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一部機器,你按下停止按鈕,機器就會停止運轉。但如果是人,你按下停止按鈕,人才會開始思考。」
每一個踏入新聞界的人,入行理由各有不同──大都具有理想色彩。有人想專事調查報導,有人想走某條特定路線,有人喜歡跑突發新聞,還有一些人則志在解釋性新聞報導。我屬於最後一種,會走上記者生涯,正是因為我喜歡闡明釋義。
我喜歡拆解一個複雜的主題,諸如中東問題、環境議題、全球化或美國政治,探究其來龍去脈,為讀者解說,使人不再有霧裡看花之感。唯有當選民了解這個世界是怎麼運作的,在面對五花八門的政策時,才能夠做出明智的抉擇;如此一來,民主政治才可能運作良好,我們也才不會輕易被言語煽動,或是被某種意識型態牽著鼻子走,甚至落入陰謀論的陷阱中。一時迷惑還算是輕微的,嚴重的話則可能被誤導。在我密切關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戰況期間,我發覺居禮夫人(Marie Curie)所言益發真切:「生命無足畏懼,只須了解。現在,就是該好好了解的時候;了解愈多,恐懼愈少。」
難怪現在很多人心中充滿恐懼或隨波逐流,因為我們正面臨史上最大的轉折點,也許是自古騰堡(Johannes Gensfleisch zur Laden zum Gutenberg)發明活字印刷,在歐洲掀起媒介革命,也為宗教改革鋪好路後無可比擬的巨變。此刻,地球上三股最大的力量──科技、全球化和氣候變遷──同時加速變化,因此社會、職場和地緣政治等很多層面都在飛快轉型。我們必須重新想像,才可能跟得上步伐。
由於多個領域同時快速轉變,我們很容易感到暈頭轉向,無所適從。IBM研究與認知解決方案部門資深副總裁約翰.凱利三世(John E. Kelly III)曾對我說:「我們人類活在線性世界中──距離、時間和速度都是線性的。」但今天的科技發展,卻「呈現指數型曲線成長。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體驗到指數型的力量時,是當某個東西突然加速,例如汽車,或是突然緊急煞車減速時。當這種情況發生,你會有短暫一段時間覺得不安全、相當難受。」但事後,你可能會覺得興奮莫名。「哇,在短短五秒內,我從零瞬間加速到時速快一百公里。」不過,體驗一下子還可以,長途可教人吃不消。但凱利說,我們已進入這樣的狂飆時代:「現在,很多人都覺得自己一直處於不斷加速的狀態中。」
在這樣的時代,我們特別需要暫停、反思,切勿恐慌、退縮。這不是在浪費時間,也不是分心。唯有這樣,你才能更了解這個世界,更能有所成就,不會淪於空轉。
為什麼?「若是一部機器,你按下停止按鈕,機器就會停止運轉。但如果是人,你按下停止按鈕,人才會開始思考。」這是我的良師益友LRN顧問公司執行長多夫.賽德曼(Dov Seidman)說的,LRN是一家致力於企業倫理教育與領導力研究的公司。賽德曼又說:「你開始反思,重新思索種種構想,重新想像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更重要的是,你能重新連結內心深處的信念。如此一來,你就能重新想像出一條更好的途徑。」
然而,最重要的還是「你在暫停時,做了什麼事。」賽德曼說:「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說得最好:『每次暫停,我聽到本心的呼喚。』」
沒有更好的詞彙可以用來總結我寫這本書的用意,就是為了──暫停,暫時脫離旋轉木馬式的生活。這麼多年來,我每週為《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撰寫兩篇專欄文章,周而復始,年復一年,就像坐在永遠不停的旋轉木馬上。我得跳下來,好好思索這個史上最重大的轉折點。
我不記得我個人發表要脫離旋風生活的獨立宣言是何月何日,只知約莫是在2015年年初,而且完全是因為一場因緣際會。早餐時分,我經常約人在《紐約時報》華府分部附近的鬧區餐廳碰面。有些是我的朋友,有些是答應接受我採訪的官員、分析師或外交官。一頓早餐下來,不但吃飽了,又可增廣見聞,可謂一舉數得。在華府地區的上班時間,交通時常大打結,地鐵誤點更是家常便飯,跟我約好共進早餐的人有時會晚十分鐘、十五分鐘,甚至二十分鐘才到。當他們終於出現時,經常神色慌張,一邊坐下,一邊跟我道歉說:「紅線今天誤點……」,「高速環路塞爆了……」,「我的鬧鐘沒響……」,「孩子生病了……。」
有一次,我發現自己真的不介意客人遲到,所以對滿口抱歉的客人說:「沒關係,不用道歉。其實,我反而要謝謝你遲到了!」
我解釋說,因為他遲到了,我才能多給自己一點時間,突然「找到」幾分鐘的時間,坐著想事情。我偷聽到鄰桌一對男女朋友的私語(實在精彩!),大廳人來人往教我看得興味十足(有點無恥)。最重要的是,在這樣的空檔裡,我有時會突然茅塞頓開,幾個在腦中盤旋多日的念頭終於相連。因此,不必向我道歉,應該是我說:「謝謝你遲到了」。
我第一次說出「謝謝你遲到了」,真是脫口而出的,並沒有想太多。幾次下來,我發現自己還挺享受這意外多出來的時間。我想,不只是我一個人如此。為什麼?因為我就跟很多人一樣,生活步調太快而疲於應付。我需要慢下來,我的客人也是。我需要和我自己的思緒獨處──不用急著發推文、拍照記錄或與人分享。每次我告訴我的客人遲到了真的沒關係,他們先是一臉困惑,然後就突然靈光一閃、開竅了,對我說:「我懂了……『謝謝你遲到了!』呵呵,不客氣。」
牧師韋恩.穆勒(Wayne Muller)所著的《安息日》(Sabbath)一書發人深省。他發現經常有人跟他說:「我忙死了。」他說:「我們經常語帶驕傲地提及自己很忙,彷彿忙到精疲力竭是一種勝利標誌,我們的抗壓能力是卓越品格的一種表現……所以,我們忙到沒時間陪家人和朋友,沒空欣賞夕陽餘暉,甚至忙到不知夜幕低垂。我們忙著完成各項工作,沒時間好好喘一口氣,世人皆以為這樣的生活模式就是『成功』。」
我倒是寧願學習暫停。編輯暨作家里昂.韋瑟堤爾(Leon Wieseltier)曾對我說:科技專家要我們覺得耐心成為一種美德,這是因為在過去「我們別無選擇。」以前由於數據機太慢、還沒有寬頻,或是因為手機還沒有升級到iPhone 7,我們只能夠慢慢等待。韋瑟堤爾論道:「所以,我們現在讓等待這件事在科技上被淘汰,大家的態度變成:『誰還需要耐心?』然而,古人相信,我們能從耐心當中發現智慧,而智慧又源自耐心……耐心並非只是忽略速度而已,而是要讓內省和思考獲得足夠的空間。」今天,我們製造出來的訊息和知識比以往都多,「但知識唯有經過省思,才能夠發揮真正的益處。」
暫停不只能使知識變得更為有用,也能加強建立信任的能力。賽德曼補充說道:「與他人建立更深、更好的連結,而非只是泛泛之交;我們建立深厚關係的能力,包括相愛、互相照顧、期望、信賴,以及建立擁有共同價值觀的自願型社群,是人類最獨特的能力之一。因為這樣的能力,我們才有別於自然界其他生物和機器。不是所有事都是更快更好,或者都一定得要變快。我天生就會為我的子子孫孫設想,我不是一頭獵豹。」
引發我寫這本書的契機也是一次暫停,這件事也許並非偶然。