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向美國晶片戰低頭?學者曝習近平「5年野心」

拒向美國晶片戰低頭?學者曝習近平「5年野心 中美關係恐打死結


◎林庭瑤


▲趙通指出,中共二十大後,習近平(見圖)將面臨更少的內部制度性約束,而他在歷史使命感的驅動下,決心用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改造中國和影響世界的信念會更加強大。( 資料照,美聯社)


中共二十大召開之前,美國推動對中國高階晶片「鎖喉戰」,鐵了心要切斷「矽谷─新竹─上海」的三角連線,未來5 年美國對中國會有更激烈的制裁,隨著美中螺旋敵意上升,中國會更強調自力更生與西方國家脫鉤嗎? 甚至有外媒指出中國可能走向閉關鎖國?

美國對中國祭出高階晶片脫鉤斷鏈, 中國外交部批評美國保護主義和科技霸凌。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復旦微電等企業,一周以來在股市皆「 綠油油」;中國華興資本董事總經理吳思浩更形容,「美國把中國晶片打回石器時代」。

中國能自建晶片產業體系?研究報告:5到10 年內完全不可能

根據北京投顧十維遠景公司對於「中美脫鉤及其影響」的研究報告指出,在美國對中國祭出晶片脫鉤的情況下,中國在未來的5 到10 年,甚至20 到30 年都不可能彌補這一短板。這是因為生產晶片需要一個全方位的制度環境,這需要有在世界上頂尖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其首要原則就是自由意見表達,而且要經歷一段相當長的時間。

研究報告指出,在中國行政部門支配大學及科研機構中,學術研討受到限制, 研究課題的選擇空間較小。在晶片供應受到美國限制的威脅下,中國政府以「 舉國體制 對中國科學院下軍令狀, 要求攻克晶片光刻機等難題。然而,這種政府主導的研發本身就有很多弊端,用政府的方法分配科研資金,要靠權力和關係,政府資金不會有效地分配到具創新能力的人手裡。「 如果中國要建立起晶片產業的全產業體系,僅憑巨額投資,在5 到10 年內完全沒有可能。


▲研究報告指出,在美國對中國祭出晶片脫鉤的情況下,中國在未來的5 到10 年,甚至20 到30 年都不可能彌補這一短板。( 資料照,美聯社)


研究報告指出,如果中美全面脫鉤, 「貿易脫鉤」會使中國立刻失去美國及其盟邦的巨大市場,「金融脫鉤」會失去巨額資金資源和對企業價值的真實評價,如果「高科技的產業脫鉤」也會使中國的許多企業立刻停產,「高科技的教育或技術合作脫鉤」也會使中國的高科技發展失去美國的資源。對於中國來說,最好的選擇是保持所有原來與美國的經濟關係,包括高科技產品和技術的購買,金融市場的關係、貿易關係、教育與科研方面的合作。

美國晶片戰能使中方低頭?趙通: 中國未來5年將延續鬥爭

至於中國面對美國晶片「鎖喉戰」, 在外交關係上會如何因應?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訪問學者趙通接受《風傳媒》採訪指出,中國會在外交措辭和執行面更加「務實」和靈活調整,以此減緩西方主動進行經濟、科技脫鉤的進程,分化西方的不同陣營,爭取與相關大國維持總體穩定的關係。然而,中國不斷強調減少對西方供應鏈的單方面依賴,減少西方在關鍵科技領域對中國的「卡脖子」 能力,但當中西逐步脫鉤,又會不斷增加雙方彼此封閉的風險。

趙通強調,中國未來5 年的外交政策還會延續「鬥爭精神」的基調,這是習近平意志和世界觀的直接體現。最近幾年來國際地緣政治局勢的演變,包括今年爆發和持續升級的俄烏戰爭,更加強化了中國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的不滿,堅定了北京從「底線思維」的角度,為可能發生的西方聯合對抗中國, 包括動用極端手段破壞中國核心利益等最壞情況做準備。在中國和西方社會面臨這種重大信息鴻溝和認知差異的情況下,很難想像雙方的外交關係會出現根本性改善。

趙通指出,中共二十大後,習近平將面臨更少的內部制度性約束,而他在歷史使命感的驅動下,決心用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改造中國和影響世界的信念會更加強大。中國內部因素對中國和西方世界關係的影響將更加不可忽視。但在具體政策層面,中國仍然體認到,來自西方的科技、人才、投資、市場仍然對近期和中期中國綜合國力的持續上升有重要作用。


▲趙通指出,面對美國拜登(右)政府祭出的晶片封鎖,中國未來5 年的外交政策還會延續「鬥爭精神」的基調,這是習近平(左)意志和世界觀的直接體現。(資料照,美聯社)


中美競逐將成一個世界兩套系統 台灣應同時備份、跳脫選邊

美國對中國高科技鎖喉戰為「零和遊戲」,習近平是否會走向閉關鎖國?台灣又該如何抉擇?致理科技大學國貿系副教授徐弘遠日前在研討會上表示,美國知道技術轉移對後進國家的優勢,台灣被迫選邊站,以後是一個世界兩套系統,台灣只能同時備份,這是地緣政治不得不的避險措施;習近平絕對不會走向閉關鎖國,中國相信開放會帶來經濟收益,但必須在共黨領導的舉國體制之下,治理國家和市場的關係。

政大東亞所教授黃瓊萩也指出,「中國不會走向閉關鎖國,對外開放有利中國發展,台灣要重新思考大戰略布局。」她研究發現,習近平在國際做多邊關係是援用毛澤東的「群眾路線」, 不論是一帶一路或上海合作會議,中國搭建關係不是以民主自由的理念結盟, 而是以理解、拉關係、退讓自制,說服籠絡對方入群的策略,來建構集體意識, 追求長期的「關係性安全」。

政大東亞所名譽教授邱坤玄指出,中共十八大報告已「醞釀東升的趨勢」, 十九大報告明顯指出「 國際秩序需要改革,以及東升西降的現實」,同(2017) 年美國白宮國安戰略報告將中國定位為「修正主義」的戰略對手。不過邱坤玄也強調,雖然中國說東升西降,但是現在西方的力量仍然大於東方,以目前則是兩邊都在停滯,但北京基本上還是判斷東升西降。

邱坤玄認為,美國單極強權尚未結束, 只不過現在「 一跟二( 美國跟中國)差距逐漸縮小,二跟三( 中國跟日本)差距逐漸擴大」,整個格局不可能朝向多極,會形成兩極的過渡時期。中國爭取的並非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霸權,在中短期(2035 年)這不是可達成的目標,但肯定是在追求反霸權,追求有能力阻止美國將其意志與模式強加於中國之上。

在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強力制衡的壓力下,中國與俄羅斯、發展中國家關係更為密切,社會主義色彩更加「敢於鬥爭」,兩大陣營逐漸壁壘分明。邱坤玄呼籲,台灣應該與亞太國家合作推動避免兩大強權必然衝突的陷阱,跳脫選邊與台海戰爭的困境。 閱讀完整內容
新新聞2022/10月 第1860期

本文摘錄自‎

拒向美國晶片戰低頭?學者曝習近平「5年野心」 中美關係恐打死結

新新聞

2022/10月 第18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