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2萬代理教師難轉正職
隨著少子化現象與教師年金改革,近年國中小教師開缺錄取率不到五%,平均每七位老師,就有一位不是正式職,代理老師的身心狀況與專業度,正決定著下一代孩子的教育品質。
文/王韻齡
每年五、六月進入教師甄試熱季,近十萬名流浪教師開始拎著一卡行李箱,南征北討去考試。教育部統計近五年正式老師開缺數,國小到國高中加起來,平均每年只有三千名上下,能考上教甄機率低到接近五%,第一波擠不進窄門的流浪教師們,只好接著考第二波長期代理老師缺,往往要忙完整個七月,經歷一番載浮載沉的心理煎熬,才能確定下一年有沒有落腳處。
公立學校的正式教師,必須通過教師檢定取得資格、經過實習,再參加各縣市或各校的教師甄試後才能錄取。若學校沒有正式教師缺額,或是地處偏遠招募困難但又有需求,就會招募長期代理教師。依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規定,學校第一次招募時,要求具合格教師證人員報考;如果「流標」無人報考或是甄選未過,就會進行二招,資格為「修畢師資職前教育課程、取得證明者」;再次流標就只好進入三招,甚至四招、五招,報考資格放寬為具備大學學歷即可。
每個新學期開始,很多家長會打電話到學校問:「為什麼我孩子的導師是代理老師?」教育部統計資料顯示,國小代理教師占比,從九十九學年度的七.三%,到一○八學年度已達到一四.五%,十年來翻倍成長,平均每七位老師,就有一位不是長期任職,這數字的背後,究竟犧牲了誰的權益?
中南部國中教甄多不開缺
少子化與教師年金改革,就像是罩在全國十萬名代理教師身上的魔咒,並且一年比一年更沉重。少子化帶來全國各級學校減班甚至廢校,而年改後退休金縮水,則讓許多中高齡老師不敢退休,撐著留在教學現場,年輕老師因此進不來。本應「新陳代謝」的校園,近年來鮮少引進新教師,《親子天下》從四月中旬起針對全國二十二縣市展開獨家調查,赫然發現一一○學年度全國竟有高達六縣市國小、十縣市國中教甄開缺數都是零(尚不包括七月初才能完成統計的離島三縣市)。
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師培體系年年訓練出一批批想當老師的畢業生,卻因缺額太少,擠不進正式老師行列。即使已考到教師證,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先當流浪教師,福利待遇差一大截,還常遭家長質疑、同事欺負,白天教課、帶活動,晚上備課、做歷屆考古題,不少人身心狀況早已超載,只求隔年教甄能過關,終結被當「派遣教師」的苦情職涯。
近年來在代理老師圈,國中因開正式缺太稀少而被視為「重災區」,想要轉正式遙遙無期。根據教育部官方統計,從一○六到一○八連續三年,國中都不開教甄缺的縣市,在二十二縣市中就占了三分之一,分別為基隆市、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高雄市和屏東縣。
台中市圳堵國小校長楊雅娟感嘆,九○到一○○學年度是國小最嚴竣、超額最嚴重時期,經過十年,這波海嘯的浪頭已撲向國中,接下來就換高中職面臨挑戰。經歷過這波衝擊後,心有餘悸的國小和國中都不會把教師缺額補滿,寧願先請代理老師,萬一日後學生數再下降一波,可能連代理也不用請了。
不適任資深教師應汰換
《親子天下》蒐羅網路上對代理老師議題的留言,發現更多家長關心的,其實是「為什麼我的孩子遇不到好老師」,以及「為什麼不能建立退場機制,讓混的老師離開,給認真的新人進來」。
儘管教育部國教署明文規定「教師有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工作等情事,應於五日內召開校事會議,決議自行調查或申請專審會調查,倘調查屬實,應審議是否有輔導改善之可能。如有輔導改善之可能則應進行輔導,倘輔導無成效則應決議解聘或不續聘。」
但實務上能達到解聘標準的老師,少之又少。記者經多方採訪後發現,主要問題出在執行上的困難,被詬病許久「師師相護」的氛圍依然存在,就算全校公認不適合教學的老師,想請走他也是困難重重;加上校園內長期「年資優先」、難以撼動的文化,在在保障著資深老師的工作權,卻對年輕老師及想擠進窄門的代理老師非常不利。
事實上,鄰近國家就有努力打破教師年資優先的前例。首爾教育研究院長金鎬城在二○一○年發表「韓國師資培育制度分析」,批判「終身型教代理教師數位專輯師資格證」,認為取得教師資格後,經過一定期間需定期更新或評鑑,建立一個不合格師資能離開教職的有效配套措施。
高雄市教育局副市長陳佩汝曾與校長組團,去韓國參訪教師任期制,感嘆同樣「尊師重道」的韓國,卻能實施教師六年一期輪調制,避免「教育公務員」長期待在同一學校、職位上而懈怠,當資深老師換去新學校,又變成「菜鳥」,心態上就得鍛鍊自己,隨時調整教學並保持工作活力。
協助代理老師職前訓練
公部門推動組織變革不易,民間團體卻已找到方法,協助代理老師做「職前訓練」。
長期投入偏鄉公辦民營教育的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吳明柱說,老師如果完全沒有教學經驗,貿然走進教室「下場一定很慘」,他分析,非本科出身的大學畢業生,可能考上代理老師卻沒受過相關訓練,只能從自己十多年前念國小、國中的經驗去揣摩,但新的教材內容與學生的樣態、需求都大不相同,一開始必然受挫,班上孩子也會無所適從。
因此基金會針對轄下七所學校,每年七月底、八月初各辦一場新進教師培訓營,傳授如何提問、素養導向教學、師生對話等,從教學力到班級經營給予密集訓練,希望協助這群年輕人做好該有的準備。
TFT(為台灣而教)也從二○一三年起,招募對偏鄉教育有熱情、沒有教師背景的年輕人,給予專業培訓,並提供全程(兩年)支持及合理的薪資。
當你我身邊出現愈來愈多「派遣教師」,察覺到事態嚴重的立委、教師團體疾呼「不要把代理教師當成免洗筷,用過即丟」,立委范雲更抨擊:「這已不只是勞動問題,還影響到學生的受教品質了。」 她要求教育部應更嚴格把關,規劃降低班級人數,參考OECD成員國平均國小一班二十一個學生、國中一班二十三個學生,減少教師負擔,才符合一○八課綱的目標,透過政策力量讓代理教師比例逐漸回歸正常。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你家孩子的老師是「教育臨時工」嗎?
親子天下
2021/第119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