成長率測量失準程度每年在三分之二個百分點到四分之三個百分點之間,比二十年前的大約四分之一個百分點更高。雖然這些是相當不確定的數字,但從他們的分析和近期文獻研究的發展可知,目前生產力成長的步調確實比看起來的更高。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它表示金融危機後遇到經濟成長疲弱的情況,可能至少有一小部分可以用科技對成長與生產力的影響測量失準來解釋。這或許也可說明,何以近年來科技業利潤成長率向來比測量的GDP成長率強勁許多。無論如何,測量問題能夠一定程度解釋何以在後金融危機時期,經濟週期與投資週期有相當大的差異。
因此,雖然創新的速度和這些新科技創造出來的衍生事業從不曾看似更快,但歷史證明我們正在經歷與過去雷同的模式。驅動先前科技浪潮的主要公司仍會居於優勢地位很長一段時間,可是這些公司的網絡效應催生了進一步的創新與新企業。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