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怡廷Amber 攝影‧黃明堂
宜蘭代理縣長陳金德新官上任第二天,就拋出了兩個農舍議題,讓農業處長憤而辭官、農團批判、農委會反對,輿論延燒整整兩週,陳金德猶如四面楚歌。
在農地農用原則不變下,陳金德不僅退還二○一六年因農地未農用所加倍課徵的房屋稅,並加計利息,還打算自訂規章,放寬農舍興建管制,不再遵守農舍臨路、臨側規定。
事實上,宜蘭農舍氾濫問題存在多時,現任農委會主委、前縣長林聰賢去年祭出緊縮政策,才稍稍遏止下來,陳金德一上任就鬆綁,坊間直指為了明年選舉的撻伐聲不斷。然而,是什麼原因讓腹背受敵的陳金德沒有動搖?
在地vs.外地,民意派vs.農業派
事實上,陳金德引爆的地雷,無論是違規農舍該怎麼罰或農舍該怎麼蓋,最終還是指向兩個結構性問題。
一是遊走灰色地帶的農舍亂象,真實反映了邁向老齡化的台灣社會,對於低密度住宅的高度需求;其次是農地農用原則,關乎宜蘭未來的產業想像。
《天下︾記者探訪宜蘭發現,在地意見二元對立,有農舍派和反農舍派,還有新農派和老農派。這是一場「土地權」vs.「話語權」、「市場決定派」vs.「農地保護派」的戰爭,彼此互相批評、沒有交集。
宜蘭人真正在意,是當外界焦點放在豪華農舍和政治鬥爭,卻忽略了這些爭議最根本的問題——宜蘭的農業困境。
外界焦點放在豪華農舍和政治鬥爭,卻忽略最根本的問題是宜蘭農業困境。(天下資料)
一年一收 單靠農業難以溫飽
蘭陽平原和一般都市人的刻板印象不同。宜蘭一年只有一收,多雨的氣候特性,再加上農地破碎、產量無法規模化,少有農民單靠農業過活。
「以九九%的農地採慣行農法來說,宜蘭農業的確沒有競爭力,」當初農舍緊縮政策的執行者、林聰賢時代的農業處長、也是小農代表人物楊文全坦承,「所以友善耕作的農業,才是宜蘭的出路,」他強調。
但現實是,友善農作農產品近年供過於求,再加上高成本、低產量導致入不敷出而放棄的農民大有人在。
在果農界頗有名氣的農人吳文旭,回憶自己二十年來的務農之路,點滴在心頭。
他一開始採行自然農法,卻發現門檻很高、挫折不斷,「答案必須花時間、有決心投入去找,不能有興趣就跳進來,幾年後又退場。宜蘭的農地不適合寄居型的農人,因為實在太辛苦了,」吳文旭說。
吳文旭認為,農人要的不多,只要三餐溫飽,將孩子拉拔長大。如果無法保障農民生活,又如何奢談「農業優先」?務農一輩子存不到錢,賣地成了農民階級流動的唯一籌碼。「農人觀念裡,土地能用來保命和救急,不會隨便賣,」吳文旭謹記父親的教誨,「如果不是生活不下去,或周轉不靈有急需,賣地對農民來說是很『見笑』(台語,指羞恥)的事。但很多人一輩子做到死,都無法存到幾百萬,一塊地賣掉就有一、兩千萬,可以給兒女在台北買房或創業。」
癥結在於低密度住宅需求
然而,外地人去宜蘭買地,圖的是農舍而不是農業。一位從業近三十年的資深不動產仲介坦言,現今農地交易中九九.九%都是為了要建農舍。
林聰賢的農舍改革政策一推出,造成農地價格大跌,讓地方直跳腳。政策縮緊下,許多農民因恐慌而賤價拋售,資產隨土地價格大幅縮水,銀行不敢放貸,原本靠「蓋農舍」帶動的營造業及內部消費緊縮,影響不可謂不大,以致民怨沸騰。
宜蘭農舍氾濫暴露出另一個關鍵問題。許多人鑽法令漏洞,一棟農舍標價兩、三千萬元,還是炙手可熱,是因為國人對獨棟獨院的低密度住宅需求確實存在,壓制無法解決問題。
「曾幾何時,夢想田園退休生活,成了一種罪惡?」長年做田野調查進行文化資產研究,台東專科學校建築科主任李盛沐在二十年前移居宜蘭,他對宜蘭的想像是「台北的後花園」,「都市人能在這裡退休養老,自然形成產業和聚落,不是很棒嗎?」
是否要讓宜蘭成為台北的「後花園」見仁見智,但豪華農舍確實幾乎都是都市人在買。資深仲介觀察,外地人和在地人的比例約三比一。
楊文全估計,二○○○年「農業發展條例」開放農地自由買賣,在短短十五年間,宜蘭有七千六百一十二塊農地蓋農舍,其中六成都是農地農舍一起轉手他人,可見農民蓋農舍自住的比例確實不高。
「農舍怪象代表市場上對低密度住宅確實有需求,不應該一味壓制,」楊文全認為,政府有責任在城郊地帶做整體規劃,而不是讓這類住宅,以農舍之名在田野亂長。
吳文旭認為,如果真希望宜蘭的好山好水成為「台北後花園」,他也不反對,新的建案就應用建地的地價買賣,而已成事實的「非農用農舍」則用建地標準課稅,讓農舍歸農地、別墅歸建地。
鬆綁農舍政策讓陳金德一接任宜蘭代理縣長就備受爭議。
重新定位宜蘭精神
更重要的是,地方首長的願景和理念,諸如對農村的照顧、對土地的想像,必須有更清晰的主張。
「如果農業真的這麼重要,關乎國家的糧食安全,政府為何不能按照公務員制度,成立糧食軍?」吳文旭拋出一種思考角度,「提供可供溫飽的薪資,讓糧食軍專門生產糧食給國家。」 一九八一年當選宜蘭縣長的陳定南,提出「宜蘭價值」,以「亞洲瑞士」為願景擋掉六輕,保住這片自然美景。四十年後的今日,宜蘭又走到了定位的十字路口,到底要農業立縣?觀光立縣?還是以花園城市立縣?此刻的宜蘭迷失了,需要透過開放和理性的討論,找到對未來的共識···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