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富有到赤貧 委內瑞拉怎麼了?
委內瑞拉近一年來是國際新聞中的常客,最主要原因在於這個國家陷入惡性通貨膨脹的困境。民生凋敝之下,自2014 年以來,約有300萬占總人口十分之一的委內瑞拉國民「用腳投票」離開這個國家,帶給周邊國家如巴西、哥倫比亞嚴重的難民問題。委內瑞拉也因為窮困,無法購買民生必須用品,加上來自美國的制裁,使這個國家民生物資短缺而陷入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為了對抗經濟治理無方的總統馬杜羅,反對黨「人民意志」黨進而推出另一個總統瓜伊多與之抗衡,後者甚至得到美國、加拿大以及歐盟主要國家的承認,而出現「一個國家、兩個總統」的詭譎局面。
說也奇怪,委內瑞拉過去其實相當富有。這個座落於南美洲北方的國家,面積約為26個臺灣,1922年由荷蘭皇家蜆牌石油公司於北部的馬拉開波湖區發現石油之後,委內瑞拉的經濟發展高度依賴石油出口,石油出口帶給委內瑞拉巨大的經濟利益。但是,身為世界第五大產油國的委內瑞拉為什麼反而深陷經濟危機?
貧富差距大 階級對立
翻開委內瑞拉的歷史,不難發現這個國家其實存在嚴重的社會階級對立。一邊是地主以及靠石油開採產業富起來的管理人員、工程師與勞工,另一邊則是一般經濟水平不高的民眾。
1980年代的經濟不景氣帶給這個依賴石油出口國家沉重的打擊,一場發生在首都卡拉卡斯貧民區的抗議,在警方鎮壓下約有400 多人死亡。而於1998年當選總統的查維茲,與過去總統最不一樣的地方,是要求石油出口獲得的利潤,要分配給社會上每一個民眾,而不只是過去的受益者。
這當然引起既得利益者的憤怒,2002到2003年,委國出現石油勞工大罷工以及反對黨發動的流產政變,但是在「經濟再分配」與「追求社會正義」的民眾呼聲中,查維茲繼續通過選舉贏得總統大選,直到他2013年罹癌逝世為止。嚴重的階級對立,使這個國家的社會信任低度發展,這有利於強人獨裁政治的出線,但不利於著重契約精神的經濟發展。
從荷蘭病到惡性通膨
在經濟學研究中常常發現,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常常會出現過度依賴該項資源的出口,造成貨幣升值而不利於國內工業與農業的發展。因為高估的貨幣利於進口而不利於出口,造成製造業發育不良的狀況,這就是「荷蘭病」。
委內瑞拉在裴瑞茲總統執政的1970年代,為避免染上荷蘭病,著重國內製造業的發展,但是查維茲執政的時代,為了改善底層民眾生活狀況,平均分配社會財富,只重視分配面而忽略生產面,委內瑞拉的經濟結構並未以創建製造業為目標,反而更依賴石油出口。在1990年代末期,石油收入占委國出口結構約60%-70%,到了2008-2014年間,卻高達96%。
然而,歷史經驗證明國際油價並非永遠處於高點,2005年美國國內開採頁岩油的大爆發帶動國際油價下跌,此外,2008年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也連帶降低國際對油品的需求,委內瑞拉透過外銷石油的收入頓減,由於其民生必須用品大都仰賴進口,下跌的外匯收入使其無法對外採購,加上國內產業因為荷蘭病不發達,導致國內的通貨膨脹問題於2005年左右出現。
2003年後,玻利瓦爾幣與美元的釘住匯率在6.3:1;查維茲去世前夕的2013年直接陡降到25:1;馬杜羅任內更是如自由落體般,到2015年5 月跌到超過300:1。2018整年的通貨膨脹率是1,700,000%,臺灣呢?則只有區區的1.5%。
破產的玻利瓦爾革命
委內瑞拉的惡性通膨不是社會主義所造成,因為其他奉行社會主義政策的拉美國家並未如此,更不是什麼能源詛咒,美國、挪威這些石油生產豐沛的國家的經濟都算是繁榮,查維茲推動名為「玻利瓦爾革命」最重要的問題在於兩方面,首先就是過度依賴石油出口,荒廢工業發展,單一化出口結構使其極易遭受景氣波動的風險;再者,在政治上較為人詬病之處,是查維茲透過修憲的方式,削弱了國民議會的立法權,行政權獨大下,極容易出現獨裁政治,當政治監督與制衡力量缺位,執政者一意孤行的結果,終於帶給曾經富有的委內瑞拉一片赤貧的命運。
註:「荷蘭病」是一個和自然資源與經濟發展相關的術語,1977年由《經濟學人》創造,描述荷蘭在1959年發現大格羅寧根天然氣田後,由於出口自然資源,導致貨幣匯率上升,工業出口減少、國內製造業衰退的現象。
▲在馬杜羅(左上)獨裁政權下,委內瑞拉人民陷入赤貧,民生必需品須仰賴國外人道救援。反對派領袖瓜伊多( 左下) 獲得全球逾50國承認為委內瑞拉臨時總統,使該國出現一個國家、兩個總統的詭譎局面。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