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架構重新發現自己

《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一書探索的問題雖然根植於人類意識的起源,卻也像今天早晨吃早餐時的對話,那樣普通而平凡。這些問題非常私人,處理的是你,你自己。我真的是個內向的人嗎?為什麼我可以激勵員工,卻和自己的孩子一點也不對盤?為什麼我在工作時是一個樣子,回到家就完全變了個人?我真的控制了對我重要的事情嗎?我似乎快樂得有點不尋常,我有什麼問題嗎?甚至有荒謬的傳言,說我骨子裡其實是個混蛋,這到底可不可信?
這其中有一些問題牽涉到的是我們,關係到你人生裡的其他人,特別是那些對你很重要的人。為什麼我的前妻或前夫會做那些事?我能信任公司裡的新同事嗎?為什麼我祖母比我母親快樂許多?我該擔心女兒把太多心力花在跟網友互動,而不是跟家人?

為了回答這類的問題,我們將會引用在人格心理學領域的最新進展,探索幾個了解人格的關鍵方式。我們將從檢視你的「個人構念」(personal constructs)開始,也就是你用來理解自己與他人的認知濾鏡。接著我們會檢視你的特質、你的目標與承諾,以及你日常生活的個人背景。我們會指出這些因素如何塑造了我們的生活軌跡,說明如何藉由了解它們,來幫助自己反思過往的生活與未來可能的方向。

▎黃膽汁的多寡,決定你是什麼樣的人?

人格心理學在一九三○年代興起,此後便成為一門學術專業,但是其源頭可以追溯至西元前十四世紀的希臘哲學與醫學理論。這些古老的理論當中,最具影響力的理論強調風、黑膽汁、血液、黃膽汁等四種不同體液會造成相應的四種性格類型:冷靜型(phlegmatic)、憂思型(melancholic)、熱血型(sanguine),以及激動型(choleric)人格。雖然這樣的觀點現今已完全不可信,但是在長達數世紀的歲月裡,這是思考人格的主流方式。因此,如果上述的早餐閒聊是發生在中古時代,關於你是個混蛋的傳言,無論荒謬與否,都可能會被歸咎於你的黃膽汁過剩,那是你的本質,你束手無策。當代的一些人格理論呼應了這樣的觀點,強調「個體的類型」。你可能因為做過某項測驗而將自己歸類為某一類型:你認為自己是個外向的人,或是「A型」人格(Type A),你也很好奇這種看待自己的方式是否有科學根據。在接下來的章節裡,我們會針對這些問題詳細探討,而答案可能讓你大感意外。

對修過心理學課程的人來說,應當很熟悉強調我們的行為是根源於無意識的動機與驅策力這類的人格理論。在二十世紀初期,佛洛伊德與榮格的理論有特別大的影響力,至今在臨床心理學與文學領域仍持續發揮影響力。但是在人格心理學方面,兩人的理論卻不再獲得學術界青睞。如果你原本相信大多數人格的重要面向都是無意識的力量,本質上皆與「性」有關,那麼接下來的內容必定會挑戰你的看法。儘管我們的行為也可能受無法覺察的力量所驅策,但並非本書所要著墨的,我們要探討的是:你的生命如何更主動地受到你的目標、志向,以及個人計劃(自我界定的冒險行動,為你的生命賦予意義)形塑而成。如此看待人格能給予你一個有利的觀察點來反省生活,並思考未來。你並非只是一個被完全超乎你能控制的力量所操弄、被動的卒子,就算你在清晨醒來可能有所懷疑,覺得自己昨晚真是個白癡,但一點也不影響這個事實。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會有什麼不同?

你看待自己人格的另一種方式也可能是透過人本主義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觀點,代表人物為羅傑斯(Carl Rogers)、馬斯洛(Abraham Maslow),以及其他活躍於二十世紀中期的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與強調無意識決定因素的人格理論學家相反,他們強調的是人類行為中更積極與具有成長取向的面向。那個世代深信人類不論是個人與集體,都有能力懷著熱情塑造一己的未來,並支持這種人類潛能的觀點。不幸的是,嚴苛的科學與這場心理學人本主義運動的美好說辭並不相符。確實,科學的客觀性本身即被視為是真正理解人性的一道障礙,在了解自我方面,這種觀點在「新時代」的研究取向特別顯著。

現今,這種認為我們有能力創造有意義的人生、對此抱持較樂觀態度的看法,是正向心理學的研究範疇。正向心理學明確地投入嚴謹的科學方法來理解人類的幸福,並刻意遠離了人本主義心理學一些較受質疑的偏激論點。雖然《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本質上並不是一部正向心理學的著作,但是本書和人本主義心理學同樣關心人生的幸福、快樂與意義,特別是探討人格如何影響美好人生。想要把這些課題運用在從人格科學到個人人生,並非十個簡單的步驟或公式化的運算能一語道盡,它涵蓋的是一種幸福的藝術——創造一種獨特、不凡的方式來反思人生的過程。

我在本書預設,讀者並不認識人格心理學或心理學,但對此感到好奇,並想要了解人格如何塑造了人生。不過,人格心理學曾在一九七○年代因為一本書的出版而遭遇過一次危機。一九六八年當時在史丹佛大學任教的沃爾特.米歇爾(Walter Mischel)所著的《人格與衡鑑》(Personality and Assessment)徹底翻轉了人格具穩定特質的概念。他認為,缺乏充分證據顯示人格具有廣泛且穩定的特質,並斷言我們大多數的日常行為都是根據我們所遭遇的情境,以及我們建構該情境的方式而定。或許你所接受的就是這樣的論點,因而對人格心理學抱持著小心翼翼的態度。
▎天性使然,是哪種天性?

如今,情況已經急劇改變,人格心理學領域發展得異常蓬勃,擴大為一門廣博的人格科學,研究的範疇相當廣,人格特質的研究遂得以死灰復燃。我會告訴你,人格裡一些歷久不衰的面向如何對你的健康、快樂與成功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我們也能看到,這些特質具有神經生理學的基礎,當中有一部分是由基因所決定。但是我們不會就此打住。人格並非單純是生理傾向化為行動那麼簡單。我會介紹人格的固定特質(fixed traits)與我所謂「自由特質」(free traits)之間的區別。例如,有時候一個內向的人會表現得像個極度誇張外向的人,而且不是只有在公司的卡拉OK派對才如此。或者,一個難相處的人卻在十月的某一個週末變得非常討喜。為什麼會做出與個性不符的行為?結果如何?

除了人格特質心理學死灰復燃之外,當代的人格科學也在其他四個關鍵領域獲得了長足的進展。第一,我們對人格的生理性影響,亦即「第一天性」的理解,在過去十年獲得了重大進展。天性(nature)與教養(nurture)這種舊有的二分法已經退位,起而代之的是「如何教養天性」這一個更精細、引人入勝的觀點。第二,對環境如何影響人格的了解出現轉變。我們生活中的社會、物質與象徵性的環境背景構成了我們的第二天性。這些影響,從iPod播放列到城市特質等因素,無一不反映並塑造了我們的人格。第三,心理學家在探索人格與人類動機之間有何關聯的面向,出現了徹底的轉變。我用「第三天性」來稱呼這個轉變。第三天性是從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追求的個人承諾與核心計劃(core projects)所形成。在這樣的新觀點之下,環境就像基因一樣能對我們產生影響,不同的是,我們不會被環境所綁架。我們的核心計劃能讓我們跳脫前面兩個天性。人類這個獨特能力,讓人格的微妙與複雜更顯而易見。第四,與部分古典人格理論側重病理學的態度相反,新興的人格科學關切正面屬性,例如創造力、韌性,以及人類的蓬勃發展等,而就這方面來看,它與正向心理學所關切的不謀而合。人格科學所探索的是那些既古怪又大膽的人,亦即怪咖們與性格鮮明的人。

《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將從這些人格研究的發展當中汲取資訊,深入檢視我們因對自己與他人有不同認知,而造成影響的爭論點。我們對他人人格的第一印象是否通常虛妄不實?有創造力的人是否本質上都是對環境適應不良?是否真如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所說,我們的性格在三十歲之前就像打了石膏般固定了?相信我們對人生擁有控制權的信念,絕對是好的嗎?是否有任何人格模式能分辨出哪些人是強壯的、健康的,哪些人有較容易得心臟病的風險?我們的單一人格是否由一個統一的自我所構成,或其實是一個眾多自我的聯盟?如果是後者,我們在婚姻生活中或洽談併購案例時,所表現的「迷你我」(mini-me’s)又是哪一個呢?是否有一些人天生就快樂?哪一個是讓人類繁榮發展較可行的途徑?是對快樂的追求,還是追求的快樂?

本書將探索上述問題,並且為人性與幸福的種種變化提供一個新的觀點。這個新的觀點也將提供一個架構,用來探索人格科學裡個人且深入的意涵。這樣的探索或許能釐清日常行為中一些奇怪面向,幫助你在看見自己與其他面貌的自我時,能不再如此困惑,反而更覺得有趣。

閱讀完整內容
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

本文摘錄自‎

探索人格潛能,看見更真實的自己

布萊恩.李托

由 天下雜誌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