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接觸商機來了【封面故事-商業周刊】

一場疫情,扭轉全人類互動方式,引爆4 大產業成長

現在,全球超過十八萬人確診武漢肺炎,多國進入鎖國狀態。

美股史上第一次,一週內出現三次因跌幅超過七%而熔斷。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禁止歐洲申根國家旅客入境;德國關閉奧地利、瑞士、法國邊境;丹麥、捷克禁止外籍人士入境,捷克甚至連公民也不得出境。

製作人●劉佩修 文●黃靖萱 研究員●李大任 攝影●郭涵羚
編輯●查慧瑛 設計●陳 皜
就連以體驗著稱的企業,也要暫停現場服務。蘋果關閉中國、香港、澳門、台灣之外的全球蘋果專賣店,星巴克全面中止美國、加拿大地區店面的內用服務,不提供任何座位。

大規模遠距工作,也是史上第一次。微軟宣布西雅圖總部和舊金山灣區辦公室的員工,在家遠端上班;推特強制所有員工在家辦公;亞馬遜也建議全球所有員工在三月底前都在家辦公。

「零接觸」商機最猛,概念股抗跌

禁飛、禁足、關店,如今,風險最高的事,竟然是人與人的實體接觸。

支持遠端服務的企業,則成為少數在疫情中逆勢抗跌的標的。

例如,遠距會議軟體Zoom,最近兩個月股價上漲逾四○%;有逾一千名醫師與保健專家的遠距醫療公司Teladoc,兩個月來股價也上漲逾二○%。

市場熱議「三無」經濟。一是「零接觸經濟」,例如遠距醫療、數位課程、遠端辦公;二是「無人化生產」,包括自動化生產、機器人倉儲與物流,三是「無極限應用」,包括精準醫療、人工智慧、智慧城市與交通。

其中,零接觸經濟,在疫情間成長最突出。根據研究,遠端醫療、學習、工作、外送等四大遠距產業,產值五年內成長八○%,達新台幣十六兆元(詳見五十六頁至五十九頁圖)。

在疫情壓力下,許多過去被認為不可能的事都變得可能。仁寶軟體研發本部副總經理徐睿鈞觀察,先前他們在台灣推遠距醫療,醫院總以成本觀念看效益;但疫情爆發,瞬間「風險」成本升高,醫院不再從「我做這件事情能省多少錢」角度看遠距醫療,而是「做了這件事情,我可以把風險降到最低。」

智慧體溫貼片》結合室內定位,管控隔離者

「如果說SARS讓人們願意為電子商務付費,新冠肺炎則讓人們願意為線上服務付費。」美國《財星》如此評論。疫情正把零接觸經濟,推向前所未有的關鍵時刻。

企業開始跨界合作,抱團搶商機。例如製造智慧體溫貼片的愛微科,與擁有室內定位技術的司圖科技,在疫情爆發後首度跨界合作,已和多家醫院及縣市政府洽談, 將把服務用在居家隔離者身上。

目前,台灣約有萬名居家隔離與檢疫者,他們早、晚要各量一次體溫,填入登記表,里長還得一天問候兩次,查訪有沒有偷跑出門。

但將愛微科的智慧體溫貼片,結合司圖科技的室內導航App,只要隔離者貼著一顆大小如五十元硬幣的黃色小貼片,在你無感的情況下,每十秒就上傳一次體溫數據到手機及雲端。而且,結合有室內定位功能的設備,只要你離開家,即使是到同棟鄰居家串門子,也會發送訊號警示。
未來,這樣的合作還能擴大應用到長照中心、醫院。

例如,取代護理人員每天幫病人量體溫、記錄的工作量,追蹤病人動向。而且當資料雲端化、累積歷史紀錄形成趨勢後,才能即時判斷病人狀況變差或轉好。愛微科共同創辦人、副執行長張和逸透露,一家大型教學醫院和他們談,希望未來進入醫院內的病人、醫護人員,都貼上貼片,不只隨時透過雲端知道每個貼片實時上傳的體溫數據,一旦有人確診高傳染性疾病,還能透過定位,追踪過去同時段曾在同一區域活動的人。

當年的SARS,讓耳溫槍,取代傳統的水銀體溫計,成為家戶必備。「現在因為零接觸的需求,又要長時間監控,會加快進入智慧化、雲端化的時代,」愛微科行銷總監姜盈岑說。

線上企業內訓》記錄學習還分析人才

企業內訓也展開跨界合作,由實體開課,轉往線上平台。

國泰金和新創Hahow合作,提供課程供各子公司員工做線上學習,今年三月上線,剛好補上因疫情而無法開展的實體課程。「雖然不是加速推出時間,但加強了力道,畢竟現在沒有實體課程可以上了,」國泰金行政管理部協理翁少玲說。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第1688期

本文摘錄自‎

零接觸商機來了

商業周刊

2020/第168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