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抗AI」黃彥男的打詐救火任務

專訪數發部長 怎解魔高一丈的深偽詐騙


學界出身的黃彥男,以政治素人之姿挺進數發部,首要的「救火」任務就是打詐。未來,數發部如何從法律和技術面主動出擊?又要如何推動平台管制的新法?

撰文/陳子萱

「投資詐騙近兩年來成長快八○%,數位發展部要怎麼解決?」

「我們會常找平台業者喝咖啡、道德勸說,我還會『威脅』他們來配合。」首次站上立法院備詢台,新任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語氣溫順,還沒習慣立委的窮追猛打,卻脫口說出威脅二字,嚇壞旁人,反讓立委們出面緩頰應是「循循善誘」、「督促」業者。

政治素人初登場,不熟悉鎂光燈,首次踏進國會殿堂,他婉拒聯訪、在鏡頭前有些彆扭,媒體對新部長的形容,清一色是「緊張」。

今年五月,黃彥男暫時卸下中研院學者的身分,接掌數位發展部部長。過去,他以資安專家的角色,在產學界走跳,當過威達雲端電訊總經理、電腦學會理事長,也曾走進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獻策,資歷完整。如今轉任政務官,做足準備的他仍不免戰戰兢兢。

「第一次去剛開始當然會有點緊張……。」首次備詢秀隔日,他接受《 今周刊》專訪坦言,自己沒受過政治訓練,有些詞用得很natural(自然的),沒想到喊話「威脅」業者,成為意外插曲,「在政治上是該避免,這還要學習。」他靦腆笑說。

備詢台上一番直言,顛覆黃彥男溫和書生的形象,卻也透露出他骨子裡改革心切。畢竟,第一次當官,就得扛起救火隊長的重任。

過去兩年,唐鳳領導下的數發部,遭外界質疑打詐、資安控管不力,又有預算編列浮濫等爭議,飽受批評。黃彥男力求扭轉負面觀感,就任後立刻提出「打詐」、「數位韌性」、「數位經濟」施政三箭;第一支箭,就要射向詐騙問題。


▲黃彥男過去在產學界耕耘,如今以政治素人之姿踏進數發部,首要任務就是打詐。攝影·蕭芃凱

Profile 黃彥男
出生:1960年
現職:數位發展部部長
經歷:
• 中華民國電腦學會理事長
•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主任
• 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副執行祕書
• 威達雲端電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學歷:
• 美國馬里蘭大學電腦博、碩士
• 台灣大學電機系學士

推廣告實名 管制平台

「數發部兩年前成立時,沒有看到現在的詐騙問題。從零開始,當然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儘管談起打詐,黃彥男強調,前部長唐鳳已經奠定基礎,像是剛通過的《電子簽章法》就是工具,有助於身分辨別,新官上任並非大破大立,而是穩健延續施政。

但其實,他也嘗試改革。黃彥男走馬上任,率先簽署一份公文,將二○二五年數發部的出國預算刪減二○%、約一千五百萬元,為的是減少不必要的出差,將預算用於打詐系統的開發和維護上。

今年五月初,內閣交接前,行政院通過「打詐新四法」草案,準備送往立法院審議,其中被視為「打詐專法」的《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更是黃彥男最寄望的工具,這部法有望讓數發部擁有執法權限,從數位經濟源頭防堵詐騙。

「為什麼假廣告、投資詐騙這麼多?因為現在無法要求出資者或廣告商用實名制。」他解釋,未來打詐專法通過,數發部就有法源要求所規管的數位經濟產業,包括網路廣告平台、第三方支付服務、電商、網路連線遊戲四大產業類別,落實廣告實名。

具體來說,不論是廣告出資者或第三方平台的虛擬帳號,未來可透過《電子簽章法》裡的數位簽章,確認身分識別,以利實名制。法規也可以要求境外平台在台灣落地、設有法律代理人,違者最嚴重可以限制接取、禁止在國內服務,尤其有望針對TikTok進行管制。

「這些法案,讓我們有工具要求像是Meta、Google、LINE等平台來配合。」他強調,當有法律作為後盾,就不再需要「威脅」。

推民眾識詐 建置通報網

不只被動等待新法,產學界出身的黃彥男,也從技術面著手,要先推動民眾「識詐」的新文化運動。

數發部成立後,持續擴大推動「政府機關短網址」,也就是將政府單位冗長網址,轉為gov.tw結尾的精簡網址,增加民眾識別度,減少詐騙網站冒用的風險。

此外,數發部還加大「簡訊短碼」機制,讓政府機關申請以「一一一」開頭的號碼發送簡訊,有助民眾識別可信任的資訊。截至今年五月,已經有三十四個中央部會和地方政府(共計二一三個機關單位)在使用短碼發送簡訊,黃彥男期盼,「未來民眾收到『○九』開頭的政府簡訊,都要有所懷疑。」

跨出公部門,他也努力將短碼制推向民間。黃彥男舉例,目前中華電信簡訊都是「一二三」開頭、台灣大哥大也使用短碼與客戶聯絡,「我們正在鼓勵可信任單位包括銀行、電商平台,都來申請使用商業短碼。讓民眾重新建立對訊息的信任機制。」

針對各種詐騙訊息,他更宣示,三個月內要成立「打詐通報查詢網」,讓民眾看到可疑資訊,直接上傳平台通報處理,數發部會「用AI對抗AI」,將各方上傳的大量文字語意、圖片,用AI自動化來判斷分流。

按黃彥男的規畫,未來通報平台上的資訊內容,經AI分流後,會分派給各部會,判斷訊息的真偽,並啟動後續法律程序,判斷結果也會公告,以利民眾查詢。打詐網將由資安院、工研院共同開發,用大數據分析做到「事前預防」,為民眾築起防護網。

過去,數發部在管制網路詐騙內容的角色定位,以及各部會的權責分屬,經常分界不明,引來踢皮球的質疑。對此,黃彥男倒是定義得很明確,「數位經濟路網就像高速公路,公路有沒有韌性、能否阻擋天災人禍,這個規畫在數發部。」

他舉例,在這條數位公路上,各類訊息還是回歸主管機關監管,像是有人散播兒少不良訊息是由衛福部處理,金融詐騙交由金管會管控;但數發部也非置身事外,「我們要把遊戲規則講清楚,不能散播什麼訊息、不能做資安攻擊、竊取個資……,這些都要由數發部規範。」

然而,不只詐騙和資安防堵,面對未來更多假訊息、AI深度偽造內容、新型態科技犯罪,究竟數位世界的「遊戲規則」是什麼?外界期待主管數位平台的數發部,未來能比照歐盟拋出《數位服務法》的法案,強化平台責任。

不過,立法茲事體大。黃彥男坦言,數發部還要花時間去了解,任何立法都需要民意支持。而他也強調,「民主國家通過一定有它的道理。」若法規能讓業者一起肩負責任、對管制惡意訊息有幫助,當然應該學習,這是日後努力的方向。

他舉例,未來會有更多深度偽造的影像或圖片、AI產出的文章,這些AI生成內容不見得都屬惡意,很多是幫助行銷宣傳或減省人力,但管制上仍應有「使用AI生成」標示。目前雖已有辨別真偽的技術,未來還是要有規範,未註明使用AI就屬違法,才能協助大眾判讀,這部分已納入「打詐專法」草案裡的平台廣告規範。

新科技需要適度規管,卻也潛力無窮。


▲在首次的媒體茶敘,黃彥男(中)強調,將延續前部長唐鳳的基礎,加強打詐,並將台灣打造為AI島。數發部提供

打造台版AI矽谷

黃彥男帶著產學界的期待,準備為台灣AI發展鋪路。他正著手規畫AI生態園區,要打造「台版AI矽谷」,從硬軟體和外商投資、扶植完整的AI生態系,目標二六年創造兆元產值的經濟奇蹟。他誓言要在AI產業裡,形成另一座護國神山,讓台灣在全球數位產業裡,擁有國際發言權。

政治素人挺身救火,從打詐到平台監管都是棘手難題。學者部長目標遠大,如何讓願景成真,用專業翻轉數發部,各界引頸關注。

打詐新四法
包含《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草案、《科技偵查及保障法》草案、《通訊保障及監察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洗錢防制法》修正草案。

《數位服務法》
2022年11月於歐盟正式生效,第一階段先適用於大型平台,2024年2月起全面納管所有平台。規定社群媒體、搜尋引擎等網路平台,須對不實資訊、仇恨言論、危害兒少、強迫推銷等內容負責,違者最高可罰該企業年度全球營業收入6%的罰款。 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2024/6月 第1433期

本文摘錄自‎

「用AI抗AI」黃彥男的打詐救火任務

今周刊

2024/6月 第14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