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裂解的進步價值、世代、階級,還有選票
《勞基法》修法過關,但它帶來的衝擊不會隨著當權者道歉而消失。修法暴露了綠營內部,以及綠營與台灣社會的矛盾分裂。分裂的不只是大綠與小綠,還有政治團體與選民。
蔡政府偏離「民主進步」之路嗎?民進黨因為《勞基法》引發勞工團體的不滿,早在陳水扁剛當上總統時就曾發生。考察長遠的歷史更發現,從黨外到民進黨一直把社會運動視為挑戰國民黨權力的替代性戰場,一旦政治領域開放,選舉政治成為常態,即回歸政治領域,擁抱「選舉總路線」。
長期以來,民進黨視國族價值高於社會正義,國族認同也一直是民進黨一項動員利器,但如今這不再是民進黨的專利,「天然獨」不必然就是民進黨基本盤。
《勞基法》修法引發社運夥伴和擔任側翼的「小綠」時代力量憤怒,這或許超出蔡賴體制的預期,民進黨被冠以「資進黨」,蔡、賴的支持度都損傷慘重。民進黨內的雜音也凸顯出左右、階級與世代的分裂。民主進步黨,會被這股怒火燒裂嗎?
撰文╱顧爾德
時代力量在《勞基法》二修中竭力表達反對立場。
攝影/郭晉瑋
《勞基法》短短一年二度修法。十日三讀通過當天,總統蔡英文以「執政團隊的領導者」身分為修法造成社會不安而道歉。而之前推動修法的行政院長賴清德也為此道歉。
兩位領導人的道歉是否能平息《勞基法》的衝擊?未必如當權者想像的樂觀。相反的,這次修法暴露了綠營內部,以及綠營與台灣社會的矛盾分裂。這些矛盾中有些長期存在於反對運動,有些是隨著台灣社會變遷而出現。分裂也不只是政治團體間或內部的分裂,還有政治團體與選民的分裂。
社運只是政治的代替戰場
民進黨因為《勞基法》引發勞工團體的不滿,早在陳水扁剛當上總統時就發生過。
二○○○年六月,民進黨政府提案修法,要將法定工時縮短為每周四十四小時,結果遭在野黨與勞團聯手反對,加碼改為每兩周八十四小時,比照公務員實施隔周休二日。這成了扁政府第一個被立法院否決的政策。
當時的經建會(今國發會)評估,縮短工時會讓企業生產成本增加三千億元台幣,不利經濟發展──彼時全球經濟仍陷於一九九八年金融海嘯後的低潮。扁政府的政策考量,其實類似今天賴內閣的思維;那時民進黨也同樣被批評為,拿到政權之後背棄了當年共同作戰的社運團體,向資本家靠攏。
民進黨是拿到政權才忘了社會正義?當時清華大學兩位社會學者吳介民與李丁讚考察更長遠的歷史發現,從黨外到民進黨,這群民主運動者就把群眾抗爭、社會運動視為挑戰國民黨權力的替代性戰場,「社會運動不是具主體性的場域,而是政治運動的工具與外圍。因此,一旦政治領域開放,選舉政治成為常態,黨外運動者即回歸政治領域,不再耕耘社運領域。」
吳介民將此稱為「克勞塞維茲魔咒」。著名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茲(Carl vonClausewitz)在《戰爭論》(On War)有句名言:「政治是目標,戰爭只是達成該目標的手段,而且絕對不能孤立於目標的思考之外︙︙?戰爭絕對不能視為具有自主性的事物,而應視為政策的工具。」
民進黨社運部忙著連繫工商團體
後來研究社會運動的學者,借用克勞塞維茲所述的戰爭與政治關係,分析社會運動與政治的互動,認為社會運動是政治體制內抗爭在體制外延續的替代戰場,這稱為「克勞塞維茲行動邏輯」。
長期以來對黨外──民進黨而言,國族這個政治價值位階高於社會正義,社會運動的目的也是為了選舉動員、獲得政權,進而實現政治價值。而要獲得並維續政權,除了社會弱勢者的支持,還需要中產者與資本家的選票。
過去,國民黨壟斷政經資源,社會弱勢者是黨外──民進黨比較容易動員的對象;如今,國民黨家產被抄得快光了,民進黨也掌握更豐富的社會資源,民進黨更容易將社會運動的價值換算成選票來計算。這個變化也可從民進黨社會運動部工作重點的轉變看得出來。過去社運部主要工作是連絡代表弱勢的社會團體,如今更多時間花在與工商團體溝通。曾有一位社運部年輕黨工在內部會議中向小英質疑:「到底我們還搞不搞社運?」
從扁政府延續至今的社會不滿
台灣民主運動中,政治與社會的矛盾從一九八○年代黨外時期持續至今,民進黨與社會運動團體、公民團體的緊張關係也一直存在。這個舊矛盾當然與台灣國家地位的特殊性有關。不過,隨著時代的轉變,新的矛盾又出現了。
民進黨與時代力量的衝突或可簡化為政治資源爭奪戰。當「大綠」成為台灣主流社會的政治代表,「小綠」就得像二、三十年前的黨外、草創的民進黨,更努力抓住那些弱勢、邊緣的非主流選民。
時代力量興起於二○一四年三一八運動之後。這股運動代表的不只是反服貿、反過度傾中,而是從陳水扁政府執政向右傾斜之後,社會弱勢與左翼的不滿延續至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扁政府時代的樂生運動、馬政府時期抗議陳雲林訪中的野草莓運動,以及各地反迫遷運動。
這股延續十多年的社會不滿與台灣青年貧窮化關係密切。馬英九執政時,不滿的青貧族用選票教訓國民黨,一六年大選時,近一三○萬首投族成為小英勝選的要素之一;而在立委選舉中,有相當比例投向時代力量等新興社會民主政黨。
國族認同不再是民進黨的專利武器
傳統上,國族認同是民進黨一項動員利器,這項法寶是否還有效?出生、成長於解嚴後的新世代被稱為「天然獨」世代,他們多數認為台灣就是個主權國家;相對的,他們也不認為「台灣」這個符碼是民進黨專利──時代力量也是獨派,其他新興、走社會民主路線的小黨也多堅持台灣主權,「天然獨」不必然就是民進黨的基本盤。民進黨想藉此獲利還需要北京的配合──若選舉時,北京反獨壓力加大,就會刺激選票往民進黨集中。
民進黨內部也存在著左右、階級與世代的分化。除了像林淑芬、劉建國、鍾孔炤等立委拒絕為《勞基法》投下贊成票,民進黨內許多年輕世代也經歷了學運與社運洗禮。也許綠營的年輕政治參與者中,有相當比例也會逐漸接受「克勞塞維茲行動邏輯」,但還有許多人會成為林淑芬、鍾孔炤。而如今的政治領域中,若民進黨容不下他們,他們還有其他容身之處。價值、階級、世代的裂解,也將反應在今年底選票上。
國族認同一直是民進黨一項動員利器,如今「天然獨」卻不必然是民進黨鐵票…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勞基修法年底大選小英嘗苦果
新新聞
2018/1月第1611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