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減肥或維持身體健康 不可或缺的脂質小知識

01 想要減肥或打造健康的身體,千萬不可缺少脂質

脂質對人類來說,是維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營養素

只要一提到「減肥」或「健康」,很多人的心裡就會出現「油還是少攝取一點比較好」的這種想法。沒錯,攝取太多的油絕非一件好事,但油=脂質,是和醣類、蛋白質並列的三大營養素之一,人類若要維持生命就得攝取。脂質除了能轉化為我們活動時所需的能量,還能形成人體內約37兆個細胞的「膜」。如果我們在不清楚脂質的重要性之下,就貿然停止攝取的話,可能導致身體的運作發生問題,甚至帶來許多不好的影響。因此無論是為了減肥還是維持身體健康,我們都得攝取脂質才行。

但話雖如此,也不是不管吃什麼油,都對人體有益處。事實上脂質的種類繁多,均衡攝取才是最好的方式。例如只攝取沙拉油或過量食用肥肉,都稱不上均衡攝取,而且還容易讓身材走樣。因此,攝取脂質時重要的不只在「量」的滿足,「內容」同樣也不可偏廢。

那麼脂質究竟有哪些種類?而不同種類的脂質,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從本書第十二頁起,將一一向大家詳述說明。只要我們能正確掌握關於脂質的知識,一定能對減肥瘦身,以至於維持身體健康,都起到正面積極的作用。


醣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質是維持人類生命不可或缺的「三大營養素(產能營養素)」。醣類主要會轉換成人類活動時所需的能量,蛋白質則是構建人類身體的基礎元素,而脂質能同時應用於這兩個方面。不論是以減肥還是或維持身體健康為目的的人,都必須攝取脂肪才行。


02 「油」和「脂」有何不同?

在常溫下,「油」是液態的,「脂」是固態的

脂質原則上可以大致區分為「油」和「脂」兩種類型。雖然在日語中兩者都寫為「Abura」(あぶら),但它們的特徵和原料並不相同。

「油」在常溫下通常呈現液體狀,例如沙拉油或芝麻油等,市面上的「植物性油脂」大都屬於這種類型。植物的種子、胚芽和果肉中都含有油分,將這些部分進行壓榨後取得的,就是植物性油脂。

另一方面,「脂」在常溫下通常呈現固體狀,就像「牛脂」、「豬背脂」(豬油)等。從名稱上就可以知道,「脂」基本上屬於動物體內的油脂。而由牛奶的乳脂肪所製成的奶油,也是一種「脂」。

儘管如此,我們也不能做出「油」等於「植物性油脂」,「脂」等於「動物性油脂」這樣簡單的歸類結論。例如魚油雖然是動物性油脂,但卻被劃分在「油」裡面。而原料為椰子的椰子油,雖然是植物性油脂,但在常溫下卻是固體的「脂」。

如前所述,日語中的「Abura」一詞,可同指特徵不同的「油」和「脂」兩種類型。從營養素的角度來看,兩者雖然同為脂質,但是對人體的影響卻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希望大家能先初步將分辨「油」和「脂」不同之處的方法給記下來。

另外,油的種類裡面還有以礦物為原料所生成的「原油」,例如用於機械上的潤滑油原料就屬此類。這種油因為不容易被人類和其他生物分解,所以不能食用。


油在常溫下為液體,最具代表性的有沙拉油和芝麻油。脂則是在常溫下為固體,例如牛脂和豬背脂。在大部分情況下,油為植物性油脂,脂為動物性油脂。油和脂對人體所帶來的影響有很大的差異。


在動物性油脂中,有部分為在常溫之下成液態的「油」,例如魚油和馬油。而在植物性油脂中,也有像椰子油或可可脂(Cocoa Butter)等,在常溫下成固態的「脂」。由此可知,大家認知中的「植物性油脂=油,動物性油脂=脂」並非金科玉律。

03 構成脂質的脂肪酸

脂肪酸決定了油脂的特徵

前面提到,脂質可以分為「油」和「脂」兩種類型,而造成兩者在特徵上出現差異的原因,來自於脂質中名為「脂肪酸」的成分。

提到脂質,一般所指的是中性脂肪(三酸甘油脂),它由甘油(glycerol)這種物質和三個脂肪酸所組成。本書之後的章節會再提到,脂肪酸可分為四大類型,彼此在容易固化的程度和營養面上各有不同的特色。「這種油脂是由什麼樣的脂肪酸所構成?」會決定油脂的特徵。

讓我們就這個話題再深入一些說明。脂肪酸的分子結構由碳(C)、氧(O)、氫(H)三種原子所構成。碳原子像念珠一樣串連在一起,而在其外圍則圍繞著氫原子。串在一起的碳元素個數,會因脂肪酸而有所改變,然後表現出不同的差異。

其中,碳的數量較少的稱為「短鏈脂肪酸」,數量居中的稱為「中鏈脂肪酸」,而數量較多的則稱為「長鏈脂肪酸」。不知道各位讀者是否聽說過「中鏈脂肪酸對身體健康有益」這種說法呢?脂肪酸中碳的數量越少,越容易被人體代謝出去,中鏈脂肪酸因碳的數量較少,所以是一種「容易燃燒的脂肪酸」,並因此而受到矚目。

做了這麼多說明,最主要是希望讀者們能記住,「脂質是由脂肪酸所構成」這個大方向概念。

脂肪酸的種類會依據碳原子的數量而改變。例如丁酸有4個碳原子,而硬脂酸(Stearic Acid)則有18個串聯在一起。因構造的不同,所呈現出來的特徵也會有所差異。另外,依碳原子數量的不同,又可區分出短鏈脂肪酸、中鏈脂肪酸和長鏈脂肪酸三種類型。

04 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

區分出「油」和「脂」差異的兩種脂肪酸

脂肪酸的種類,可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兩大類。飽和脂肪酸是分子構造中,碳原子都被氫原子給佔滿的脂肪酸。而不飽和脂肪酸則與之相反,是碳原子沒有被氫原子佔滿的脂肪酸。

只是透過文字介紹或許不太好懂,讀者們可參考左頁的圖表來理解。飽和脂肪酸中,每個碳原子都整齊地和兩個氫原子連結在一起。但在不飽和脂肪酸中,有部分碳原子並沒有和兩個氫原子連結在一起,取而代之的是兩個碳原子連結在一起(=雙鍵)。

這樣的差異會表現在:飽和脂肪酸的分子結構較為穩定,是容易凝固的油脂。而不飽和脂肪酸則與之相反,是分子結構較鬆散,黏性較低的油脂。常溫環境下為固體的「脂」,大多含有較多飽和脂肪酸,而在常溫環境下為液體的「油」,則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反過來說,正因所含的脂肪酸不同,所以「脂」才容易凝固,而「油」則不易凝固。

此外,在不飽和脂肪酸中,雙鍵(Double Bond)只出現一次的,稱之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而雙鍵出現兩次以上的不飽和脂肪酸,則稱之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由人體內合成出來,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則無法。正因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必須透過飲食來攝取,所以也被稱作「必需脂肪酸」… 閱讀完整內容
健康吃油!油與脂肪的驚人真相:魚油真的比較營養?如何減少內臟脂肪?

本文摘錄自‎

健康吃油!油與脂肪的驚人真相:魚油真的比較營養?如何減少…

守口徹

由 創意市集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