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疫情各有高招 看百大CEO的危機處理

5月19日,全台因疫情爆發進入三級警戒,讓企業營運備受挑戰。本刊走訪多位2020年《哈佛商業評論》台灣CEO 100強的優秀領導人,看他們如何處理危機?

文/張彥文
自從台灣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而進入三級警戒以來,各類商業活動受到大小不一的衝擊,企業更是如履薄冰,既要維持營運、又要避免員工染疫,如何掌握適當的平衡點,在在考驗企業領導人的「應變力」。

名列2020《哈佛商業評論》台灣CEO 100強的傑出企業,面臨到如此突如其來的衝擊時,如何處理當下危機?

中租控股提前一週進行遠距部署

以去年創下營收594.8億元和每股稅後盈餘(EPS)12.2元歷史新高的中租控股來說,觀察到疫情逐漸升溫後,在政府尚未宣布三級警戒前一週,就已推動員工分流上班,同時,清查同仁在家工作的軟硬體設備,是否可以支援遠距上班。

進入三級警戒後,中租正式調整各部門作業方式,業務部門將拜會、徵信、對保和簽約等流程移到線上。內部會議也滾動修正,以往最多五至七名,可以戴口罩進行實體會議,防疫升級後,會議室大都關閉,與會者在自己的座位或家中,進行線上會議。
中租採取的做法,正是目前許多企業防疫的「基本動作」。在疫情發生時,先盤點內部的設施和人力,哪些人可以在家上班?如何人員分流?以降低接觸及感染風險。

神基科技針對工作性質彈性安排

神基科技的做法也很值得參考,他們把員工分成兩個族群:第一種能獨立工作,第二種必須協同工作。能獨立工作的部門,像是人力、財務、投資人或媒體關係等,就列為在家上班的第一波名單。

第二種族群,必須與其他部門協作。例如,研發一項新產品,需要電子工程師、機構工程師和電磁工程師在不同階段協作,少了任何一個人,都會影響進度。針對這個族群,如果重新規畫工作流程,把部分工作轉為獨立完成,就能減少這些員工進入辦公室的時間。

台灣百和靈活應變維持社交距離

另外,像是黏扣帶大廠台灣百和,為了讓行政部門的同仁分流工作,就將一棟原本11月才會完工啟用的新大樓,先清出一層,搶先裝修,多出一個可容納50多人的辦公空間,讓三分之一行政人員分流到此上班。

至於生產部門,則將三班制、每班八小時的工作時間,全部縮短一小時,利用這一個小時做清潔消毒。

百和設有員工餐廳。在疫情下,行政部門同仁一律在座位上吃公司準備的便當;多出來的餐廳空間,則讓生產部門的同仁採梅花座、每個人有固定座位,等同實聯制,萬一疫情發生時,可以迅速匡列近距離接觸的人員。

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企業都已了解,最高指導原則就是在維護員工及客戶健康的前提下,維持企業的正常營運。但到底怎麼做到位?以下四位《哈佛商業評論》台灣CEO 100強的企業家,分享他們因應疫情的處理之道。

閱讀完整內容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第179期

本文摘錄自‎

因應疫情各有高招 看百大CEO的危機處理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中文版

2021/第17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