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食藥謠言氾濫「致癌、中毒」誘點擊
LINE群組瘋傳健康訊息 卻暗藏玄機
據研究,近年在台灣流傳的假新聞中,就屬食藥新聞最多,分享也最廣,內容農場就是最大造假來源。面對層出不窮的假新聞,我們如何自保?
香腸不能和養樂多一起吃,會致癌」「隔夜水致癌,不可以喝」「暴露愛滋病毒前預防性投藥(PrEP)要納入健保」「漂白水很毒,常用來洗衣消毒易致癌」「吃金針菇,可以殺死癌細胞」⋯⋯。
你是否曾收過類似訊息,甚至毫不猶豫轉發給親友,卻渾然不知這些都是假的?
根據專家研究,近幾年來在台灣流傳的所有假新聞中,數量最多的,就是科學類的食品與醫藥新聞(以下簡稱食藥新聞),這些假新聞被分享的次數、重複率也最高。
食藥新聞何以成為假新聞之冠?製造、散布的動機又是什麼?
2014年,震撼全台的食安風暴堪稱是食藥假新聞催生者。
即時網媒、內容農場 最大製造源
當年9月,黑心油品事件開出第一槍,塑化劑等一連串食安事件緊接著出現,提高民眾的食安意識,不僅迅速推升食藥新聞的重要性,也給了假新聞可乘之機。
恰巧,又遇上媒體生態改變,瀏覽數成為績效指標,為了刺激流量,各種內容簡化、不實的報導及誇大的標題應運而生。最吸睛的關鍵字,正是「致癌」「致死」「中毒」「黑心」等。主要的製造來源,多為即時網路媒體與內容農場。
2016年起,網路媒體《食力》進行年度「食安」謠言調查。結果顯示,網路媒體是2016年食品假新聞的主要來源;2017年則被內容農場超越。「內容農場堪稱食安謠言的大本營,」《食力》創辦人暨總編輯童儀展表示。
網路媒體或內容農場製造假新聞的動機,無疑是想借助聳動的標題與內容,刺激流量,以獲取廣告或點擊收益。另外,不少食品業者為了刺激銷售量,也會製造置入性廣告文章,其中不乏誇大與不實消息。
可見,商業利益,正是食藥假新聞源源不絕的最大關鍵。
多年來研究科學假新聞的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黃俊儒,將科學假新聞概分為「無中生有」「品質不佳」與「利益涉入」三大類。
1 無中生有〉假借專家增加可性度
「無中生有」最常見的套路,是引述某專家(醫師、學者、官員、營養師等)的說法,要民眾別吃哪些東西,否則會有什麼下場。但是,被引用的專家當事人,根本從來沒說過這些話。
醫師出身的台北市長柯文哲,也不免受害。網路上瘋傳過一篇文章,指稱柯文哲在「生死的智慧」演講中表示,飯後不能喝冰水,否則會得癌症。「這是謠言,很麻煩,網路上沒辦法認證,也不知道怎麼辦,」被問到不勝其擾的柯文哲,也屢次對外澄清沒有這樣說過。
台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王正一,也曾被張冠李戴,掛名在一篇「空腹吃水果能戰勝癌症」的文章,已被王正一嚴正否認。
更離譜的是,假新聞連引述專家的姓名跟職稱,完全憑空杜撰,根本查無此人。
「科學類假新聞特別之處,就在於有權威性,大家會更傾向相信專家的說法,」黃俊儒分析。甚至,連政府機關也是受害者。衛福部食藥署企劃及科技管理組副組長遲蘭慧回憶,四年前,黑心油事件爆發,她就曾收到冒用衛福部名義發布的黑心油廠商名單。
2 品質不佳〉媒體求快、不查證
第二類「品質不佳」的假新聞,則為數最多。
「它的不實,來自不少新聞從業人員沒有這方面的訓練,容易報導錯誤,」黃俊儒指出。醫療保養知識網站「美的好朋友」創辦人,也是執業醫師的柳林瑋觀察,這類假新聞,以「過度推斷因果關係」最多。
例如2012年2月,一則「服用安眠藥,害人罹癌早死」的新聞,在台灣媒體瘋傳,引起長期服用安眠藥的民眾恐慌。
後來發現,這則報導引用的論文曾被《英國醫學期刊》(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審稿者指出是過度推論,並退稿,無法證明安眠藥與致死率的因果關係。
3 利益涉入〉用關鍵字置入商品
至於「利益涉入」的第三類假新聞,除了是廣告置入外,還常常出現不直接提出產品名稱,而是推薦民眾某種成分、原料的益處及療效。
這些成分、原料,多半是廠商獨創的關鍵字,早已事前在網路發表,一旦民眾上網搜尋,很容易上鉤而購買。
「更高段」的是,當民眾試圖網購,發現網頁洋洋灑灑列出六、七家業者,會誤以為產品熱門,但其實背後的經營者都是同一人。「就像去五分埔買衣服,從第一家看到最後一家,都是同一個老闆,」柳林瑋比喻。
從歷年罰款多少,可以推估誇大的醫療假新聞有多少。
依現行規定,台灣的食品分為一般食品與健康食品。健康食品須提出申請,完成特定試驗,取得小綠人標章,才能宣稱療效,一般食品則不具療效。若廣告不實,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可處罰鍰4萬至400萬;宣稱療效者,則可罰60萬至500萬。
據食藥署統計,光去年食品違規廣告達4647件,裁罰金為1.28億。但這只是被檢舉而受罰者,若加上未被檢舉的誇大新聞,還不知道有多少。例如,最新案例是近期常在電視行銷的「南極冰洋磷蝦油」,這是一般食品,卻在廣告提及可以減少血管內臟累積的油脂、避免血栓等字句,去年共挨罰71次,共54萬元,堪稱近期的違規王。
食藥署、農委會皆成立闢謠專區
近幾年來醫療健康類的假消息,已經多到讓人防不勝防。食藥署甚至在2015年4月成立闢謠專區,迄今已發布300則闢謠文;農委會也成立爭議訊息澄清專區,累積近170則澄清文。
即便如此,假新聞仍再三被轉發,每隔一段時間還會死灰復燃。
轉發者又以長輩居多。他們基於好意,怕親友誤食某些食物、誤用某些產品,而影響健康。
柳林瑋表示,台灣民眾多有食補觀念,普遍對藥物觀感不佳,當看到食物能取代藥物治療疾病的訊息時,很容易採信,基於民眾的恐懼心理,自然而然地,快速在同溫層散布。
5月中旬,《遠見》編輯部就有四名記者,在兩天內,分別從不同群組收到同一則假新聞:「(緊急通知)台北馬偕醫院傳來訊息:資深醫生(林清風)傳來:『請大家以後千萬不要再吃生魚片了!因為最近已經發現好多病人因為吃了生魚片,胃壁附著《海獸胃腺蟲》,大小隻不一定,有的病人甚至胃壁上滿滿都是無法夾出來,驅蟲藥也很難根治,罹患機率每個國家的人都一樣。尤其;鮭魚的含蟲量最高、最可怕!請傳給朋友,讓他們有所警惕!』」
記者收到訊息後,以「馬偕醫院」「生魚片」為關鍵字,上網搜尋,立刻發現這是假新聞。早在去年6月,馬偕醫院就已發出澄清聲明,而且,全台院區沒有任何一名醫師叫做「林清風」。
日前,一名醫師的父親收到訊息,指稱蛋汁不能加鹽,否則會產生氯毒,危害身體,關心兒子健康的父親趕緊轉傳給兒子。
兒子隨即向父親解釋,食藥署早已澄清,沒有證據顯示蛋汁加鹽會產生氯;且雞蛋未含乳酸菌,烹煮過程出現綠色斑點,是蛋白中的硫與蛋黃中的鐵產生「硫化鐵」,對人體無害。
卻沒想到,父親生氣地回答他:「寧可信其有。」這正是許多長輩看待澄清訊息的心態。「小心駛得萬年船」「不吃也不會怎樣」等回應也在所多有。
面對層出不窮的食藥假新聞,民眾該如何自保?
先存疑、別轉發 教你辨別消息真假
第一步,收到訊息後,先存疑、保持冷靜,別急著轉發,仔細查看內容。若是簡體字,或用字遣詞與台灣不一樣,比如「基改食物」寫成「轉基因食物」,基本上多來自中國大陸。「只要跟食安相關,大陸來的十之八九都是錯的,」童儀展強調。
當標題冠上某專家姓名或政府機關的名義,也可能遭冒用,最好再三確認。此外假新聞通常沒有標示發文時間,以便能夠一傳再傳。
其實,食藥假新聞影響的層面很廣,輕者花錢、重者傷身。遲蘭慧擔憂地說,有些得長期服藥的慢性病患者,若相信假新聞的偏方,病情加重,「是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
再者,也會對企業或產業造成衝擊。例如2014年11月5日,LINE上瘋傳:「傳檢調目前已在茶裏王龍潭茶廠查封近萬噸的越南茶葉,統一稍晚將宣布回收及下架茶裏王產品⋯⋯」當天,統一股價一度重跌4.47%。
農委會副主委李退之也表示,若民眾因誤信假新聞,減少農產、漁產消費量,也會影響農漁業。
「網路謠言,某種層面像病毒,(民眾)怎麼產生抗體?就是基本知識要夠。」曾任衛生署(現為衛福部)首任駐日內瓦代表,也是假新聞受害者的監察委員張武修認為,在學界或行政部門中,資源較多、握有相對正確消息的單位或智庫,「要努力進到社交媒體傳播消息」,加強民眾對食安、公共環境的識別能力,降低假新聞影響力。
「科學是個很長的故事,但大家要的只是快門的一瞬間,」黃俊儒擔心,當民眾不具備科學求真的精神,不願了解「過程」,一味想快速知道「答案」,社會就缺乏正確的知識。
對抗食藥假新聞,你我都有責任。當假新聞被大量轉傳、瀏覽時,人人都應該避免成為傳播的幫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