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造PC、手機到造車 鴻海遇上裕隆

鴻海將要複製過往在資通訊產業的成功模式到電動車的整車組裝,除了要打造一條龍的生產鏈,還提出「製造、營運在地化」的模式布局電動車製造。

文 ● 莊家源


今年十月十八日,鴻海科技日(HHTD 22)在台北南港展覽館登場,此次發表兩款全新自主開發的電動車方案Model B跨界休旅車、Model V全地形電動皮卡,現場還同時展示Model C量產款,預計明年由品牌客戶台灣交付消費者,展現鴻海在電動車領域發展的決心。在關鍵零組件方面,今年秀出自行開發製造的EPS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固態電池、碳化矽功率模組、電動車載充電器、充電樁、直流轉交流電逆變器等應用元件,展現鴻海在電動車上下游布局的完整性,並宣示未來十年在電動車領域的CDMS(Contrac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ervice,委託設計製造服務)商業模式。

鴻海新車齊發

近期電動車市場進入白熱化,不只新興車廠百花齊放,傳統車廠也開始積極進場。根據經濟部預估,台灣電動車產業預計在二○二五年產值將達到六千億台幣,若再加上零組件產值與整車工業,將成為新興兆元產業。

由於傳統汽車過去為機械工業,電動車則更像手機、電腦這類電子產品,儘管台灣在全球汽車工業無法占有一席之地,但當電動車供應鏈更往資通訊(ICT)產業靠攏,這也讓台灣更有利搶占未來汽車工業的大餅。

從二○二○年MIH聯盟成立以來,目前已有二四七九家企業加入,產業涵蓋軟硬體、服務等領域。一開始大家都在懷疑「鴻海到底會不會造車?」,但相隔一年過後鴻海一口氣推出三款電動車,分別是休旅車Model C、豪華轎車Model E、電動巴士Model T,今年再推出跨界休旅Model B、全地形電動皮卡Model V兩款新車、與Model C的量產版,這也讓大家見識到鴻海驚人的執行效率。

MIH聯盟執行長鄭顯聰曾表示,MIH平台能夠幫客戶完成八○%的基礎工程,客戶只要專注在二○%的差異化,這將能大幅縮短車廠開發電動車的時程。就在MIH聯盟成立的同時,鴻海與裕隆共同合資成立「鴻華先進科技」,由鴻華先進提供整車工程與造型設計與開發,這也讓裕隆旗下納智捷成了MIH首位客戶。

這次納智捷推出的電動車n7就是以Model C作為基礎,打造七人座休旅車,同時喊出國內同級距唯一百萬內的電動休旅,就在今年九月一日開放預訂後,首波預購就有一.五萬名車主搶訂。在電動巴士Model T部分也有進展,目前已陸續交付給台南府城客運、高雄客運等。


▲鴻海電動車2025年拚全球市占率達5%(官網)


BOL創造EV出海口

一直以來,鴻海都扮演著幫客戶代工、組裝的角色,並強調不做自有品牌,像是PC、NB、手機等。現在鴻海將要複製過往在資通訊產業的成功模式到電動車的整車組裝,董事長劉揚偉提出「製造、營運在地化」BOL(Build Operate Localize)的模式,透過營運本地化布局電動車製造。

在今年科技日亮相的Model B、Model V和Model C量產版電動車將在台灣、泰國和美國三地生產,台灣部分將會與裕隆三義廠合作,Model C量產款預計二○二三年由納智捷交車,Model B則預計二○二四年量產。

在海外布局方面,鴻海在二○二一年以二.三億美元買下美國電動新創Lordstown俄亥俄州廠房,作為北美生產製造基地,並協助Lordstown量產電動皮卡,預計今年底交車,在美國威斯康辛州與墨西哥也同樣建立生產基地。

另外,還有分別與中國最大汽車製造商吉利、泰國國家石油公司(PTT)成立合資公司,未來也規劃在當地生產電動車。

其實無論是電動車、PC、手機等,鴻海的優勢是垂直整合及全球供應鏈管理能力,目前產業中很少有公司同時具備這些能力。因此,鴻海在電動車發展上是希望將零組件商品標準化、模組化以擴大市場並降低成本,所以發展重點會鎖定平台技術與零組件廠商合作,未來也會優先選用MIH聯盟成員的產品,希望旗下產品能採用MIH成員逾五成以上零組件。


n7為納智捷轉型揭序幕


沒有永遠的勝利,只能不斷向前進!第一款MIT電動車納智捷n7展開預購,而這也是裕隆集團執行長嚴陳莉蓮從夫婿嚴凱泰手中接下經營棒四年所繳出的首張成績單,以兩波預售接單逾2.5萬張訂單量來看,顯見吸單相當成功,光這2.5萬台訂單比過去三年全台電動車銷售總量還多,為裕隆及納智捷注入一劑強心針,且車還沒量產出貨,在品牌日後裕隆股價已先行反應慶賀。

吸單逾2.5萬張嚴

陳莉蓮20日在《Luxgen新起點》品牌日活動上指出,近四年來帶領裕隆集團進行轉型升級,隨著納智捷全新電動車n7的推出,是納智捷新起點的開始。事實上,裕隆2019年一次認列納智捷等資產減損導致大虧244.65億元,當年每股虧損16.61元創歷年之最,在沒有財務包袱下,這次n7若能順利且成功推出,對裕隆是加分。

根據裕隆規劃,n7新車預計從2023年底開始交車,若以n7預售價百萬元計算,2.5萬張訂單將可挹注裕隆營收逾250億元,並自2024年起開始貢獻業績。在10月18日鴻海科技日當天,嚴陳莉蓮以重要貴賓身分出席,活動結束後搭乘量產版Model C,而這款掛上Luxgen嶄新品牌識別的n7正是納智捷首款推出百萬電動車,同時也為20日納智捷品牌日發表暖身及啟動第二波預購,以第一波1.5萬張預購單及第二波1萬張來看,總計已吸單逾2.5萬張,若全數轉為「有效訂單」,則納智捷董事長左自生口中的「要搶下台灣電動車市場半壁江山」目標將可達陣。

裕隆及鴻海(2317)合作布局電動車,雙方合資成立鴻華先進,在台灣由裕隆負責研發、製造及銷售,而鴻華先進Model C第一個客戶就是納智捷n7,儘管距離2023年底上市前還有一年時間,不過因打著「5+2人座的大車室空間、媲美超跑等級的零百加速3.8秒高性能、超過700公里的超長續航力」,最重要是百萬價格內,這樣殺的價格及完美的電動車訴求,儘管售價尚未公布卻成功吸引買家瘋搶。

納智捷n7產品包括標配ADAS LV2+先進輔助駕駛系統、充電一次就可以從台北開到高雄的420公里續航力的「單電機版」,另外兩版本為媲美超跑等級的零百加速3.8秒高性能定位為「雙電機版」,超過700公里的超長續航力的「長程版」,而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口中的百萬內電動車就是單電機版。

左自生也透露,n7於2023年底上市後,首波1.5萬輛訂單目標在三個月內交車,但受到電池、原物料成本飛漲影響,n7自九月初首波預售開放以來,每車生產成本已經提升10萬到20萬元,不過這2.5萬張預購的訂單都能以百萬內入主n7,隨全球晶片及原物料等成本上漲,明年不排除調漲價格。

事實上,MIT電動車的推出,對裕隆及鴻海兩大集團來說都肩負重任,因為從納智捷M7於2009年推出到現在發表的n7,經歷了13年,n7對納智捷而言是一個嶄新的機會,勢必要好好把握,否則只得再等下一個世代車;而鴻海的MIT電動車計畫,由鴻華先進負責開發車款,打造第一個成品n7也是所謂的「3+3」重點發展策略的證明。(戴海茜) 閱讀完整內容
先探投資週刊2022/10月 第 2219期

本文摘錄自‎

鴻海遇上裕隆

先探投資週刊

2022/10月 第 22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