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拚科技自主「徒勞無功」!兩位大咖解讀中國經濟再起

獨家專訪》

採訪整理●曹博凱 攝影●駱裕隆

中國終於擺脫封城惡夢,經濟重開機,但除了疫情,讓中國最頭痛的問題還沒解決——越演越烈的美中競爭。美國不斷加強對中制裁,科技脫鉤幾乎已成定局,這會如何影響美中關係,以及中國好不容易復甦的經濟?兩會新局,赴中企業又該何去何從?

商周獨家專訪兩位頂尖專家為讀者解答。第一位美國企業研究所(AEI)資深研究員庫珀(Zack Cooper),他是知名美中競爭和亞洲政策專家,曾任職於白宮和五角大廈。庫珀指出,他看不到任何美國會退讓的可能性,使中國的半導體業難以趕上,且未來企業想要同時做美中兩國的生意,將變得更困難。

第二位是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商務和經濟董事項目主任甘思德(Scott Kennedy),他是公認的中國經濟專家,來往美中兩國超過三十年。甘思德認為中國解決科技「卡脖子」問題的可能性極低。此外,他指出外企在中國須轉向低調,甚至奉行鄧小平的「韜光養晦」。以下為商周的專訪摘要:

前白宮亞洲專家庫珀:

台商挑戰,是判斷會不會被中國當手段利用

商周問(以下簡稱問):美中科技脫鉤似乎越演越烈,美國對中制裁力道一直加強,未來會如何演變?

庫珀答(以下簡稱答):美國並不是要完全跟中國脫鉤,這很明顯辦不到,但我們會看到選擇性的脫鉤並針對特定領域。現在很清楚,這些領域就是所謂的「雙重用途」,也就是同時用在經濟上和軍事上的,先進半導體是其中的最大宗。

出口管制對先進晶片是有用的,只要這些出口管制還在,中國很難趕上像台積電、三星、SK海力士和其他領先的半導體生產者,至少我認為足以讓中國慢下來。

但這會阻止中國發展嗎?不會,實際上,可能反而更會刺激北京傾注更多補助在半導體業上。大量的投資是有可能讓中國有所進展,而且那些不需要先進半導體的領域,我認為中國還是很有能力。

真正的大問題是,下一步呢?白宮有暗示接下來可能是生物和綠能科技,但我覺得很難說這兩者跟軍事應用有關。所以我們可能會看到美國的制裁越來越難被正當化,也更難獲得其他國家支持。

問:美中科技競爭還有可能和緩嗎?

答:我很難想像美國會在未來的幾年,真的改變對中國的政策,主要原因是北京也不願意改變。從川普發動貿易戰開始就是這樣,北京沒有做出任何結構性改變,甚至沒有按照協議去做,所以我認為拜登政府很難和中國達成什麼新協議。

所以對我而言,很難看到中美找到一條出路解決現在的困境,我認為雙方只會加強針對對方的經濟和貿易的限制,不會願意退一步。


▲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圖)因光電產業發達被譽為「中國光谷」,如今因美國連番制裁導致發展停頓,甚至爆爛尾樓危機。

問:隨著競爭加劇,企業需要擔心選邊站的壓力嗎?

答:我確實認為企業會越來越難同時跟中國和美國深入的做生意,那個能同時高度仰賴中國和美國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尤其是如果企業涉及了戰略性的領域,它們就必須做出艱難的決定(放棄某一邊)。

我認為一些台灣的公司,那些不屬於戰略領域的,會繼續認為中國市場很重要, 以利用中國製造的能力。其他公司, 那些涉及戰略領域的, 最終會想要和美國及歐洲合作,這會要求它們在中國更加謹慎。台灣企業的挑戰,就是要判斷它們屬於哪個領域,還有所屬的領域會不會在未來被中國當作手段來利用。

來往美中30年經濟名家甘思德:

鄧小平的「韜光養晦」變中國外企策略了

商周問(以下簡稱問):美中脫鉤對中國經濟有什麼影響?

甘思德答(以下簡稱答):我們必須知道,在中國六五%的投資來自民營企業,剩下大部分是來自國企,只有少於五%是來自外企。所以即便雙方之間的經濟活動有衰減,對中國整體的經濟成長影響並不大,脫鉤並不是中國經濟放緩的主因。

但中長期來說,脫鉤現象會改變中國發展的方向,它們必須要替換一些科技,那會影響中國的生產力,並降低了中國改善經濟效率的能力。


▲不敏感的非戰略產業成外企出路,位於上海、由台商創辦的知名連鎖火鍋店撈王,客人仍絡繹不絕。

問:中國誓言追求科技自主、解決「卡脖子(編按:中國政府用語,比喻中國關鍵技術被西方掐住脖子)」問題,可能成功嗎?

答:我覺得那是徒勞無功。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完全依賴自己,不論是經濟發展或科技創新,這是過去一百五十年的歷史經驗。所以我認為中國解決所謂卡脖子問題的可能性極低,中國永遠會需要依賴世界來發展自己。

中國用卡脖子一詞是因為中國跟西方的關係變得很差,是用民族主義的觀點來看國際經濟發展,中國的政策制定正被一群民族主義者給壟斷。中國追尋科技自主其實在經濟上不太有道理,那會是一條導致經濟放緩的道路。對美國也是一樣,美國稱之為加強供應鏈韌性,但其實那也正讓美國成長變慢。

問:習在兩會上罕見直接指責美國打壓中國,中國未來會針對美國制裁,展開什麼反制行動嗎?

答:在我交流過的中、美政策圈官員、學者等相關人士之間(編按:甘思德於去年九至十月曾訪中),瀰漫一股相當明顯的宿命論,也就是雙方注定決裂:他們認為對方有最糟糕的動機;他們怪罪另一方是讓關係變壞的罪魁禍首;他們都覺得自己在總體上是贏的一方,而且認為對方怎樣都不會讓步。

中國過去的策略是不要在科技上展開報復,因為那只會加速這些貿易和科技的限制,但它們現在可能會認為必須要採取些行為,可能會是一些關於外企的政策,針對特別產業或特定公司,像是減少特權,或是給予一些商業上的懲罰。雖然我們還沒看到中方展開報復,但我們可能正處在中國將改變做法的邊緣。
問:中國二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等景氣指標表現不錯,這是短期的反彈,還是中國經濟真的復甦了?

答:你會看到一些適中的刺激政策,吸引更多外資在中國擴張而非離開,也會鼓勵消費,所以我認為在短期,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我們會看到一些復甦。

但長期來說,很難看到中國有個正面的成長故事,尤其我們看到習近平左傾的跡象,又有國內和國際的安全議題,還有人口老化問題,民企之間的焦慮感還是很重,中國消費者也對未來缺乏信心,所以儲蓄率很高,這都指向中國在中長期會有一個較低的成長。

去年秋天開始中國政府有些有利民企的調整,但那只是領導層出於必要而做,而非真的要給民企什麼承諾。我不認為中國放棄了國進民退,你甚至會看到黨進國退。

次序很明顯的是:黨、政府、國企、民企。民企就像這個系統收養的小孩一樣,不會被當作自己人。像馬雲到現在還是在國外,不被歡迎回來,這是對所有人很清楚的訊號。

問:如果現在企業重回中國市場,需要注意什麼?

答:那些不在戰略領域的公司,不太會面臨科技限制,所以還有很多的機會,就算中國成長放緩,它的市場還是很大一塊餅。

所有在中國的外企,都要擔心一些突如其來的變化,或潛在的軍事衝突。我不確定台灣的情況如何,但我知道美國公司它們還要擔心遵守美國的法律,還有公關問題,像是來自媒體、國會、非營利組織的關注,這些都增加了在中國投資的風險。

鄧小平的外交政策「韜光養晦」,我認為那現在變成外國企業在中國的策略了——低調做生意不要吸引太多注意,台灣的企業應該很了解這套。 閱讀完整內容
商業周刊 2023/3月 第1808期

本文摘錄自‎

習近平拚科技自主「徒勞無功」!兩位大咖解讀中國經濟再起

商業周刊

2023/3月 第18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