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義成功學【封面故事-經理人月刊】

彙整近70本勵志書,找出成功學大師沒跟你說的事

成功學經典、賣出6000 萬冊的暢銷書《思考致富》作者拿破崙.希爾(Napoleon Hill)訪談500 名各界傑出人士,將他們的成功歸納出13 條法則,讓世人知道成功是可以學習的。但是,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是只有一條,即使我們模仿成功人士學習歷程,也可能誤解這些法則背後的真正意義,學習到錯誤的方法。
本次封面故事,從150 多年前成功學啟蒙書《自勵》(Self-Help),直至當代成功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的《與成功有約》,統整出6 種最常見的成功特質,再一一檢視其被忽略、誤用之處,讓讀者能在成功之路上愈走愈順遂。


不是成功學沒有用,而是我們只學到了一半

明明很努力,為什麼離傑出還有段距離?


長期擔任股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副手,也是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副董事長的查理.蒙格(Charles Munger)曾在演講時說,「想過悲慘生活,切記要反覆無常,不要虔誠地做你正在做的事。」意思是做什麼都半途而廢,容易陷入悲慘的生活。雖然這是一句反話,但這則警語加深了我們過往對「成功人士都需堅持不懈」的印象。

《成功不再跌跌撞撞》作者艾瑞克.巴克(Eric Barker)卻認為,我們被告知的成功特質,大多數言之有理,立意良善,但往往淪為空談。像是《恆毅力》作者安琪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認為,恆毅力能幫助你成功,前提是「你已經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但很多時候最根本的問題,在於人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或事情做到一半,才發現自己喜歡的是其他事物,此時到底該不該放棄?

因此,巴克對於「成功者都是堅持努力的人」提出另一種看法。他認為,「有毅力」不一定是「不能放棄」,有一種放棄叫做「策略性放棄」(strategic quitting)。也就是說,一旦找到自己有熱情的事,就放棄現在做的事,這樣你才能有更多時間做更重要的事。

加拿大經濟學家蕭亨利(Henry Siu)研究也顯示,在事業早期常換工作的人,到了工作黃金期,通常薪水與收入較高。所以,努力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但在努力之前,多方嘗試,先探索自己要什麼,做事更能事半功倍。

回顧150年經典勵志書,彙整6大成功者特質

但讀到這,你可能會想,在堅持之前,竟然要先懂得放棄?這樣的洞察讓人好奇,是不是還有哪些我們認為的成功特質,需要更詳細地解讀?

因此,本次編輯部從159年前,成功學之父塞繆爾.斯邁爾斯(Samuel Smiles)所寫的《自勵》讀起,再到近代成功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等大師的說法,整理出6大成功者特質,再一一對這些說法仔細推敲,檢視我們是不是對這些特質有正確的理解。這6大特質分別是:

1.熱情,做自己「想做」的事。熱情是行動的根源,只有熱愛自己做的事,才能比別人發揮得更好。

2.天賦,發揮自己的「專長」。人的潛能無窮無盡,關鍵在你能發揮多少。

3.自信,「相信」自己。自信是心靈催化劑,潛意識收到信念,會轉化成精神力量,幫助後續行動。

4.正面思考,「樂觀」看待外在環境。不論處於逆境順境,想要成功快樂,正面思考能帶來積極力量。

5.努力,「堅持」把事情做好。推動世界前進的偉人,往往不是天才,而是持續埋頭苦幹的普通人。

6.人際關係,讓別人願意與你「合作」。好的個性與領導能力,能幫助你贏得更多資源與協助。
修正你的理解偏誤,避免白費時間、愈做愈錯

然而,這6項成功者應該有的特質,是否存在各種誤用,或不再適用的現象?

舉個例子,2006年出版的《祕密》,主要是闡述保持正向思考,會讓人樂觀,而樂觀不只能增加辦事效率,甚至可以「心想事成」。但你是否會質疑,我已經很樂觀、都往好處想,為什麼壞事還是發生在我身上?想要的還是無法得到?

a 《你快樂,所以你成功》指出,正向思考其實是所謂的樂觀偏見(optimistic bias)。它是一種情緒,讓你「感覺美好」,並把錯覺當作現實,最後使自己的決策產生偏頗,以為好事就會因此從天而降,讓你忘了應該要付出的努力。

甚至連人脈,也可能因為誤用而出現問題。《給予》作者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曾說:空有人脈,卻沒有自己獨有價值,人脈就會離你遠去。他指出,我們對人脈的看法,應該從「你能提供他人什麼幫助」角度思考,才是經營人脈的正途。舉例來說,像他曾寄信給企業家尋求幫助,結果沒獲得回應,直到某天對方突然聯繫他,說明因為聽過格蘭特的演講,對演說有興趣,詢問能不能見面。

從上述的例子可知,想獲得成功,學習成功者的特質很重要,避免誤用成功學更是關鍵。

就像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在《杜拉克談高效能的5個習慣》指出,「把事做對」和「做對的事」兩者不應偏廢,但如果無法兼得時,務必確保先「做對的事」,再「把事做好」。
閱讀完整內容
經理人月刊第163期

本文摘錄自‎

重新定義成功學

經理人月刊

2018/6月號第16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