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薪水資助年輕人創業 對岸這樣挖台灣人才

五倍薪水資助年輕人創業對岸這樣挖台灣人才


編按:「竹北人對台元科技園區都不陌生,也知道它是中資挖角台灣半導體人才大本營,但是你很難採訪到。」當記者私訊一位住在竹北的科技人,問起台元科技園區時,他回了這麼一段話。「幫中資工作的人,一定都簽保密協定,在職時與離職後,都在保密範圍內。」他們對記者當然不可能透露,就連自己的親朋好友也不會明說。

過去四、五年,竹科充斥著這種默默正在發生什麼事情的微妙氛圍,「我們看到年輕工程師不斷地從竹科跑到車程約十多分鐘的台元科技園區,然後不久即換車子、買房子。」這位科技人說起自己好友就曾抱怨過兒子,「好好聯發科不做,說要創業,實在也不知道他現在到底在幹什麼?」

「創業」,是目前中資挖角台灣科技人才的手法之一,台元科技園區雖不乏知名正常的台企公司,但有不少三至五人成立的新創公司,挹注他們創業的資金就可能來自中方。

一位正在大學教書的教授自己曾經被中方接觸,差點也要「創業」,也目睹同事、學生往同樣路徑發展。他是站在「中資挖空台灣技術漩渦」旁的見證者,以下是他的親身經歷與觀察分析:

大約五年前,我的一位學生帶他朋友來找我,提到他朋友公司對我的技術有興趣。在他們牽線下,我跟這家公司前後談過七次,三次在台灣,另外四次在中國,都是趁我去中國開研討會或演講時進行。

這家公司設在薩摩亞,香港、台灣與中國都有子公司。我是大學教授,技術當然必須透過學校技轉。當時法律雖規定不能技轉給外國公司,但若這家境外公司在台灣設立子公司,學校技轉給台灣子公司就沒問題。


對方告訴我,願意用二千萬元台幣買授權,但他們希望我在第三地設公司,用這家公司進去拿他們中國公司股權。但我不願意,我希望是一二○○萬元現金, 而且在台灣支付給我的學校,另外八百萬元則持有他們公司股權。

過沒多久,他們跑來對我說,這個操作有困難,這次,他們才透露:「我背後資金是解放軍,這是不能出中國的錢。」我前後談七次,全部都是台灣人來跟我談,但沒想到背後出錢的居然是中國軍方,當然沒再繼續談下去。

後來我才摸清楚,原來我聽到「解放軍錢」的反應與多數人不一樣,很多人聽到背後資金是解放軍會很開心,因為中國騙子太多,如果是軍方的錢,他們會認為這是real money。

但解放軍要買我技術幹麼?我開始認真想,還真讓我想到一些軍事上的應用,我就跑去向一些單位propose(提案)。結果都是五十萬元台幣這種價碼,整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我跟這家公司的人吃過幾次飯,比較熟後,他們告訴我,這公司在玩什麼遊戲。當時,中國為了發展半導體產業,投了很多錢,加上地方政府炒作房地產,所以他們可以向中央拿錢,再向地方政府要地、蓋廠房、蓋漂亮研發中心,但都是空的,那裡根本沒有工程師,只hire幾位員工在竹北,目的就是拿台灣技術回去交差。

這幾年, 台灣幾位半導體大老被挖角到中國後,跟著去了一票台灣人,現在留在中國的人不少。對這些人來說,靠台灣人脈優勢能賺中國政府錢,不會care台灣技術流進中國的。

中國要挖台灣的科技技術可以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學界研究,另外就是民間企業。在民間公司也差不多從二○一四年開始,我們周圍就有許多學生或同輩開始從竹科半導體大廠往台元園區跳槽,在那裡設立新創公司。我自己就有學生原本在聯發科,後來有人出錢讓他們創業,名片就換上總經理、董事長。

通常,挖個三、五人就開一家新公司,這幾年,竹科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如果,你看到有年輕工程師開始換車、換房子,大概就知道他們被中資挖角,能換車、換房,手筆起碼是他們原本薪水的五到十倍。

他們新設公司後,有的被要求把他們在原公司做過的專案再重新做一遍,做完後對方把code(程式碼)拿走,要不然就是讓他們去指導中國工程師寫code,無論是重做還是指導別人做,花的力氣都比以前少很多,但薪水又多這麼多,會有人真的在意技術就這樣流到中國去嗎?

嚴格說,這都有《營業祕密法》問題,可是你要如何舉證呢?這樣重金挖角人才,短短五年,中國在IC設計研發能力已經大幅急起直追。

以ISSCC二○ 二○ 入選論文(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國際固態電路研討會)計算,中國加香港加上澳門總論文數二十三篇,超過台灣二十二篇(編按:半導體領域的頂級學術會議,被譽為是積體電路行業奧林匹克大會)。五年前,中國一五年論文數,可是一篇都沒有的情況,但今年台灣跟中、港、澳的論文數已經交叉了,這對台灣是一個重大危機。

 

閱讀完整內容

今周刊第1194期

本文摘錄自‎

五倍薪水資助年輕人創業 對岸這樣挖台灣人才

今周刊

2019/第11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