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千萬名美國人得流感 紓解病患人潮有解方
嚴重的流感造成醫療體系的負擔,但遠距諮詢、穿戴裝置及大數據提供緩解看病壓力,加強控制疫情的助力,科技與生技的匯流,將改變未來的醫療方式。
文/饒秀珍
利用無人機遞送藥品可更具時效更節省成本。達志
一種致死的病毒正肆虐美國每一州,已經有超過一千九百萬的美國人受到感染,還造成美國一萬人的死亡,這個致命的病毒就是流感。嚴重的流感意味著病患的暴增,這對醫療體系來說具有挑戰性,因為他們難以滿足患者的需求;不過現在遠距醫療看診和無人機送藥到府,以及可以協助預測和監控個人流感的穿戴裝置,都可以協助紓解人滿為患而無法負荷的醫療體系。
線上諮詢 病患不用再奔波
擁有兩千名醫師的全球最大遠距醫療服務商Teladoc公司指出,遠距醫療還真適合流感的診斷,因為在流感高峰期,幾乎每個咳嗽或發燒的患者都可能是受到流感感染,這通常意味著無須親自到診所諮詢醫師,尤其流感的治療最好是在生病的四十八小時以內,可是在美國預約醫師就需要一週以上的時間,常會錯失最佳治療時間。所以,線上快速的諮詢,不但提升治療的效果,更是緩解患者焦急等待以及交通往來的時間。
患者享有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年三六五天隨時隨地透過遠距AI虛擬諮詢或是真人問診,來快速評估症狀,然後從線上取得處方,對病患來說極為方便。但是,患者還需要出門去拿藥嗎?也不用,去年年底美國最大的藥妝連鎖CVS Health就宣布與全球最大的包裹運送公司UPS以及無人機技術領導廠商Matternet合作,將利用無人機來提供成本更低、更具時效性的藥物遞送給患者,這類服務很快的科技巨頭谷歌的子公司無人機公司Wing也和FedEX以及另一家藥妝領導廠商Walgreens合作,未來也會提供更多健康以及保健食品的遞送到府,輸人不輸陣的亞馬遜Prime Air也正在測試中。
根據遠距視訊醫療公司的統計顯示,二○一八年流感嚴重期,求助遠端醫療的人數暴增,國際電子大廠飛利浦投資的遠距醫療服務公司American Well就表示,該公司線上流感問診大幅成長三倍之多,而Spectrum Health公司也表示,在一九年的流感季節,大約有六○%的虛擬問診是與流感相關的症狀,而這些線上問診的費用大約只有幾十塊美元,同時有些保險還給付,這也帶動每年遠距醫療線上看診的人數激增。
遠距醫療服務商Teladoc公司在一八年流感爆發期五週內就提供了三十萬病患的線上諮詢,全年服務更達到二六○萬次線上諮詢,一九年更估計超過四百萬次。公司副總裁Jason Tibbels醫師就表示,儘管美國疾管局CDC強烈鼓勵面臨嚴重流感疫情社區中的患者在去醫院看診時,要先打電話給醫師諮詢,但仍有許多人根本沒有這樣的資源,或是半夜發生急症又該怎麼辦?Teladoc提供了二十四小時的服務。
整合大數據 提供醫療分流
此外,公司可以利用專屬的Teladoc Flu Tracker整合大數據,可以及時了解哪一州的疫情最嚴重,可以提供政府快速的決策,除此之外,Teladoc可以有效分流需要治療病患到實體醫院或診所治療,免去到擠滿人潮的醫院和急診室排隊,在流感爆發中,的確幫助緩解了現有醫療體系不足的困境。同時,還提供後續將病患送到最適當診療場所接受診斷、治療和照護服務,甚至幫忙病患解決藥荒的問題。Teladoc的服務已經發展到不是一個點的服務,而是掌握了整合性點、線、面全方位服務。
遠距醫療的服務也不是只有針對流感患者,以擁有三千五百萬會員的Teladoc來說,提供三十種語言服務超過一三○個國家,醫療諮詢涵蓋了四五○個專業領域,包括從非緊急的疾病、流行疾病需求(例如流感和上呼吸道感染)到慢性、複雜的癌症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憂鬱症等疾病都有。
遠距看診能省去病患來往交通奔波的時間。取自Teladoc臉書
其他提供線上虛擬醫師問診的新創公司還有由一群哈佛醫學院醫師和電腦工程科學家所創立的Buoy Health,更開發出一款人工智慧學習的問診平台,目前有高達一千七百種的疾病診斷功能,還可以提供八種建議和服務,包括在家休養、緊急呼叫救護車、尋求初期醫療、遠端醫療諮詢等。
其實遠距醫療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包括診斷、治療以及預防。以雲端智慧體溫計服務提供公司Kinsa來說,連結手機軟體的智慧體溫計,除了提供消費者量測體溫,也會提供歷史性的體溫紀錄進行分析,同時還提供使用者如何緩解症狀的方法、何時該看醫師,以及提醒吃藥時間。此外,Kinsa根據內部統計資料來預測流感的高峰期,適時通知使用者,目前有何種流感爆發以及如何預防。
穿戴式裝置 監控改善疫情
除了大家最關心的感染治療外,了解疫情、監控疫情更是關鍵。一篇來自知名研究刊物《The Lancet》的論文指出,傳統的流感監測主要依靠病毒學和綜合症狀性的流感樣疾病(ILI)來估算流感趨勢。然而,ILI監測報告通常比實際狀況延遲一到三週,並且幾週後還要再由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修訂。這種延遲的狀況使得疫情不易被察覺,而容易迅速傳播到新的易感族群和其他地理區域。
研究發現,由於急性感染會導致反應身體疲累的靜息心率(RHR) 升高(尤其是伴有發燒時),而感到不適時,睡眠和活動也可能與正常情況不同,因此,美國Scripps Research 研究團隊透過穿戴式裝置,收集長時間戴用Fitbit智能手環或手錶的四萬七二四九名參與者,共超過一三三○萬筆的RHR和睡眠指標的數據。統計分析結果顯示,以此大數據的追蹤可以改善疫情ILI預測!
此外,穿戴式裝置可能還會包含其他偵測器,可以進行血壓、體溫、心電圖和咳嗽分析等;長期戴用,可記錄下個人的基礎數值,並識別出異常狀態,甚至可能在症狀發作之前就識別出感染,進而提早因應。全球現在有愈來愈多的穿戴式裝置用戶,未來藉此將可大幅提高公共衛生的預測準確性以及即時的應變能力。
以科技為基礎的遠距醫療正在改變人們更方便、更即時取得全球醫療保健的方式,這也創造了新的醫療價值與商機。全球最大的遠距醫療服務商Teladoc公司,股價在這短短幾年內飆漲數倍,市值更高達數千億元台幣,Teladoc就是成功案例。而二○年最最成功的遠距醫療企業除了被列為第一名的Teladoc外,還有PlushCare、ZocDoc、Forward、Doc on Demand、iCliniq、MDLive、MeMD、American Well 以及MyTelemedicine。
連結手機軟體的智慧體溫計,能提供使用者緩解病症的方法。取自官網
比團隊比實力 台灣也很強
台灣追得上這股趨勢嗎?工研院與三軍總醫院合作VR/AR的遠距復健、雙和醫院和美國賓州大學合作開發遠距睡眠醫療平台,電子大廠如緯創與高醫合作遠距個人化疾病管理、仁寶攜手怡仁醫院推出慢性病遠距照護系統,以及廣達QOCA打造智慧病房建立遠距醫療等,這些都是遠距醫療發展的開始。不過受限於台灣法規如毛,發展的空間與速度都受限,台灣有這麼豐富與高優質的醫療團隊與科技實力,我們沒有理由失去這個產業的發展!
雖然完整解決方案還需要完整的思考與進一步研發,但深信科技會改變醫療,蘋果的創辦人賈伯斯在過世前說了二十一世紀是科技與生技醫療匯流的時代,所以這不是科幻,這是科技,未來在5G的加持下,遠距醫療和醫療大數據的超車發展,必然發生!
(本專欄由Genet提供)
閱讀完整內容
本文摘錄自
一無人機送藥 醫療體系不崩盤
《財訊》
2020/第601期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