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s變台灣流量寶地!爆款文怎麼發?破圈3玩法公開

文/何佩珊 攝影/駱裕隆

「這個流量我覺得是回不去了。」社群行銷專家、只要有人社群顧問創辦人陳思傑看好,Threads將在台灣成為主要社群平台。

這不只是業內人士的體感,還有Meta官方認證。今年三月,Instagram負責人莫瑟里(Adam Mosseri)公開表示,Threads在台灣市場的表現特別出色。

全家、蝦皮加強經營,熱度升溫

研究機構Data.ai的數據也顯示,在五月二十六日至六月一日期間,台灣Threads活躍用戶數,在全球僅次於美國、巴西和日本。另外,從Google搜尋趨勢變化(見下圖)可見,該平台去年七月上線後,熱度雖然很快就從高峰跌至谷底,且安靜了很長一段時間,近半年線圖卻開始向上。


社群數據分析公司QSearch創辦人周世恩指出,這條線圖的波峰與波峰之間,波谷都比前一波來得更高,不斷墊高這個社群平台在台灣的用戶基本盤。

另外,社群行銷專家、電商人妻孔翊緹點出另一項觀察指標:「我們要看一個平台,是不是有這種流量機會,是不是能夠經營得起來,就看它能不能夠有原生紅的人出現。」她認為就這點來說,在Threads上是成立的。

最顯著的例子,或許就是之前在其他社群平台沒有突出表現,在Threads上卻展現出強大「座標之力」的連鎖手搖飲店八曜和茶。

還有越來越多的知名商業帳號,如蝦皮、全家、Netflix等小編紛紛開始在這個新社群上活躍,也都反映出這個平台的熱度正在升溫。

Threads正成為台灣新的流量集散地。那麼,這個平台和其他平台有什麼不同?上面有什麼玩法、有什麼地雷,又該如何才能搶得先機?

三招造浪,搭地區型話題紅更快

首先,要想在上面成為贏家,必須得先對這個平台的運作原則有基本認識(見第四十八頁表)。基於這樣的平台特性,已經有先行者在上面測試出幾個能夠成功造浪的基本玩法。

第一,跟風模仿。

就像是IG Reels或TikTok上,經常會看到不同的人,以自己的方式去表現相同的音樂和舞蹈,Threads雖是以文字為基礎的平台,採取類似做法,也同樣可以創造出不錯的擴散效果。

像是,你可能曾經看過泌尿科醫師、刺青師、特效師等不同職業的人,紛紛以「什麼事情在你的領域是常識,但別人知道卻很訝異」的主題開啟討論串,多能有不錯觸及。

或者,你或許也有印象,今年五月,全家將取貨要攜帶證件與數學公式結合的創意,也創造出近八十萬次觀看。全家表示,發想源頭正是來自國中會考期間,Threads上出現許多以數學公式為哏的貼文的成功跟風之作。

第二招是「海巡」。

所謂海巡,一種做法是透過不斷在平台上創造各種「神回覆」,獲取廣泛注意力,並植入品牌形象。目前在Threads上,將這點做到淋漓盡致的代表,就是八曜和茶。不論是素人、網紅,還是企業品牌帳號文章底下,經常可以看到八曜帳號出沒回文,且常常只是簡單的一、兩句話,就可以創造出破萬觀看數。


▲面對各種行銷管道快速變化,全家便利商店整合行銷部部長陳菀揚(前排者)透露,第 一個法則是先讓自己坐上牌桌,參與其中;第二則是採集體作戰的「行銷都是小編」戰術。

另一種做法,則未必要大量回覆,而是透過頻繁大量掃視平台內容,去找出精準回文機會。如曾有網友貼文分享,他在全家門市貨架上發現的小機關,全家發現該則貼文後,便結合知名動漫《獵人》的哏,主動回覆:「這樣都被你發現?這就是伸縮自在的愛。」該影片的觀看數破一百三十五萬次,全家的回文也已破十萬觀看,並且引來媒體大量報導,將討論熱度外溢到平台之外。

此外,目前Threads尚未有廣告機制,所以海巡還有另一個用途,就是尋找精準客群。

陳思傑表示,在Threads上,你可以看到國中、高中生的畢業告白文,也可以看到各種職場中堅分子的文章,可以看出平台上的組成相當混雜。因此,在無法利用廣告系統鎖定曝光族群的情況下,要確保訊息能精準傳遞給目標客群,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透過海巡,去找到目標族群,並在底下回文。

不過要做這種精準回覆的成本不低,以只要有人社群顧問為例,就為品牌配置多達七名輪值人力執行海巡。

相對於前兩種主動出擊的方式,還有第三種做法,是設計可以建立使用者慣性的主題,讓粉絲主動跟你互動,讓流量主動找上你。

如八曜和茶前陣子相當熱門的猜門市活動,就讓消費者主動上傳各種照片,標記八曜和茶小編,讓他猜這是哪一個門市的照片,就是可以被動匯聚流量的一個經典案例。

不論是上述哪種做法,如果能搭配台灣本地的熱門話題,效果還可以進一步放大。孔翊緹觀察,目前Threads的演算法會加強曝光的是地區型關鍵話題。舉例來說,當台灣很多人在討論飲料店時,如果你也發一篇飲料店貼文,就比較容易被更多人看見。


像是之前知名家具業者Ikea搭上統測話題,或是Computex期間在貼文中寫到黃仁勳,都能成功抓到流量。

不過Threads的價值,不單純只是追逐新平台上的流量紅利,同時還是一個低成本實驗場域。

「Threads成本太低了,我發一篇文,五分鐘我發現它沒有到我預期,我就刪掉再重新發一篇就好。」以「戴蒙老闆好機車」短影音頻道為人所知的二手機車行貳輪嶼老闆林弘毅說,「你只要丟上去,它很快可以讓你知道說,你這篇文有沒有爆。」

而且不同於現在在臉書、Instagram發文大多需要花時間製圖或拍攝影片,製作成本相對高,而且在觸及成效普遍降低的情況下,也必須審慎使用每一次發文機會。

但Threads沒有這樣的問題,甚至還可以去別人的版面,利用別人的貼文做實驗。

還有陳思傑提到,因為Threads有出圈率高的特性,所以很適合用來測試一個話題在市場上的共鳴程度。現在有些哏,他們會先丟到Threads上,如果反應不錯,再拿到其他社群行銷管道上使用。怪奇事物所也做過相同測試,並成功轉換出商業收益。

容易文紅人不紅!全家一招強化連結

當然,新平台有機會,也存在挑戰。孔翊緹指出,雖然Threads的演算法比較容易破圈,但也因為更著重話題而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讓每篇貼文都更像一次獨立事件,未必能將聲量累積回帳號本身,於是「文紅人不紅」的情況就很常見。

如何在追求爆文的同時,還可以有效的與自己的帳號、品牌、產品強化連結,在獲取流量的同時,也達到商業目的,正是最挑戰的地方。

對此,在各大社群都有亮眼表現的全家,採取全民皆兵的作戰方式。

「嚴格來講,我們沒有小編。」全家便利商店整合行銷部部長陳菀揚說,「全部的行銷都是小編。」

他的意思是,雖然實際上會有一個掌管各社群帳號,負責發文的角色,但內容發想,其實是來自包括他本身在內的全體行銷同仁,而小編的任務更像是「指揮交通」,要確保不同內容可以在不同管道,在正確時機發出。

會有這樣的安排,是因為他認為社群變化太快,且個人生活經驗有限,如果只靠一位小編,很難快速對應這麼多社群平台;再加上全家商品既多且雜,小編很難掌握所有的商品需求與品類特性。舉例來說,遇上端午節,負責鮮食的行銷人員會想到可以用茶葉蛋搭配立蛋的哏,但小編就未必能聯想到。

所以,對於可預期的檔期式活動,都是由每個品類負責人,在每週共同會議中,各自報告如何運用各大社群平台和全家App的各種情報傳送管道,做行銷規畫;而面對突發狀況,如在Threads上發現回文機會,他們則是會立刻在群組上回報,啟動協同作戰,快速回應。

經歷過臉書、YouTube、Instagram、TikTok等各種社群多年來的洗禮,面對新崛起的Threads,身經百戰的玩家們,已在短時間內測試出許多有效玩法。當然,大家心裡也清楚,只要平台推出新功能,或做一處演算法更動,這些訣竅也可能失靈。

但在流量成本高漲的今天,眼前每一分免費流量,都顯彌足珍貴。而且這些年社群發展的經驗也告訴他們,如果不入場,就永遠不會找到答案。

都是文字社群,X在台卻紅不了?Threads贏在2大流量密碼


「為何X(前身為推特) 不行,Threads可以」,是許多人看到Threads在台灣快速崛起的一大疑惑。

不論是以文字為基礎的社群形式,或是使用者功能介面,2個平台都十分相像,但在台灣市場的經營成果卻大不相同。

擔任X廣告代理商多年,潮網執行長駱呈義認為,從Dcard和批踢踢等論壇可以看出,台灣人本來就有匿名討論平台的需求。而具備這個特性的X,在台灣之所以一直沒有產生太大影響力,他指出2件事很關鍵:

第一,做社群最難的,是「第一桶人」的累積。而相比於Threads有Meta以母平台之力,從IG和臉書2大管道大力導流,X當年在台灣則是從零開始。

第二,在起步基礎相對差的情況,X在台灣投入的資源也是比較少的。除了沒有落地開公司,也沒有像其他社群平台一樣,積極去開發、經營創作者。

但對社群平台發展來說,有沒有活躍內容產製者相當重要。

反觀Threads。社群行銷專家、只要有人社群顧問創辦人陳思傑指出,對創作者、KOL或名人來說,一進入新平台就有大量追蹤人數基礎,還有流量紅利可以拿,幾乎沒有理由離開。

先天基礎,加上總統大選與青鳥行動這兩股東風相助,Threads才能做到X過去無法在台灣達到的影響力。(文●何佩珊)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 2024/7月 第1912期

本文摘錄自‎

Threads變台灣流量寶地!爆款文怎麼發?破圈3玩法公開

商業周刊

2024/7月 第19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