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難取代、還搶寵物商機 連鎖藥局店數將再翻兩倍

龍頭股價漲六倍還不停、科技大廠也入股


文/游羽棠 攝影/程思迪

過去三年受惠疫情紅利,台灣連鎖藥局業績長紅,該產業迎來更多投資人,積極展店。隨著防疫商品消費減少,整體需求漸弱,產業競爭激烈,勢力版圖也進入洗牌階段。

即使如此,仍有業者受資本市場青睞,龍頭業者大樹醫藥的股價因此翻了約六倍,逼近四百四十元,成為台灣市值第七大生技股。

近來,科技系統整合大廠佳世達也宣布投資十八億元,以近三成持股,成為諾貝兒(丁丁藥局)大股東。

即使疫情告一段落,五月一日起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解散,藥局類股漲勢卻沒停下腳步。過去十二天,資本市場對藥局持續熱絡,杏一最大漲幅逾四成、諾貝兒約一六%。

在這個不再強制民眾戴口罩、噴酒精的時代,連鎖藥局股為何持續被看好?

關鍵是,藥局產業正處於洗牌過程,現有的連鎖業者規模至少能再成長兩倍!


▲連鎖藥局如何在疫後持續創造顧客回訪率,維繫展店後的獲利,是當今最重要的課題。

疫情讓年輕人親近藥局 實體成藥生意,不怕電商搶

元大投顧報告指出,美、日連鎖藥局比率皆占藥局總數五成以上,以此推估台灣前兩大品牌合計應該占約兩千間店。

可是台灣目前連鎖藥局比率卻偏低,僅約兩成,即使是當今龍頭大樹,也只有二百九十九間門市,這意味著連鎖業者們還有很大成長空間。然而,近來每逢連鎖藥局業者舉辦法說會,投資人必定發問:「疫情走遠,藥局業績表現還能維持榮景嗎?」

大樹醫藥副總經理盧山峰直言,短期內雖然少了口罩、快篩等消費,但長期來看,「很多人在這兩、三年養成新的消費習慣,開始吃保健品照顧健康、購買自費型藥品等,這些都是藥局的新機會。」

疫情讓消費者頻繁造訪藥局通路,也暴露出它們的不可取代性。

疫情間多數實體的零售通路業績衰退,民眾轉往線上消費,電商、外送平台業績大幅成長,網購龍頭業者富邦媒,股價甚至一度從三百元飆漲到兩千元。

同樣是做實體零售,藥局卻有著不同命運。

疫情前,固定到藥局消費的是中高齡客群,例如,高齡顧客領處方藥,新手父母則定期買奶粉、尿布等婦嬰用品,藥局很難觸及年輕客群。

直到疫情爆發,衛福部只開放全台六千多家藥局,以實名制販售口罩、快篩等防疫必備用品,這使得許多民眾開始定期造訪藥局。再加上《藥事法》規範嚴格,即使是多數人家中常備的胃藥、綜合感冒藥、皮膚藥膏等,都得經過醫師、藥師指示才能購買,無法透過電商、外送平台取得,也成為實體藥局生存的底氣。

你可能注意到,走在街上,連鎖藥局越來越多,為什麼它們比個體戶更有競爭力?

「藥妝通路的發展跟超商演進過程有點相像,」佑全藥品總經理文德蘭分析,就像上萬家柑仔店在二十年間逐漸被超商取代,藥局產業也逐漸走向連鎖化。
個體戶易遭家族包袱拖累 連鎖店訓練完整,贏得信任

同時,傳統的個體戶藥局多半是家族經營,人脈與管理經驗代代相傳,不願意與外人分享;這也使得許多沒有家族資源的年輕藥師選擇加入連鎖體系,透過整套教育訓練理解財務管理方式,也能向資深同事請益門市營運、行銷方法,「初期開店、進貨成本比較低,學習曲線比較短,」諾貝兒副總經理許耀鴻解釋。

一名連鎖藥局高階主管觀察,「現在消費者在零售通路的購物習慣受到超商影響,更相信連鎖品牌的一致性商品跟服務。」特別是在選購保健食品時,由於品牌龐雜、功效各異,顧客更傾向交由具備醫藥專業、且有信任感的藥師協助分析、推薦,因此擁有完整教育訓練的連鎖通路,能把高毛利的保健食品、成藥賣得更好。

就像超商、超市都發展自有品牌,連鎖藥局也靠這招提升獲利。

二○二二年,諾貝兒EPS高達十二‧○八元,是前五大連鎖藥局的冠軍,居次的大樹醫藥為七‧八五元。

許耀鴻坦言,丁丁藥局獲利率高於同業,一部分得歸功於自有品牌占比高,特別是回購頻率高的婦嬰用品,「毛利率至少比市面上品牌多出一到兩成。」

藥局能賣其他零售通路不能賣的藥品、又養成了消費者的造訪習慣,在這個通路大者恆大的時代,讓它未來的發展空間,出現更多想像。

盧山峰說,「我們滿幸運,全世界的藥局企業很多都比大樹規模更大,走得更快,讓我們能觀察他們怎麼因應市場變化。」

例如,日本最大的藥妝連鎖通路松本清目前約三千間門市,能從一間鄉下小藥局擴張到當今規模,靠的是在販售藥品的專業外,還販售生活雜貨、食品等便利性。以此延伸,不只能賣人的用品,未來藥局甚至也能照顧寵物需求。

目前國內犬貓數量已超過十五歲以下幼年人口總數,也超越新生兒增加速度,寵物商機估計達六百億元。再加上動物用藥與人類用藥重疊率超過六成,這讓大樹想把過往的成功模式複製到寵物門市,與獸醫師合作開發潔牙用具、分齡玩具等獨家商品,深入尚無通路業者耕耘的寵物健康照護市場。

雖然長期趨勢對連鎖藥局業者有利,但是在成長過程中,仍然得面對衝營收與顧獲利的兩難。

目前設點速度較快的大樹、杏一,都持續在防疫商機減弱的二○二三年第一季維持營收成長,但以大型門市為主的諾貝兒就因為店面難尋,營收微幅衰退,「少了防疫商品,店數又沒增加,就受到影響,」許耀鴻解釋。
「得藥師者得天下」 人才與數位轉型成致勝關鍵

然而,新店數快速衝高,也不見得全是好事。盧山峰細數,以過往經驗,新門市平均花一年促銷、打行銷戰,才能養出穩定客源,最快要到第二年才能損益兩平。元大投顧估計,大樹陸續認列寵物店租金費用後,預期今年第二季EPS將年減一九%,影響短期獲利。

這麼多連鎖藥局業者,長期來看,哪些更有發展潛力?關鍵還是手握多少藥師。

相比其他零售通路,藥局最大優勢在於能販售藥品,也因此,得藥師者得天下,簽約藥師越多,就在這波展店戰握有越多武器。

目前大樹、諾貝兒等業者,每間門市都規畫配有藥師,讓它們很早就比同業更積極爭取藥師青睞;佑全則是透過購併小型業者,獲得藥師資源,這也可以從它們接連迎來新投資人窺見端倪。

與前面幾家業者對比的,是老牌醫材連鎖通路杏一,雖然擁有三百多間門市,高居第一,但其中僅一成多有藥師駐點,成為競爭上的隱憂。

因此,杏一嘗試離開醫院,進駐社區,透過頻繁出現在大眾的生活場景中營造熟悉度,即使不能賣藥,仍能販售高毛利保健品,力拚其他業者較少耕耘的醫材、輔具市場。

過去藥局產業因為法規要求,很長一段時間由個體戶經營,雖然屬於零售通路,數位轉型、系統化管理的腳步相對較慢。疫情是考驗也是機會,讓這個傳統產業迎來改變契機,也因為前五大業者規模相差不大(見上表),轉型之路也可能帶來權力版圖的洗牌,未來發展變數仍多,一場新的藥局戰國時代才正要開打。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 2023/5月 第1853期

本文摘錄自‎

電商難取代、還搶寵物商機 連鎖藥局店數將再翻兩倍

商業周刊

2023/5月 第185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