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的「AI顧客科學」

迷戀顧客的5種途徑

Netflix 的「AI顧客科學」


▲Netfl ix創辦人哈斯廷斯

追蹤顧客旅程是企業經營的重點工作,善用數位化工具則有助於精準掌握顧客的行為軌跡,進而設計出感動顧客的服務體驗。Netflix 的崛起正是擅於運用「顧客科學」,因而讓品牌登上影音串流平臺的王座。

直接與消費者進行互動是企業的重要工作,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深入理解顧客的需求、渴望、不安、疑慮與痛苦,並且從中尋求開發新產品及新服務的正確切入點,進而提昇顧客整體的消費體驗。因此,「直面顧客」是品牌創新的關鍵要點,絕對不能假手他人,一定要親力親為才能挖掘出隱藏於市場深處的成功祕笈。

過去,想要直接與顧客進行溝通與互動相對困難,企業不可能一一拜會或致電顧客,因為需要動員的人力及成本太高,往往只能退而求其次,採取間接的方式來與消費者進行互動。或是經由代理商、經營商、零售通路來負責銷售服務;或是由外包客服中心幫忙接聽顧客來電;又或者採取抽樣市場調查來理解顧客的基本圖像,這使得企業洞察顧客需求宛如瞎子摸象,往往只能知道市場部分的情況,不能全盤且深入的掌握市場全貌。


▲Apple 產品的開發做法較難模仿,需要具備與生俱來的天賦,創辦人賈伯斯更可以說是「市場藝術家」。

現在,隨著數位科技的快速推進,企業擁有越來越多元的訊息溝通管道與消費者直接互動,加上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從旁協助,市場的顧客圖像變得越來越清晰, 越來越可視化,消費者的行為模式不再撲朔迷離且難以掌握。

根據微軟預測,到了2025 年將有95%的顧客互動管道是通過AI 來完成,如果預測成真,表示企業對於消費者旅程的理解能力將大幅度增強, 無論是在搜尋、方案、選擇、下單、取貨、服務、維修、客訴的階段,顧客圖像都能夠取得更高的解析度,經營市場不用像過去一樣,在迷霧當中踽步前行。
市場藝術家vs. 科學家

擁有清晰的顧客圖像,能幫助企業規劃出更加貼心的消費者旅程,屆時經理人評估經營績效時,不會再局限於單一層面,例如:訂單轉換率,而是可以更加細緻地從不同的角度與階段來剖析消費者的行為偏好。過去由於市場資訊嚴重不足,企業只能從銷售數字來評量市場成果,或者憑藉行業經驗與直覺來預估消費者的行為動向;現在由於人們對於數位科技的廣泛運用,使得企業更容易掌握顧客在實體與虛擬世界的數位足跡,無論是在實體商店、網站、APP、LINE、Facebook、Instagram、Youtube 等線上線下互動點,我們都可以取得比過去更多元的消費數據。消費者瀏覽過那些商品資訊?關注的要點是什麼?考察過哪些「關鍵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 KOL)的看法?分享的使用體驗是正面還是負面?是否進行重複採購?


▲Netflix 創辦人哈斯廷斯另闢「顧客科學」,從DVD 走向線上影音平臺,找到自己的演化之路。

實測驗證需求

唯有「直面顧客」才能瞭解顧客,然後做出正確的服務體驗設計。啟動永無止境的追蹤使用者的偏好與習慣,並且經由實地測試來驗證顧客洞察的結果,是影音串流龍頭Netflix能夠在市場異軍突起的關鍵要素。正確使用數位科技使得Netflix 在殺成一片紅海的影音市場開創出新藍海,這是Netflix 創辦人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 刻意培養出來的企業傳承。如果說賈伯斯(Steve Jobs) 是「市場藝術家」,那麼哈斯廷斯就是「市場科學家」。賈伯斯所帶領的Apple 基本上不做市場調查與分析, 而是著重於創建起獨特的美學風格及培養敏銳的顧客感知能力;哈斯廷斯認為自己並不具備與賈伯斯同等的市場洞察力,因此,在其掌舵下的Netflix 另闢「顧客科學」(Consumer Science) 的新航向以抵達賈伯斯的美麗境界。

同樣是「直面顧客」,Apple 與Netflix 的做法南轅北轍,不過條條道路通羅馬,只要能夠取得顧客歡心就是正確的道路,並沒有優劣之分,就像我們無法比較莫劄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與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的好壞;無法論斷李白與杜甫的高低,重點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成長路徑,感性成分比較多的經理人可以考慮培養賈伯斯般的直覺感知;如果思維模式偏向於邏輯與數理思考,哈斯廷斯就是最佳的學習典範。學習不是全然的模仿,而是啟發自己內在本來就具備的潛能,至於採取何種直面顧客的演化路徑,最終還是要經營者不斷的在現場探索才能進行實證。

閱讀完整內容
能力雜誌2021年3月號

本文摘錄自‎

Netflix 的「AI顧客科學」

能力雜誌

2021/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