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智能拚整合 邁向虛擬電廠

葉惠青甫上任大同智能董座兩個月,啟動短中長期營運目標,未來將走向綠電虛擬電廠,通吃電力與碳權交易市場。


▲葉惠青暢談大同智能的營運藍圖,有信心可以成功搶占綠電交易市場商機。彭世杰/攝



甫上任兩個多月後,新北市前副市長葉惠青首度以大同智能董事長身分接受《財訊》獨家專訪。這段時間裡,他已大刀闊斧將大同集團旗下所有智慧能源相關的事業部門整合,以新面貌繼續邁步向前,拚今年內登錄興櫃,長期目標是成為綠電虛擬電廠,通吃電力與碳權交易市場。

葉惠青於二○○四年就擔任第一任的經濟部能源局局長, 也曾任新北市副市長、新北市與台南市經發局局長等,不但熟悉政策發展,更了解企業需求、產業發展,這次大同成功找來葉惠青擔綱大同智能董座,直接為其智慧能源事業布局注入了強心針。

不只賣綠電儲能設備要賣新商業模式

在葉惠青的建議下,大同集團成立了大同智能,集結以太陽光電為主要業務的大同永旭,以及既有的智慧能源、微電網、儲能系統等事業單位,下一步將導入新的商業模式與技術,布局智慧能源系統,跟上未來能源趨勢。

「整合真的太重要了!」葉惠青說明為何第一步要先從整合做起,以用電大戶為例,過去大同如果只帶太陽能光電一個項目去談生意很難拿到訂單;今天帶著太陽能光電加上儲能,也可能做不到生意,但如果是帶著一個系統整合、新的商業模式過去,機會就大增。

葉惠青指出,未來能源趨勢有三個重要元素。第一,創能、儲能、節能、用能必須整合起來。第二,導入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新技術,不同場域將看到不同科技應用。第三,發展不一樣的商業模式,例如工業用電大戶和學校的需求與應用都不一樣,必須要拿出不同的解決方案滿足不同的用電情境。

葉惠青規畫,首先大同智能要透過儲能、充電樁、聚合商取得綠電資源,再整合到虛擬電廠(VPP),就可以參與各種市場與商業模式。其一是電力市場,「電力市場有太多可以玩的事情!」過去太陽能光電只有FIT(躉購費用)一種玩法,而現在有綠電憑證,受惠於綠電先行,也有了售電業,可以自己找客戶。儲能的玩法更多,台電推出的AFC調頻輔助服務雙邊合約只是剛開始而已。


▲大同智能積極整合後,不再局限於太陽能,更放眼智慧能源系統應用的各種場域。取自官網

下半年新增裝置量瞄準E-dReg 商機

不僅於此,葉惠青更關注立法院正在審議的《氣候變遷因應法》,一旦通過,代表未來台灣將發展碳權交易市場,開始徵收碳費,包括碳定價、碳權、交換制度等都會陸續出來,這又將產生其他驚人的商機。

綠電已激勵台灣儲能商機爆發,更吸引了許多外商加入競爭,大同是目前唯一同時取得台電AFC調頻輔助服務雙邊合約,以及電力交易平台調頻備轉交易資格的廠商。身為本土廠商代表,葉惠青表示,國外廠商拿著某些關鍵設備、解決方案進來,即使在海外有豐富的實績,但進來台灣不是只有一家廠商就可以全部做得來,還是需要有系統整合的能力,「我覺得大同可以做到。」

葉惠青也認為,台灣儲能應用的場域尚未全面性的開展,除了電網端的AFC調頻,還有發電端的全黑啟動,用戶端有削峰填谷,甚至與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光電等結合在一起,要讓這些市場機會冒出來,必須有相關的配套措施同步跟進。

展望未來大同的儲能布局,葉惠青計畫,今年下半年新增六MW(百萬瓦)儲能裝置量,主要瞄準E-dReg 增強型效能服務,明年再增加四十四MW,二○二五年達到累計三百MW的目標,希望拿下台電輔助服務市場三成的市占率。

不過,未來E-dReg 建置需要更大的資金成本與技術門檻。葉惠青透露,台電要求交易量要達到五MW,電池容量就必須要有一二.五MWh(百萬瓦/時),雖然台電也給了更高的費率,但廠商必須承擔的成本也相對較高。至於土地的部分,大同智能利用現在大同集團既有的資源,在龍潭、大園工業區的土地進行儲能容量建置,未來將繼續在其他工業區尋找土地,也必須解決饋線的問題。



預計年底登興櫃目標兩年內轉上市

因此,葉惠青指出,大同智能後面的資金需求會愈來愈大,一定會進入資本市場,預計今年底前就可望先登錄興櫃,希望兩年之內可以轉上市交易。

葉惠青認為,隨著碳中和、RE一○○倡議、用電大戶條款等各種因素激勵下,現在綠電已是供不應求,未來成長可期,客戶群也會愈來愈多。他強調,大同過去累積的基礎非常好,人才也很不錯,機電與系統整合的能力也是強項之一,現在更成功拿到了售電執照,未來一定會走向綠電虛擬電廠。

大同集團近年飽受負面消息籠罩,生產多晶矽太陽能晶圓的綠能科技、面板廠華映相繼破產下市,更因此引發多次經營權更迭。大同智能將背負著新的使命,要以新的面貌走向資本市場,如何重新贏得投資人的青睞,就看葉惠青怎麼帶領這家公司,繳出第一張亮眼的成績單。

閱讀完整內容
《財訊》第655期

本文摘錄自‎

大同智能拚整合 邁向虛擬電廠

《財訊》

第6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