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核心的科技部門,只要中國仍是美國最大的國際秩序挑戰者,美國就會繼續實行嚴格的政策。這也是中國企業在國際化過程必會遭遇的天花板。
張倩燁專欄
▲英國在5G排除華為,可能有來自美國的壓力。美聯社
新冠疫情帶給人類的變化是廣泛的,或許直到疫情結束多年後,人類才可以清楚盤點,從日常生活方式到全球權力格局,有哪些方面被這場疫情深刻改寫。
但一個很確定的方向是,疫情加速了中美兩大經濟體的經濟民族主義發酵,這將在經濟、政治、科技等多方面加速「脫鉤」(decoupling)進程。
美遏制圍堵中國高科技企業
目前的中美關係已經處於中國與美國建交以來的最低點,中國方面的「戰狼式外交」自然是主要原因,但其深層推動因素是中國從上到下整體的過度自信與自大;美國方面,川普(Donald rump)政府的民粹風格是長期變數,但疫情使得經濟民族主義成為川普召集政治支持、爭取連任的最後手段,這是川普政府不斷向中國挑起敏感話題的最主要原因。
川普政府近期頒布的一系列內政與反科學言論遭到不少批評,批評的聲音不僅來自共和黨菁英,甚至包括一貫對川普表達政治支持的《福斯新聞》(Fox ews )。這種風向使得川普更加感到「眾叛親離」,使得他在大選前走向更加極端的政策方向。
隨著美國宣布可能禁封TikTok(抖音)、微信、對華為特定員工實施簽證限制,發起了新一輪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遏制圍堵措施。
此前,印度已宣布禁封微信、TikTok等一批中國應用程式。本來仍有機會參與英國5G建設的華為,也被英國以安全名義排除在5G名單之外。中國的高科技、互聯網企業此刻已觸碰到中美在全球戰略競爭的系統性「天花板」。
據英國媒體報導,華為在英國被「除名」5G的真實原因並非安全原因,而是英相強森(Boris Johnson)受到了來自美國川普方面的壓力。今年二月,英國還曾允許華為在5G網路建設中參與一些利潤不高的邊緣工作,這也證明英國認為自己是可以管控華為的安全問題。
英國將華為撤出的最後期限設定為二○二七年,被認為是給華為未來重新加入5G建設留下一絲喘息機會。英國或許寄希望在今年美國大選後,與下一任美國總統重新調整盟友關係,帶給英國國際貿易更多政治空間。
與英國的心態相似,中國企業也對今年的美國大選抱有希望,寄望中國與下一屆白宮重新修復中美關係,簽定新的貿易協議。
中國確定未來以「內循環」為主
疫情無疑沉重打擊了中國雄心勃勃的「一帶一路」倡議。雖然在國內的疫情得到控制後,中國努力向其他國家提供醫療援助,但最初武漢地方政府瞞報疫情信息、反應遲鈍,中國的國際形象已大打折扣。
儘管東亞地區已謹慎復工,但今年全球貿易衰退之勢已成定局,中國也確定了未來的經濟發展方向要以「內循環」為主,即逐步減輕對外部經濟的依賴。內循環也許是中國經濟發展「日本化」的第一步,也是在疫情後的經濟衰退期自保之路。同時中國也希望與新的美國總統調整中美關係,讓經濟有復甦的希望。
中國進出口行業與民間往來是可以抱持這種美好的期待,但中國的高科技、互聯網企業必須做好未來的外部環境只會越來越差的準備。
美國對於國家安全、個人隱私與知識產權的重視,是貫穿美國建國以來的歷史。早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就有許多往來英國與北美殖民地的商人,將英國的紡織技術等受到英國保護的知識技能祕密轉移到美國,而這種行為也受到美國總統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的歡迎。
今天美國的國際地位得益於二戰後經濟科技的飛速發展,而二戰期間,由於英國應付歐洲戰場已自顧不暇,許多由國家主導的軍事、科技研究不得不轉移到美國的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美國大學就是直接受益者。
二戰後,美國將科技成果進行產業化轉換,同時獲得大量公共財政支持,這成就了二戰後美國的科技經濟起飛。科技本身就是美國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是由於美國人了解自己的發跡歷史,才在成為守成大國之後,格外防範其他新興國家在科技與國家安全領域的挑戰,無論是二戰中的蘇聯、冷戰後的日本,還是今天的中國,因為美國在新興國家身上看到了過去的自己。
美若有新政府也難以在高科技讓步
從這個角度來觀察當今的中美競爭,可以確定的是,即使新一屆白宮有意願與中國緩和關係,在關稅方面做出讓步,但這些讓步只可能發生在不涉及高科技領域的農業與製造業部門。
對於核心的科技部門,只要中國仍是美國最大的國際秩序挑戰者,美國就會繼續實行嚴格的政策。這也是中國企業在國際化過程中必然會遭遇的天花板,已經不是優秀的國際公關團隊或設立一個海外總部就能解決的技術性問題。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中美脫鉤與中國科技天花板
新新聞
2020/第1742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