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總是搞砸自己的人生?



李老師您好:

人總會有各種各樣的缺點和不足,有的能改,有的到死都改不了,但最痛苦的,莫過於明知道自己有問題,而且這個問題,已經讓人生變得越來越糟糕,卻還是改不了。我向身邊的親朋好友都求助過,但他們都覺得我只是貪玩、不努力。

中考(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簡稱「中考」,即高中職入學考試)前,我突然喪失了學習動力,看著日子一天天地過,知道該做些什麼,但就是無法去做,考試時甚至會趴在桌上轉筆玩筆芯。

我就像被外星人綁架了意志,心裡明明很急,卻無法停止一些無聊的行為,每天再怎麼逼自己念書,最多只能專注半小時。高考(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即大學入學考試)前還是如此,我成了開高走低的典型。人生最重要的讀書階段就這樣荒廢了。

最近想振作起來考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但是剛追了三小時劇。這齣戲我當初看到一半就沒看了,說明劇情對我而言並無吸引力。可是我知道,自己又開始重複之前「搞砸人生」的行為模式了。

有時候,覺得自己像是個人生的旁觀者,總站在做無聊事情的身體旁邊,歇斯底里地喊著:「喂!你該看書了,這個劇不好看而且糟透了,為什麼要逃避書本呢?」

對自己強烈的絕望,促使我點開了李老師的「樹洞」。李老師,您能想像一個垂頭喪氣的女生,瞇著眼睛寫下這一封信的情景嗎?很絕望很絕望,絕望到麻木。日復一日,明天我又會重複今天的行為,想到這個就頭皮發麻。


「旁觀者」這個比喻相當有意思。她看到當事人正在做錯誤的事,卻忍不住大聲提醒:「喂~錯了錯了,你不該這樣做!」

如果當事人無動於衷,意味著什麼呢?有可能是旁觀者認錯人了。

當事人活在自己的人設裡,按照自身的想法過活,且活得很自然。旁觀者感到著急,是因為她拿著一套錯誤的劇本,把當事人誤認為是其中一個角色。所以,我們一起來確認當事人到底是誰吧。

請你在接下來七天,每天記錄旁觀者和你的對話。

旁觀者:「喂!你該看書了,這個劇不好看而且糟透了,為什麼要逃避書本呢?」

請你作為當事人,向旁觀者解釋,她認錯人了。對她做一句自我介紹,讓她知道你是誰。比如:

當事人:「你認錯人了。我不是你以為的那個應該看書的人,我是……」

持續記錄七天,然後回饋你的感想。

回饋


哇!我的諮商被李老師po上網了,內心感到相當興奮和忐忑。下面是我這七天的回饋:

第一天

旁觀者:「快兩點了,該睡覺了,你的眼睛不是會痛嗎?」

當事人:「抱歉,你認錯人了,我不是你以為的因為眼睛痛就不熬夜的╳╳,而是周末想怎麼熬夜就怎麼熬夜的╳╳。」

旁觀者:「就算認錯了,就算你不在乎自己的眼睛動過手術,但明天要見朋友,你打算萎靡不振地赴約嗎?」

當事人:「我不在乎,熬夜和跟朋友出去玩都只是娛樂消遣。」

旁觀者:「熬夜會打亂生理時鐘,周一上班時容易影響工作。」

當事人:「你又認錯人了,我不是你以為的那個會在意工作的╳╳,我本人並不care這份工作。」

旁觀者:「既然你不在乎朋友,也不在意工作,為什麼又去做呢?」

當事人:「為了滿足朋友想見我的心情,也為了讓家人放心。」

旁觀者:「所以你還是在意,但是他們在意什麼你根本不清楚。你其實既沒有滿足他們,也沒有滿足自己。」

當事人:「不想和認錯人的傢伙一直聊下去!」

結果,我就這樣自己跟自己聊到生氣,放下手機閉眼去休息了。李老師,我發現我竟然不知不覺感到自由了。但是旁觀者和當事人聊到停不下來是有原因的!一切都是奇妙的巧合。

剛收到老師回應時的快樂,回饋時心情就變差了。不自覺地想:難道是我傳達得不夠清楚,或是老師理解錯誤?記錄對話這個方式也太簡單了吧?真的會有用嗎?……

但我在凌晨一點左右,當我記錄完旁觀者和當事人的對話後,腦子竟不由自主地繼續運轉下去,形成了一場挖掘式的探討,針對「此刻我為什麼一定要熬夜」這個主題。這些對話太熟悉了,慢慢喚起我小時候的某個習慣和經驗。

小學一年級時,我腦袋裡突然住進了一隻「小蟲子」。我很愛和牠聊天。我明確知道,小蟲子其實就是我自己,但依然喜歡和牠一起生活。因為牠絕大多數的看法,都和我不一樣,我常常和牠爭論甚至打賭。但後來逐漸覺得,這樣做或許不正常,就花了很大的力氣驅逐牠,並且認為這就是一種成長的表現。

直到做這個回饋時突然覺得:啪!封印解除。

原來,不管是小蟲子、旁觀者,或是當事人都是我。我極度想否定某部分的自己,像割掉腫瘤般去除某些「我」,所以掙扎又壓抑地活著。我和小蟲子聊天,可能只是某種自我思考、溝通的方式。

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這種如釋重負,彷彿卸掉重重枷鎖、豁然開朗的感覺。十年了,我終於和自己重新取得了聯繫。

李老師,您的回饋實驗我可能不適用了,但我還是會繼續做完。

第二天

沒有「認錯人」的情況出現,今天的「我」特別乖,我要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甚至透過對話的方式,自行處理了一次「情緒危機」,沒有求助於任何人。

第三天

這幾天情緒過度激動、熬夜不睡覺因而感冒了,腦袋昏昏沉沉的。雖然才晚上八點多,但是沒有旁觀者跑出來逼我看書,他和當事人今天都想好好休息。

我覺得整個人很放鬆,基本上快要睡著了。

第四天

直到中午都躺在床上不想去上班。我明確知道自己純粹就是不喜歡這份工作,但也很難過前幾天那個「認錯人」的神奇魔法,居然這麼快就失效了。

今天在網路上看到一句話:「世上沒有必做之事。」或許這個對話實驗也是如此,我不由自主地產生了聯想。

當然,這很有可能是我對自己貪圖安逸的開脫。其實有朋友提醒過我,我總是想太多,缺乏行動力,好不容易動起來卻又半途而廢。

旁觀者:「你該睡了,而不是沮喪地一直玩手機來逃避現實。」

當事人:「你認錯人了,我不是該睡覺的╳╳,而是熬夜玩手機能平復心情的╳╳。」

旁觀者:「好吧,我想看《駭客任務》(The Matrix)。」

今天是隨心所欲的一天,想睡就睡、想看書就看書。一切痛苦不過是作繭自縛。

第五天

或許是昨晚的《駭客任務》太好看,今天一整天都很平靜,或者可以這樣說,今天旁觀者成了當事人。

早上按時起床、上班、上課,甚至很少見地運動了一下(太難得了,激動到落淚)。

自從封印解除後,我似乎再難感受到之前,那種「想做某件事卻做不了」的分裂和痛苦了,事情逐漸變得簡單,只有想做和不想做。就算暫時不想做,心理負擔也沒之前那麼重了,果然以往都是作繭自縛,原來越在意自己沒做,就越做不了。

另外,自我感知變得非常敏銳。我發現:所有壓力的源頭,都是我把別人對我的要求和期盼,胡亂堆在自己身上(應該要去相親、應該事業有成、應該……)。還有就是,我以前特別喜歡故意瞧不起自己、打壓自己。

第六天

今天回顧這個實驗,突然想放棄了。

旁觀者(或許是提問的當事人):「太羞恥了,你看你提的什麼問題;胡言亂語,不要讓人笑掉大牙了。可惜不能刪掉。」

當事人:「你認錯人了,我不是你以為的那個,會因為表達不當或者有錯別字就感到羞恥的人。我是想抓住一切機會去解決問題的人。」

當事人很強勢,拿回了主動權。

回憶起來,我真的很愛透過這種打壓方式去否定自己、降低期待值或積極性。這種惡習是什麼時候形成的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我察覺了,而且沒有放任自己逃避。

雖然我依舊難以專注做事,但至少以後我會警覺,注意不要任由自己沉淪在消極的情緒裡,逃避真實的人生。

第七天

今天竟然是實驗的最後一天,突然有點捨不得。

看了看畢業後到現在所寫下的日記,感到有點可怕;文字和思想很偏激,有很多自暴自棄的言語和消極陰暗的想法。本來想把它燒掉,但最後還是捨不得。買了新的日記本,把記錄下的回饋實驗作為新日記的第一篇。

實驗做完後最大的發現是:我不怎麼了解自己(所以才會「認錯人」?),很情緒化,同時渾渾噩噩、老是焦慮,很少細想這些情緒背後的原因。所以很容易受影響,別人三言兩語就會改變我的看法。我不知道該怎麼表現和說話,才能讓自己感到舒服又不會冒犯別人,因此才不喜歡外出與人相處,總愛待在家。

「思考」和「想」是有差別的。想,是一種懶散的自由,而思考卻必須把複雜的現實生活,以及對真實自我的理解考慮進去。例如「我想辭職」和「我考慮辭職」,兩者之間差異很大。

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表達清楚了。甚至在回饋時,很容易就不假思索打出一大段似是而非的大道理,所以整個回饋過程很艱辛。因為必須考慮哪些不是自己的想法。我一方面審視自己,一方面審視目前的生活,這兩個東西我都沒有仔細看過。我想找到讓它們彼此平衡的方法,而不是像以前那樣無視自我、放任生活,結果既不快樂,成就感也低。

做完這個看似平凡卻又特別的七天回饋實驗,我發現自己很久沒這麼關心「自我」了。目前來說,有些方面的思考還是有點盲目,要戰勝情緒惰性仍屬困難,但覺得至少是個好兆頭,似乎獲得了持續下去的動力。

複盤


大多數痛苦都可以概括成兩句話:

「我不希望自己這樣,但確實我就是這樣。」

「我希望像別人一樣,但我又做不到那樣。」

用學術一點的語言來說,就是「理想自我」和「真實自我」之間有差距。解決方法其實相當簡單,就是「全然接納」,接受自己最真實的模樣。就像打牌,先承認手裡的牌就是這些,然後再去計畫怎麼打才好。

理想必須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現實中的這個人再不行,也是唯一的行動指望。

道理雖然聽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一點都不簡單。

人總愛埋怨世道不公。對於自己身上不滿意的部分,累積了多年的厭惡感,早已成為一種習慣,失去想要和自己和解的心。

事實上,要解決這種狀況,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磨」。就像這篇回饋一樣,要反覆提醒自我對話。過程大家也看到了,一點一滴的進展都不容易。

個案持續寫了一周,雖然最後稍微有些鬆動,也是寫得很辛苦。如果能繼續堅持寫下去,收穫也許還會更大一些。

和自己和解需要時間,沒有速成法。只有化解了「我不該如此」的錯位感,才能看清楚真正的自己是什麼模樣(滿意也罷,不滿意也罷)。

這樣還沒結束喔,從看清自己到欣賞自己,從欣賞自己再到用好自己,從用好自己再到自我實現,每一段過程都是長期的功課。在自我認識、自我成就這件事上,我們有一生的路要走。 閱讀完整內容
只要改變5%,生活就有全新的可能:用極其微小的行動,打破慣性和困局

本文摘錄自‎

只要改變5%,生活就有全新的可能:用極其微小的行動,打破慣性

李松蔚

由 幸福文化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