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道,是一場四分鐘的心理賽」
文/黃銘彰 攝影/楊文財 比賽倒數六秒時,台灣柔道選手楊勇緯試圖摔倒日本對手永山龍樹,沒想到轉瞬間,被永山一個反摔,在最後三秒敗下陣來, 二○ 二四年巴黎奧運止步於八強。 雖然這屆未能奪牌,但上一屆東京奧運,他拿下台灣柔道史上首面奧運銀牌,去年在杭州亞運與成都世大運,也分別拿下金牌與銀牌,依然是台灣目前成績最好的柔道選手。同時以他的年紀來看,未來還有機會參加至少兩到三屆奧運。 賽場上的他,沉著、堅毅。他曾說,柔道,其實就是一場四分鐘的心理賽,考驗選手在賽場上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四分鐘裡,你必須很細膩,比對手更快解決現在的問題。」 但下了場,他是十足真性情的大男孩。在上屆東京奧運,他創了台灣柔道運動紀錄後,在場邊受訪時淚流滿面,哭得不能自已的說:「我的目標是金牌。」去年杭州亞運,他勇奪金牌,賽後也流下狂喜的淚。 不過,對比他過去澎湃的情緒,這次吞敗後,楊勇緯卻是極度克制自己的情緒,僅對現場媒體表示,「平復一下、不好意思,」便離場。 不論在十六強賽時,起初落後對手,最後卻能反勝的沉著,或敗部復活賽敗陣後堅毅的風度,這一切,其實是他花了十年煉成的。 他從小心思細膩、體貼他人 卻成贏得柔道比賽最大難關 從小跟著哥哥一起練柔道的楊勇緯,體型並不特別魁梧,相反的,他情感豐沛,貼心善感,注重穿搭,與大眾刻板印象中的運動員形象很不一樣。 他就讀后里國中時的教練、曾獲帕運柔道金牌的李青忠曾對媒體分享,楊勇緯體恤教練視力不佳,總會主動敘述前頭景色及當下狀況,是個很體貼的孩子。他過去接受訪問時,更一定記得感謝團隊,一一點名心理師、防護員、陪練員等。他的溫暖,甚至是在平常練習時,會注重自己有沒有給予陪練員足夠的回饋,讓對方也有收穫。「因為我覺得我們要用同理心去互相成長。」 即便在國際賽事「穿金戴銀」,今日的楊勇緯依然親和。出發巴黎奧運前,面對大陣仗媒體聯訪,他幾乎有求必應,主動滿足各個角度的媒體拍攝需求,還會反覆確認畫面是否足夠,足見他的細膩。 然而在向來崇尚陽剛、講求理性的運動競技場合,容易想太多的性格,曾是他一大課題。特別是,柔道的勝負往往就在轉瞬間。 「柔道沒有一定的摔法,內化成自己的技術,那才是自己的柔道。」楊勇緯說。 在柔道賽場上,不存在絕對力量的優勢。尤其在國際殿堂的頂尖對決,選手的身體素質往往不會相差太大,心理素質,便更是重中之重。 在攻擊與防守之間,主動與被動之間,如何沉著做出精準的判斷,並將之化作確實、到位的動作,往往一瞬間就決定了勝敗。 十九歲,是楊勇緯意氣風發的一年,但,也是他因情緒而困囿,在賽場上失利的一年。 他先是在柔道亞青賽贏得台灣史上首面金牌後,再擊敗哥哥楊俊霆獲選國手資格,代表地主出征一七年台北世大運。 然而,在四強戰最後關頭,楊勇緯因裁判一記改判,心態沒能旋即調適,大受影響,最終敗北。背負著把金牌留在台灣期待的他,難過的淚灑賽場。他說,過去的自己在比賽當下,有時意念會不小心移轉到比賽結果上,心緒不夠專注的結果,往往會在關鍵時刻影響身體判斷。 赴日訓練,同時修煉心性 學大谷翔平九宮格法變強大 為此,世大運後,楊勇緯的修煉不僅在於肉體上的技巧,更在於心神。 同年,他決定隻身一人前往日本移地訓練三個月。期間,他也對於柔道這項運動在追求勝負以外,更在乎全身心的鍛鍊,有了更深體悟。 那些一個人在異鄉的時刻,他其實是享受孤獨的。 因為一個人生活,無形中多了很多跟自己對話的時間,而透過不斷跟自己對話,「你會觀察,什麼東西其實是你最想要的。」 甚至,在那段時間,他也對目標開始有了更成熟的變化。原因是當一個人靜下來後,他開始能細細品味各種來自四面八方的聲音,哪些自己也覺得對,哪些未必認同,「你要自己去體會,事情,是不是他們所說的這樣子。」 在日本訓練的日子,更讓楊勇緯養成寫筆記的習慣。他曾透露:「現在還是會在訓練中記錄筆記,提醒自己。人都會忘記,回頭看才會想起來。」同時,他也運用棒球選手大谷翔平也在用的「九宮格目標達成法」。 他說,這套方法的精髓,其實不只是訂定目標與執行。更重要的,是理解自己通往最終目標的過程,需要學習什麼,讓自己成為更強大的人。 甚至,這套方法會幫助你發現,自己其實比你想得更有力量、更強大。 楊勇緯說,列出目標與行動方法的過程,會發現其實很多事情,自己平常已經在做,只是不夠清楚。 如此一來,會對自己更有信心,「你就不會覺得,這目標好像離你很遠,因為你其實平常都有注意到。」 訓練以外,他也透過閱讀提升自我,並參加課程與工作坊累積知識。 用正念覺察思緒,專注當下 做到身心合一,能享受比賽 在東京奧運因疫情延期期間,楊勇緯參與國訓中心內部舉辦的正念課程,學習覺察自己的思緒,讓自己更專注在當下;透過調整呼吸、冥想等練習,面對不必要的思緒干擾時,更知道如何消除焦慮,穩定情緒。 他說,要學會切割,讓自己抽離。例如訓練時,就得切割其他事務,把心神全力灌注在當下。「過程中如果狀態不太好,我會馬上停下所有動作,先緩一緩情緒,再思考有什麼方式能達到,深呼吸,再開始執行。」 認識自己、專注當下,從柔軟一步步進化成柔韌,楊勇緯變得更加強大,越來越能在賽場上做到身心合一,全神貫注。 「你應該聚焦在這個地方,而不是只想著你會贏他,或甚至要拿金牌這類目標。應該回到當下,面對每場比賽。」楊勇緯過去受訪時說。 三年前,他首度征戰奧運殿堂,儘管僅列第八種子、且未曾在國際大賽奪金,卻以超乎眾人預期的表現,拿下台灣柔道史上第一面奧運獎牌,而且是面銀牌。 楊勇緯走出奧運後一度陷入低潮,去年杭州亞運接連擊敗強敵,頂住壓力奪下金牌。這讓他創紀錄連三年獲選體育運動精英獎最佳男運動員,儼然是台灣最具代表性運動明星。面對大賽,教練劉文等觀察愛徒依然會感到興奮或壓力,因此在訓練過程他也會特別「把選手心態的起伏掌握在最平穩的狀態。」 楊勇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如同正念心理學強調的,訓練、比賽時就「回到當下」,做好每一件自己該做的事。「壓力一定有,但就看自己怎麼去化解,盡可能在練習上做好自己,在場上就盡情享受比賽。」 渴望勝利卻保有彈性的心境,如今已是經驗豐富的楊勇緯一大優勢。「我覺得『平常心』要用在訓練上,比賽的時候,渴望勝利的心情是要有的。」隨年歲、經驗積累的長期心靈修煉,讓此刻楊勇緯的心更加柔韌,更加收放自如,但,卻也沒有抹滅他那細膩、柔軟的本心,依然留有他最初的真誠及纖細。 他用自己的生涯證明了,真正強大的人,並非一定得將柔軟變作剛強,而是藉由身體與心靈的千錘百鍊,將柔弱煉成柔韌,與各種情緒共處,擁抱自己的特質。 雖然此次未能在巴黎奧運奪牌,但相信無論技巧或心性都越臻於成熟的楊勇緯,前方還有許多發光的機會。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