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奇實驗室

唯一貨真價實的發現之旅……
〔是〕擁有不同的眼睛,
透過他人之眼看宇宙。
—法國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

各位睜開雙眼時,看見的是世界真實的樣貌嗎?我們看得見「現實」嗎?

數千年來,人類一直在問自己這個問題。從古希臘時代,柏拉圖(Plato)在其著作《理想國》(The Republic)提到的洞穴理論就指出,我們只不過是看到事物的倒影。一路到了現代,《駭客任務》(The Matrix)電影中的神祕人物莫菲斯(Morpheus)用紅藥丸或藍藥丸,讓主角尼歐(Neo)選擇是否要活在虛擬世界。從古至今,「所見可能非所是」的概念一直困擾著我們。十八世紀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主張,我們永遠無法接觸到「物自身」(Ding an sich),也就是「事物本身」(thing-in-itself)未經篩選的客觀現實。史上有許多聰明腦袋一而再、再而三探討這個令人費解的問題,提出五花八門的理論,不過今日神經科學有了答案。

答案是我們見不到現實。

這個世界的確存在,只是我們看不到。我們無法體驗世界本身,因為人類的大腦不是那樣演化的。這有點像是悖論:大腦讓你覺得自己的感知客觀真實,然而帶來感知的感官感知過程,卻使你永遠無法直接接觸到現實。我們的五種感官就像電腦鍵盤,世上的資訊因而有途徑進入電腦,然而感官與感知時體驗到的東西,彼此關聯並不大。基本上,感官只是機械媒介,僅在我們感知到的東西中扮演有限的角色。事實上,光就神經連結數目來看,大腦用來看的資訊,僅一成來自我們的眼睛,其餘的則來自大腦其他部分。剩下的九成,就是本書主要談的東西。感知除了源自我們的五種感官,也來自大腦看似無窮無盡、負責理解所有接收資訊的複雜網絡。從感知神經科學(perceptual neuroscience,不只是神經科學)著手,將可理解為什麼我們無法感知到現實,接著探索為什麼無法感知現實,這將帶來工作、愛情、家庭、遊戲上的創意與創新。本書採用的寫作方式一如本書要探討的主題:一種以不同方式觀看事情的過程。

讓我先說明一下為什麼各位要在乎這件事?為什麼需要改變自己目前的感知方式?畢竟我們覺得是以精確的方式看待現實—至少大部分的時候如此。我們的大腦感知模式顯然相當適合人類這種物種,從我們還是大草原上的獵人/採集者,一直到現在這個靠智慧型手機付帳的年代,我們在世上來去自如,有辦法處理變化多端的複雜情境,尋覓到食物與遮風避雨處、保住一份工作、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人類建造出城市,把太空人送進太空,還發明了網路,顯然一定是做對了什麼,所以……誰在乎我們看不見現實?


感知很重要,感知支撐著我們思考、知道與相信的每一件事—我們的希望與夢想、我們穿的衣服、我們選擇的職業、我們擁有的想法、我們信任誰……不信任誰。感知是蘋果的滋味、海洋的氣味、春天的魅力、城市的喧囂、愛的感受,甚至是探討不可思議的愛的對話。我們的自我認知、我們理解存在的最基本方式,一切的一切,從感知開始,以感知為終點。很多人懼怕死亡,其實不是怕身體消逝,而是害怕感知消失,因此他們會很開心地認同「肉體死亡」後,感知周遭世界的能力依然存在,是感知讓我們得以體驗生命本身……甚至包括把生命視為「活」的。但多數人對於感知的運作方式一無所知,不曉得人為何能感知,也不清楚大腦感知演化迄今的方式與成因。這就是為什麼人類大腦的感知如何演化,隱含十分深遠的意義,而且與個人休戚相關。

我們的腦中,同時包含人類老祖宗受天擇過程型塑的感知反射、我們自身的反射,還有周遭文化的反射。相關反射接著又受發展與學習的機制影響,造成我們只看見過去協助我們存活的事物,對於其他的視而不見。我們隨身攜帶這個由經驗衍生的「實證史」(empirical history),並投射至周遭世界。我們除了自己會選擇求生,所有人類祖先做過對生存有利的選擇,也內建在我們體內(相關機制會篩選掉與之不相容的感知,此一過程今日依舊天天發生)。

問題來了,如果大腦是歷史的產物,我們怎麼有可能踏出過去,活出與創造出不同的未來?幸運的是,感知的神經科學與演化提供了解答。這個答案很重要,因為它將帶來生活中每一個面向的思考與行為創新,從愛到學習皆包含在內。下一項最偉大的創新是什麼?

不是科技。

而是觀看世界的方式。

人類擁有ㄎㄕㄞㄦㄊㄈㄝㄋㄨㄈㄝㄉㄜㄛㄘㄘㄨㄩㄔㄊㄐㄊ
無窮無盡的天賦,ㄉㄋㄌㄛㄝㄨㄉㄤㄌㄏㄜㄨㄘㄋㄈㄇㄜㄆ
有辦法光是靠思考感知過程,ㄋㄏㄍㄛㄝㄉㄋㄨㄜㄛㄗㄘㄨ
就看透自己的生活、影響自己的生活。ㄎㄕㄞㄉㄡㄦㄊㄈㄝ
ㄞㄎㄝㄤㄌㄏㄜㄨㄘ我們有辦法看透自己如何觀看世界。
ㄞㄎㄝㄉㄋㄨ這就是本書要講的重點:看見自己如何觀看、
ㄎㄕㄋㄞ感知自己如何感知。如果要以不同方式觀看世界,
ㄌㄜㄛㄗㄘ這可說是最基本的步驟。了解大腦的感知原理,
ㄋㄅㄜㄌㄜ就能主動參與自己的感知,並在往後加以改變。

 

閱讀完整內容

慣性思考大改造

本文摘錄自‎

慣性思考大改造

畢.羅托

由 時報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