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專家帶你破解高成本危機

怎麼增利潤、提高議價力?


文/游羽棠 攝影/程思迪

近一年,央行兩度升息,仍止不住通膨走勢,四月起,電價平均漲幅逾一成,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日前受訪時直言,「電價一漲,相信一定是萬物齊漲。」而原物料飆漲、缺工,也正逐漸從短期風險成為新常態。

當企業被迫向低成本時代說再見,該如何思考、應對,以保有競爭力?商周邀請企管名師、顧問專家,分析高成本時代的五大創新應戰策略。

1.缺工、漲電價讓經營成本持續墊高,想調整營運策略,該從哪開始?


首先,也最重要的,是準備好心態。「企業主得願意適應未來、順應潮流,」勤業眾信風險管理諮詢公司副總經理田嘉雯認為,得先認知到,這會是長期趨勢,而不是短期事件。

她舉例,美中貿易戰、烏俄戰爭等地緣政治,以及國內高電價、缺工,乍看是短期事件,實際上卻不然,「企業要想未來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可能都是這狀態,」才能反推回來,做整體策略調整。

倘若企業只把前述挑戰視作單一事件,就容易落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如人資長認定缺工是企業成長停滯原因,要爭取加薪;財務長則認為,電費成本上升,比增補人力更急迫,應增加這塊預算。

「長期思考,權衡出適合選項,再由領導者全盤分配資源,」田嘉雯建議。

2.每次物價一波動,供應商就反映在報價,我該如何增加議價能力?


有些企業備有第二、第三供應商,避免過度依賴單一來源,分散風險;此外,也能與同業聯合採購,以量制價,全球手搖飲龍頭蜜雪冰城是箇中翹楚。

它主打服務金字塔底層客群,以低價席捲全球。背後是快速開設加盟店,創造大量的原料需求,壓低採購成本。如今它挾著逾三萬家門市的規模,打造自家供應鏈,成本低於一般原料業者,反映在售價上,連手搖飲同業都忍不住上門採購。蜜雪冰城的生產規模提升後,也持續調降報價,成為供應鏈霸主。

有些中小企業可能很難參考前述做法,成功大學企管系教授周信輝則建議,「從產品面下手,開發更多元的產品,也能有效分散採購成本。」他舉例,主打水果茶的手搖飲業者,可以跳脫常見的檸檬、百香果口味,依照不同時令,推出當季限定水果口味,避免過度依賴單一供應商。「當產品設計做得好,從研發切入,就不會受制於人,」他補充。

3.高成本時代,要如何增加利潤?


政治大學企管系特聘教授黃國峯分析,提升利潤不脫兩種方法:其一,創造更高附加價值。或者,盤點現有服務或製造流程,簡化、精實,降低成本。

如今企業遭遇電價、升息等挑戰,是大環境因素,代表每家企業都面臨高成本,「誰能從各層面精簡流程,就有機會達成更高的利潤。」

他舉例,許多餐飲服務業者開始導入機器人送餐、製造業盤點作業流程,刪去不必要的步驟、提高效率,「拆解流程,能節省的都要盡量去努力,不論什麼樣的企業,都可以從精簡流程開始。」

「特別是產品生命週期走到成熟期的企業,更要重視成本控管,」黃國峯提醒,當業績成長趨緩,若沒做好成本管理,對利潤的影響會更顯著。


▲連鎖餐飲集團引入機器人收餐盤,把單純、重複性高的工作以機器替代,如此一來,珍貴人力就能運用在更需要技術的地方。

4.缺工潮下,開高價也請不到人,如何在現有人力下持續創造成長?


善用數位工具協同工作,讓現有戰力極大化,提升人均產值。

一○四人力銀行調查,該網站的台灣職缺已經連續一年,每月職缺數突破百萬個,缺工潮持續發酵。該公司獵才招聘資深副總經理暨人資長鍾文雄也觀察,企業為了在農曆年後留住人才,端出加薪計畫,「用人成本持續在增加。」

鍾文雄舉例,一○四人力銀行也面臨類似處境,該公司花兩年試驗人機協同,要求各部門練習以數位工具輔助工作,即使人力編制比過去少了五%,仍連兩年創下每股盈餘(EPS)歷史新高,「擁抱數位工具,讓人均產值更高。」

它以棍子與蘿蔔並重,公司從上到下都得把數位轉型當自己的事。

首先,由總經理帶頭,高階主管一起讀書、上課,舉凡運算思維、Python等,理解數位工具邏輯,培養共同語言。接著,各部門都得思考如何援用數位工具協同工作,例如,人資以ChatGPT插件整理統計問卷,以前要花三天,如今只需三小時就能產出結果;它也用聊天機器人協助回答同事關於內規的各式疑問,加快回應速度,也省下專人回覆的成本。

今年起,一○四更要求全體員工一○%的績效目標,是證明自己善用資訊科技提升工作效率,且有數字佐證。同時,也舉辦黑客松,鼓勵員工以數位工具改善、優化工作流程,或開發新產品、新服務,第一名可獲得一張公司股票,鼓勵創新。

5.想做的事很多,資源卻很少,我該從哪裡得到資源?


「每個環節都要握在自己手裡嗎?」周信輝提醒,「你有好的概念,可以善用別人的生產資源,」企業間協同分工,也能以創新持續成長。

三十多年前,《哈佛商業評論》就提到,「千禧年後最成功的電腦公司,是沒有電腦的電腦公司(The ComputerlessComputer Company)。」半導體產業亦然,輝達(Nvidia)就是無晶圓廠的半導體業者。

不限於技術門檻很高的科技業,快速消費品也有類似實踐。

有理百物(Unipapa)找來知名老品牌合作,把常見的電蚊香、牙刷等日用品重新設計外形、改良使用細節,再由鱷魚牌、刷樂等擁有製造力的業者生產,以雙方品牌聯名銷售。老品牌提升營收,它則省去廠房、人力成本,促成雙贏。

「這就是一種降低成本的思考,我一定要有資源才能投入這些活動嗎?其實很多產業都不是這樣,」周信輝說。

上述的應戰策略顯示,即使是高成本時代,依然有企業能夠靠著創新策略走出新路。

黃國峯提醒,危機四伏的年代,也意味著產業洗牌的契機,「如果我是產品很有價值,或成本控管很好的企業,這時候反而很開心,」他說,當競爭力不足的玩家被淘汰,有所準備者就能藉機成長。是危機或機會?端看你的抉擇。

房間、人力、裝潢都共享!中國飯店3招借力使力省成本


高成本時代,中國旅宿業者希映集團(Xbed),便是「借力使力」,降低成本的顯著案例。
該集團創辦人李春田,曾是中國最大連鎖飯店集團七天的創始核心成員,有感於傳統旅宿業擴張,得付出高人力、土地成本,因而以共享概念創業,把節省下來的成本,部分回饋給消費者,提升回訪誘因。

第1步,外包擁房成本。它主打一間房也能刊登,房主只須提供房間,布置改造、日常清潔,它都能代勞,省下投入成本,因而快速募集逾4萬間房源。

第2步,外包人力成本。它成立清潔人員接單平台,鼓勵飯店房務人員用閒暇時間兼職。清潔人員註冊該平台後,須先受訓、理解數十種打掃、擺設規範,打掃完要一一針對檢查點拍攝、上傳照片,系統會以AI判讀影像,能省去大量人力。

第3步,外包裝潢成本。它的房源分散,強調每間房都有自己特色,並與中國新銳設計師合作,把每間房都裝潢成不同風格,設計師提供免費設計,房裡會擺放其介紹資料,做為宣傳。如果設計師因此接到案子,它還能抽成。此外,它大量與家具、擺飾業者合作,把房間變成展示空間,讓它能以相對低價採購。

前述模式的成功,讓它累積大筆資金,近2年持續擴大版圖,開始接手經營不善的老飯店,以過往經驗改建,主打小資青年客群,成長快速。 (文●游羽棠)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 2024/4月 第1899期

本文摘錄自‎

4專家帶你破解高成本危機

商業周刊

2024/4月 第189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