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篇》保護傘收太快怕扼殺台廠 太慢又怕傷競爭力
針對離岸風電國產化政策終須退場,各界均有共識,但對於何時該退、怎麼退場卻意見分歧。政府如何顧及各方利益,在開發商、供應商間畫出適當的退場路徑,成為下一階段考驗。
撰文/鍾泓良
台灣離岸風電推動國產化六年,許多台廠已成功闖出實績,打入海外供應鏈,更有企圖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業界普遍認為,當國外開發商在沒有台灣政策要求下,仍願意使用MIT(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產品,就是國產化政策功成身退之時。
只是,退場時機怎麼拿捏?如何避免扼殺發展中的台廠,又不因過度保護而失去國際競爭力,成為風電業面臨的下一道難題。
▲離岸風電國產化做出階段性成績,政策何時退場陷兩難。
從國產化推動之初,就從旁協助政策的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副署長鄒宇新回顧,當年時任經濟部長沈榮津認為,台灣推動能源轉型未必需要產業,但若吸引外商來台開闢風場,卻不順勢在國內建立供應鏈,相當可惜,這是推行國產化第一個目的。
其次,隨著各國開闢風場,風電零組件將供不應求,若台灣無力自產零組件,將受制於海外價格,最糟甚至連買都買不到;與其如此,台灣更要在風電產業上具有供應韌性,也是國產化第二個目的。
經過多年摸索,鄒宇新自豪說,台灣廠商很爭氣,現在一個月產能可以達到六座離岸風電水下基礎、十支葉片。而葉片材料、葉片及鑄件等,有望進軍國際,國內打造水下基礎的世紀風電也規畫在印尼設廠,轉進澳洲市場。
然而,當國產化最終目標「國內練兵,出去打國際盃」已逐步達成,政策究竟該何時退場?
何時退?兩個觀察重點
對此,鄒宇新未給出明確時序,僅稱要觀察兩點。第一是台廠實力,若已有國際競爭能力,自然不需要保護;第二是國內市場飽和程度,屆時廠商勢必要到海外發展,國產化即可退場。他強調,廠商自身也要努力,若因政府拿掉保護傘就失去競爭力,「我們也沒辦法再繼續協助它。」
儘管政府、風電開發商、系統商及本土供應商對「國產化終須落幕」皆有共識,但針對如何鬆綁、何時結束,意見卻相當分歧。這點在九月公布離岸風電區塊開發二期(三之二)的「國產化自助餐」草案後,更為明顯。
據草案,開發商須在國產化項目滿分一百分內拿到至少七十分。其中,水下基礎、機艙組裝及葉片製造暨運維,依照施作方案、數量進行搭配最高可以拿到十八分;海纜為十四分;其餘國產化項目分配到一至五分不等。
草案一公布,業界大表不滿,如葉片製造商、水下基礎廠商批評投資大量資源,分數卻不如機艙組裝;纜線在國內未實質投產卻享有高分;葉片材料、海事工程等在區塊開發第一期(三之一)存在的國產化項目,竟全被取消。
全球風機系統商巨頭維特斯(Vestas)台灣區總經理林正光(Alex Robertson)直說,自助餐本意是讓國內供應商相互競爭,藉此讓產品更具競爭力,「但當一百分內規定拿到七十分時,這並非『吃到飽』的自助餐,而是強迫『囫圇吞棗』。」
系統商不解配分背後依據
他直言,各國當年都希望引進葉片廠,維特斯選擇順應國產化政策在台灣投產,投入大量心血才有現在成就, 然而,當巨額的投資、大量工作機會的葉片製造只分配到十四分時,很難看得出政府對其重視程度,更不解政府配分背後的客觀依據。
「如果葉片廠的成功都不被認為是國產化的成功,我想不到還有什麼適合。」林正光期盼台灣省思國產化政策的最終目的,究竟是要培養可以登上國際舞台的離岸風電台灣之光,還是因過度保護而出現的零散供應商。
對於各方質疑,鄒宇新強調有蒐集業界意見,考慮在新草案調整。據悉,產發署預計在十一月上旬公布第二版國產化草案,規畫調整各項配分,並將葉片材料、海事工程納入項目;而總分也有機會向上調整,給予開發商更多彈性。
不過,鄒宇新也說,這次被取消納入的碳纖維板只有應用在維特斯的風機葉片,無法使用在另一個系統商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供應鏈;若採納將出現不公平競爭,因此不予計分。
台廠對納入項目拋質疑
對此,生產葉片材料的台廠上緯新材料總經理甘蜀嫻不滿說,公司在「三之一」因相信政府投資碳板,結果「三之二」竟沒納入,「寫上去開發商不一定選我,可是政府沒寫進去,我們完全連機會都沒有。」她認為國產化應要扶持足以角逐國際的產業,而非用配分衡量公平性。
台灣起初推動風電國產化是為站穩腳步,隨著台廠基本功完備,國產化退場勢在必行。但退場機制牽涉各方利益,退場太快,會讓甫站穩腳步的廠商摔跤;退場太慢,恐在國際市場失去競爭優勢。政府在開發商、供應商間畫出退場路徑圖猶如走鋼索,稍有失足恐讓政策美意,轉身變廠商夢魘。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風電國產化下個考驗:如何漂亮退場
今周刊
2023/11月 第1403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