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出不去、錢進不來收租金該看誰臉色?
日本疫情難解 不動產市場掀波瀾
疫情影響已蔓延至不動產業,其中打擊最大的是商業設施、旅館等營業資產,日本政府半吊子的店租補助政策,讓收不到租金的不動產業者更加頭痛。
譯者‧江裕真
▲疫情苦悶之下的難得解禁,6月4日在橫濱開幕的暢貨中心,吸引了大批人潮排隊入場。
「我在強烈的逆風中,開始我的職務。」四月一日就任為東急不動產控股社長的西川弘典,在年度財報說明會上表示。
確實如他所說,在大型開發商當中,東急不動產是受疫情影響最甚者。日本五大
開發商當中,東急不動產的本年度營業利益減幅,據信也將是最多的。集團旗下的飯店「東急Stay」、居家雜貨「東急Hands」、度假設施,乃至於健身房等,全都遭受疫情打擊。
租戶喊降租包租公們兩難
不動產業界將飯店及商場等商業設施稱之為「營業資產」,然而,即使同為租賃不動產,辦公室與住宅只要找到租戶,在簽約期間就能定期收到一定租金。相對的,營業資產的收益,就會因為進駐業者(飯店營運商或店鋪)的表現而大不相同。經營順利時,可期待收益加,但垮掉的話,損失也很大。
因此,飯店或商業設施所有者為了避險,在設定租金時,會設定固定租金部分與變動租金部分。前者為每月固定金額,後者與租戶業績連動。就算租戶業績惡化,仍可確保固定租金的部分。
但這次的封城限令,已經使得餐飲與服飾等非必要性與無急迫性的消費性產業,其收益急遽惡化,大家紛紛請求房東減免租金。
根據合約,房東根本連固定租金都沒有義務減免,然而「一旦租戶退租,得花些時間才能找到新租戶,也會造成損失。購物中心等地方,要是這邊空一家那邊空一家,也不太好看。」某位持有商業設施的不動產信託投資(REITs)相關人士表示。
讓人煩惱的還不只是營收減少。某不動產上市公司,為了幫即將公布的財報資料設想用詞,而煞費苦心。「要是大剌剌寫上『因為減免租戶的租金,導致獲利減少』,很多人會跟進要求『減免』。」最後,這家公司決定含糊帶過,就怕其他承租者也搶著跟進。
另一不動產公司也說,「不少人趁亂要求調降租金。對於這種租戶,我們都會請他們提出收益惡化程度的財報資料,他們就撤銷要求,沒好氣地走了。」
但也有租戶很蠻橫,在門口貼上知會「結束營業」的告示,寫著「由於政府認定新冠肺炎疫情的猛烈,相當於天災地變,因此租賃契約已消滅。」租賃契約當然不會因為天災地變而自動消滅,這只是租戶不想付租金或解約的違約金,所做的無理行徑。
日精基礎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員渡邊布味子分析,「租戶一旦主張因為疫情付不了租金,房東就沒辦法解約。應該也有房東覺得,與其背負長期欠租、無法解約的風險,不如答應減免租金。」
再者, 只要商業設施本身具有競爭力,在回復營業之後,人潮回流的速度可能出乎意料地快。
▲受疫情影響,商場店家繳不出房租,連帶使不動產業者蒙受損失。
百貨業、飯店業影響最巨
「橫濱港灣三井暢貨園區」原計四月十日開幕,延了兩次,六月四日才開幕,雖然是平日,排隊人龍已經排到園區外面了;日本地產商東京建物在群馬縣伊勢崎市持有的購物中心「Smark伊勢崎」也是,「五月中旬恢復營業後,人潮很快就回到原本的七、八成,是租戶能夠付租金繼續營業下去的水準。」東京建物常務小澤克人說。
同為營業資產,飯店景氣就回復得很慢。不動產公司三菱地所預估,公司整體事業可望在九月底復甦。但三菱地所社長吉田淳一說,「飯店的復甦應該還得再花更久的時間。」
星野度假村REITs投資法人認為:「在新冠肺炎疫苗或治療藥問世前,還得再受約一年至一年半的影響。」其旗下持有的六十一座飯店,在二○
二○年四月底止的會計年度中,租金收入為六十一億日圓,但在二一年四月底止的會計年度,預計會縮小到四十三億圓。
對於業績持續不振的飯店,也有業者開始有動作了。投資法人MIRAI已將持有的
「淀屋橋南WBF飯店」變更為辦公室用途。背後的考量是,營運的WBF飯店暨度假村在四月宣告破產,申請適用《民事再生法》,再加上大阪的飯店已經處於飽和狀態。
據投資信託協會表示,截至二○年四月,列入REITs組合裡的物件數,商業設施成長為一○年五月時的三倍,飯店成長為七.八倍。與住宅成長一.七倍,辦公室成長一.八倍相比,是很可觀的成長。
不動產的漲跌幅度大,面對新冠疫情,每一個不動產所有者與投資人,都必須好好想想,自己因應風險的方式是否得宜。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日本疫情難解 不動產市場掀波瀾
今周刊
2020/第1230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